yaojun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junwei

博文

学术哲学的邀请—在学术中,何必恐惧飞翔! 精选

已有 4758 次阅读 2022-3-19 22:46 |个人分类:应如室|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哲学的邀请(44)—在学术中,何必恐惧飞翔!

对于学术的探索,只是自己心之所向,随意书写,不登大雅之堂的一些感悟,除了留下自己精神探索的印记,更希望坚守在象牙塔内,放下一张书桌能够心无旁骛地驰骋于学术的海洋。这更需要我保持一种冷静审视的态度,叩问学术精神,辨析学术思想,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学术的表达之中。

人文科学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人生的充斥与诱惑,学者的社会阅历、人生经验乃至成长的体验感悟,都直接影响其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策略。不过,由人生体验而来的学术理解与感悟,对于学者来说却是极其宝贵,当然,这样的体验感悟与严谨的学术思考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这种体验感悟亦不能成为学术迷茫、牢骚乃至侮食自矜、曲学阿世的借口与理由。

从事学术研究,可以保持一种人间情怀,不是不谈学者的社会责任,而是人间情怀,这是一种不忍和恻隐。这种情怀表现在治学不仅仅是求知或职业,更体现了一种人生的思考、求索和抉择,是一种价值追求,正如陈寅恪先生亲撰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而王国维先生亦曾精辟地指出学问之“三无”:无新旧、无中西、无有用无用。

这就需要独立思考、怀疑精神、批判意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变得更为紧迫和重要,而对于学术而言,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任何时代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也需要我们避免学术的眼界狭窄,学术思维受制于教科书或者既定的学科分类,需要我们在知识的海洋自由行走,开阔视野,触类旁通。这需要我们以一种桀骜不驯的姿态,对现有学科的合理性提出巨大的挑战。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越发觉得读的书越多,越难以成为书呆子,书读多了,眉宇之间自然流露出一股无法掩饰的书卷气,这种书卷气会养“学术之气”,缺乏了学术“涵养性情”的这一人间情怀,读书乃至学术会降为谋生手段,人文科学研究成了纯粹的课题制作,这对别有情怀的人文学者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在这个知识迸发的时代,更需要努力去理解、适应、吸收、转化,尽可能地在趋利避害中重建新时代的学术精神、学术文化和学术思想。或许工具理性与权威崇拜正越来越稀释学者的操守,成为学者的最大压力,但是假如我们还可以不为利益或奖赏所动,只是为了喜爱和不可抹杀的兴趣,而这些喜爱与兴趣在于更远大的景象、越过界限和障碍,避免浮躁心理与偏狭意识,拒绝被某个专长所左右与束缚、不顾一个行业的限制而喜好众多的价值和思想,这将化解工具理性和盲目崇拜。

何不追求信仰与实践、文章与操守的统一,这种将学术与生命融为一体的倾向,无须顾及是否与潮流格格不入,这或许更能体现学者的追求。我会在自我的学术生涯中不断与自我对话,集功力积淀与学问探究于一身,借助各种对话以及合作,彼此沟通思想,提升学问境界,争取走向学术成熟。而有没有这种学术精神层面的对话,决定了学术交流的质量。而我需要的,正如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我需要这种学术意境、学术兴奋与学术抱负时刻激励着我,激发我的学术热情和学术渴望,在学术中,何必恐惧飞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1012-1330192.html

上一篇:学术哲学的邀请—学术并非冷冰冰
下一篇:学术哲学的邀请—学术思想是无法量化的
收藏 IP: 220.114.66.*| 热度|

15 王福明 黄永义 晏成和 孙颉 邢锦涛 汪运山 刘秀梅 李学宽 赫荣乔 钟定胜 潘发勤 李宏翰 罗春元 张俊鹏 谢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