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jun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junwei

博文

率先在知识天空划出一道学术光影 精选

已有 4403 次阅读 2024-10-23 17:07 |个人分类:吟思源|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率先在知识天空划出一道学术光影:无知动员理论之旅

——张佶的无知动员探索之路

知识动员(KMB)这一概念,由加拿大社会科学及人文研究委员会在20012002年间提出[1]。截止20241020日,在知网上搜索涉及知识动员主题的核心期刊文章共32篇,第一篇是于2011年导师姚伟发表在《情报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动员的研究进展》一文,从多个维度定义知识动员、多个领域识别知识动员方法。而后发表了多篇文章如《知识动员研究回顾:指示现象、内涵及表现维度》、《知识动员的运行机理及实施策略》等文章介绍知识动员理论。当您看到此篇文章,并对“知识动员”或者“无知动员”产生兴趣,主动搜寻相关知识,那么您已经参与了“知识动员”过程的一部分。

知识动员首先要考虑什么是知识,通过知识动员,人们将知识融入认知本体,进而灵活地使用知识,并将知识付诸实际行动中,从而创造价值[2]。那么无知动员是否首先要考虑无知?无知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无知从认知论角度如何考虑?无知动员和知识动员有何异同?无知动员又可以有什么作用?本文将从理论介绍、选题原因、写作过程、未来发展以及个人心得体会五个角度探索无知动员理论。

一、无知动员理论介绍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动员作为社会化与价值化的重要方式,其促进知识流动、价值转化的过程逐渐被广大学者接受[3]。然而,随着人类对知识边界的不断扩展,学界逐渐认识到无知亦为一种可利用的策略性资源,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意识到无知也可以被“动员”,由此衍生出“无知动员”这一新兴概念[4]

无知动员理论超越了对个体认知局限性的简单描述,而是提供了一种动态的认知路径:通过系统性反思与策略性激发无知状态,有意识地识别、调动并利用无知资源,以突破现有知识体系的局限,最终实现从无知到新知的质的飞跃。这一理论框架不仅重新定义了无知在知识生产和创新过程中的角色,将其转变为推动知识边界扩展的积极力量,还为研究者提供了在现有知识体系边缘地带探索新可能性的方法论指引。通过将无知视为可动员资源,这一理论为跨学科对话、方法论创新和范式转换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解决复杂问题和应对不确定性开辟了新的路径[5]

加拿大等国的“知识动员”科学政策议程未能抓住科学和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动员无知,而后乔安妮·高德特首先提出了无知动员的概念[4],不仅增强了知识动员理论的张力,而且弥补了知识动员在无知情境的研究不足。无知动员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无知达成目标,如社会、文化、政治、科技、经济等目标。故《有无相生:从知识动员到无知动员的理论嬗变》文中将无知动员定义为利用合理的知识边界和限制来实现目标的一系列动态调度过程。它既包含个人或组织对于已有资源的激活和应用,也包含采用工具性、概念性以及战略性等反身性举措调动、适应和突破无知边界[6]

二、无知动员选题原因

1.学术敏感性的培养在选题过程中至关重要。我的导师姚伟曾在组会上分享了他在2011年撰写博士论文时的经历:他在查阅外文资料时,无意间接触到“知识动员”这一概念,出于学术兴趣,他将该理论进行了归纳、延展和丰富,最终以《知识动员的研究进展》为题发表在《情报理论与实践》期刊上。该期刊注重理论创新与思维拓展,因此,非常顺利的接收了这篇文章。

完全原创的内容难以在学术界得到认可,因此我选择在已有理论基础上做出“微创新”。2023年底,我查阅了与知识动员和知识创新相关的外文文献,偶然发现了一篇名为《It takes two to tango: knowledge mobilization and ignorance mobilization in scienc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的文章。文章指出,加拿大等国的“知识动员”政策未能充分考虑无知要素,并提出了与“知识动员”的“无知动员”概念。于是,这篇文章成为了我突破选题的关键。

主题初步确定后,要像“海绵”一样吸收各方“水分”,完善自己的思路。受到该文章的启发后,我进一步检索了作者Joanne Gaudet的所有文章并仔细研读,发现她在“无知动员”与“知识动员”领域撰写了十余篇文章。我随即又在中文知网上搜索了“无知”和“无知动员”等相关话题,确认这是一片尚未被探索的“蓝海”,可以成为我广阔的研究空间。

2.学会享受文章的思辨性乐趣。在撰写《有无相生:从知识动员到无知动员的理论嬗变》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思辨性所带来的乐趣。从选题到撰写,每一步都是对我自身思维的挑战与锻炼。“真假无知”的思辨性,阴阳转化、认知调和的哲学性,以及知识认知性与无知反身性对创新战略的借鉴的思考,整篇文章都融入了自己一步步思考、推翻、再思考的动态思维,正如文中从知识到无知再到知识的螺旋上升式过程,也如黑格尔提出的三大规律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不仅仅是理论探讨,更是我个人思维历程的真实写照,无论文章最终是否发表,过程本身已成为对我思维能力的重要磨砺,也是学术研究的精髓所在。

正如文章多次被拒后姚伟老师安慰所言:要相信无知动员的价值,即使无知动员现在没有得到认可,未来在博士阶段或博士毕业后你依然可以继续探索这一领域,甚至以后可以出书。他的鼓励让我在屡次投稿被拒后依然保持信心,也让我认识到,发表与否并不是衡量学术价值的唯一标准。享受文章撰写过程的思辨乐趣,并且能够以自己浅薄的见解与学界同仁交流,形成知识共振、思维碰撞,引发更多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与思考,那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3.一个有新意的小标题。“无知动员”这一概念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思辨性,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起初我拟定的题目为“真无知?假无知?虚拟网络组织中的无知动员”,通过真假无知的命题方式来引起大家对文章内容的探索,但又觉得内容概括与高度上具有局限性,我便从“知识动员”与“无知动员”理论转换的角度进行重新命名。题目中的“有无相生”不仅传达了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的哲学内涵,也揭示了知识动员与无知动员在对立统一中的相互依存、阴阳相生的关系。起初,周鹏师兄提出“无知动员”是否与“无中生有”的思想吻合?经过我们的深刻讨论,“无中生有”体现过程单一化,“有”亦可成“无”,最终我们选择了更加符合两者更加和谐、共生的标题《有无相生:从知识动员到无知动员的理论嬗变》,也体现文章的核心哲学思想。

4.尝试创建自己的学术标签。聚焦于一个细微但具有深度的领域,是论文选题的重要方式,也是建立个人学术品牌的有效途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小学时,语文老师把这句诗讲给年幼的我;读研时,导师的学术理念“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学术品牌和学术标签”深入我心。这句话不仅给予我学术自信,也激励我敢于在学术领域中“开疆扩土”,勇于挑战。正如我的导师姚伟和学者Joanne Gaudet一样,他们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代名词,并在各自领域内发光发热。

在当代学术界,差异化尤为重要。无论研究领域的大小,每位学者都有机会通过独特的理论创新来打造个人的学术品牌。即使是一个看似小众的研究方向,也能通过创新性思考和独特见解,形成自己的学术标签。如无知动员理论不仅填补了知识动员理论的空白,还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丰富的研究空间。这种创新不仅推动了个人学术进步和学术品牌构建,更有希望推动学术界对这无知动员领域的关注和探索。

三、无知动员写作过程

更高站位:在《无知动员》的写作过程中,导师的指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依稀记得组会之上,我与姚伟老师交流至凌晨两点,投入到忽视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后面还有等着排队汇报的同门。在我陷入理论推敲或逻辑困境时,姚伟老师能够以更高站位的视角指引我深入思考,在“真假无知转化”、“阴阳和谐认知嬗变”等哲学高度[7],以及细致到概念定义、图表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严谨推敲与帮助。面对复杂的学术问题,老师能通过简单的比喻或类比的方式让我了解文章优化的方向,他的严谨与洞察为整篇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写作的过程充满挑战,但也正是在这种以更高站位地不断推敲和反思中,才得以突破自我、完善理论。

向内学习: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团队的支持与协作至关重要。文章署名五位作者,这不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署名,而是我们团队内公开、透明、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的真实体现。每一个成员用实际行动分享自己的思想与见解,每一篇论文初稿的都注入所有成员的思想。我的师兄周鹏在关键时刻帮助我纠正了思维方向,确保研究思路更加精准。同届同门与师弟师妹们则从逻辑结构的梳理到细节推敲,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每次他们通过批注的形式为我提供修改思路,都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更为严谨、层次更加分明。团队中的互助不仅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们每个人在学术之路上共同成长。

对外交流:在学术研究中,突破团队的学术与认知边界,积极开展“开放式创新”模式至关重要。通过与国内各高校优秀学者的合作,不仅实现了思想的碰撞,更推动了知识的共同创造。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扩展自我认知、提升学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毕竟,论文所呈现的是自己认知与思考的文字化体现,唯有不断向外学习,才能进一步深化理解与创新。

在撰写《有无相生:从知识动员到无知动员的理论嬗变》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我多次从学术会议中受益匪浅。如202312月我跟随团队参与清华大学陈劲老师主持的第七届《清华管理评论》管理创新大会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董小英教授在《从知识管理到知识优势:数智时代企业双元创新》的主题演讲中讲述了“人工智能与知识黑箱”、“双元能力:新知vs旧知”,讲座内容为我撰写文章给予了我思路启迪。再如,202311月团队前往杭州参与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知识管理专业委员会“人机融合智能视域下的复杂系统与知识管理”学术研讨会时见到了浙江工业大学覃大嘉老师,覃老师在《外国经济与管理》与《管理评论》期刊上发表的“阴阳和谐认知”内容对我文章撰写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7-8]这些宝贵的学术交流为我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思维启发,通过这些对外交流,我的学术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研究内容也得以更加充实和深刻。

四、无知动员未来发展

无知动员理论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首先,在知识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对日益复杂的知识体系和多元化的创新需求,如何通过无知动员发掘知识与无知的潜力,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无知动员为探索知识边界提供了新的路径,它能够帮助我们在不确定性和未知领域中找到创新的契机。其次,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无知、算法无知的挑战变得愈发突出。无知动员理论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知框架,能够帮助学者和实践者更好地理解技术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并提出解决思路。此外,跨学科研究将为无知动员理论开辟新的应用领域。例如,将无知动员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相结合,可能会产生全新的研究方向。

《有无相生:从知识动员到无知动员的理论嬗变》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在丰富知识动员研究的同时开辟了无知动员研究新路径,未来无知动员理论仍有众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9],如在企业组织或者实践社区中无知和无知动员可以围绕以下方向进行展开:第一,研究无知动员如何与其他有助于组织绩效的因素(如信任、情感等)相互作用,企业组织或者实践社区中出现的知识囤积、知识隐藏行为如何通过无知动员认知无知来解决与优化;第二,研究无知动员如何在企业组织中管理与动员无知,选择何种动员战略在何时何种情境下最有效,领导力与文化等内容是否能建立一种有益于无知动员的组织氛围;第三,无知动员鼓励开放和创新的思维,为组织和机构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如果一个组织试图颠覆传统行业,无知动员鼓励挑战行业规范和最佳实践并产生新的想法。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无知双重性并要求管理和组织学者从主动与被动两个方面探讨无知的原因、特征和后果,从而确定防御性、设计性、偶然性和紧急性四种无知动员模式。

五、个人心得体会

回顾整个研究和写作过程,我深刻体会到科研路上的艰辛与收获。每次对框架的调整、推翻先前的内容,都让我经历了一次次的思维重塑。这不仅让我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更是自我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学术的真正热爱。据此,我分享一些个人研究的心得体会,望大家批评指正。

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学术研究要求我们不断挑战已有的知识,去探寻未知领域。正如文中指出“假无知”(主动无知):个体意识到自身知识的局限性,明确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的边界,存在强烈的知识求知欲。通过主动拥抱不确定性,我们得以在看似熟悉的领域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视角。这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收获知识的累积,更是一场持续的自我感知和认知重构的旅程。

选择在前人基础上微创新。相比完全的“原创”,在已有理论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拓展,更容易被学术界接受和认可。如文中提出无知动员的理论内容,并非凭空而来。我站在国外学者Joanne Gaudet发表了数篇无知动员理论文章,以及知网上发表数十篇知识动员理论文章的基础上,将“无知动员”这一概念进行微创新。我们常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即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在现有的框架上做出新的突破,这也是学术进步的重要方式。

积极寻求团队协作。虽然学术研究本质上是一场自我修行,常伴随独立的思考与探索,但这并不意味着孤军奋战。导师带领团队建立起的学术氛围在科研中能够带来更多维度的思考与启发。团队协作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复杂问题,也使得研究过程变得更加充实与有趣,如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询问其他团队成员对该问题怎么看?自己画的图如何再度优化?这种多元化的智力投入不仅提升了研究的质量和深度,还培养了团队成员的协作能力和学术韧性。通过开放、透明的交流机制,团队成员得以分享见解、互相启发,共同克服研究中遇到的挑战。

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坚持下去。做好的研究、优秀的成果需要时间沉淀,不能急于求成。在科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反复,有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未必能立刻看到成效。如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经历过很多被拒稿的至暗时刻,当我写这点心得体会的时候,我简单翻看了一下我的投稿系统,两年多的时间里被拒超过60次。然而,正是这些不断打磨与推敲的过程,才让研究变得更加严谨与扎实。在学术道路上,我们不仅要珍惜每一个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的机会,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未来一定能够做到。学术道路漫长,唯有保持良好心态并踏实地做,才能让研究在时间的沉淀中焕发出独特的价值与光彩。

对自己研究范式有信仰。坚信自己所做之事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并非完全固执己见。当一项研究你自己都不认可自己所做的内容,那么其他人如何认可呢?如不同研究范式之间在不同研究主题上各有利弊,但无需比较其优劣之分。方法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无论用什么方法,展现自己的学术思想远比软件操作的过程更为重要。

马斯克曾言,学术界99.9%的论文都是无用的,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然而,学术研究的价值并不应被简单地二元化评判。研究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其短期的应用价值上,而应被视为一个不断积累、验证和突破的动态过程。每一篇论文都是对前人工作的微小补充,尽管看似“无用”,但它们共同推动了整个知识体系的进步。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应对自己的研究范式有信仰,坚信每一个思考与发现都有其潜在价值。正是这种信仰,推动我们不断探索与扩展人类的知识边界。

知感恩、懂回报。做学术和做人是一样的,作品和人也是分不开的。学术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学术。一篇文章发表或者一个人露面,可能背后站着许多默默支持着的人。所以,仅以此文感谢我的导师姚伟,在研究生两年多的时间里给予我无私的指导和鼓励。感谢周鹏师兄、会伶师姐、同届同门、师弟师妹的支持与帮助,正是你们的批评与建议,帮助我逐步完善研究思路。本人水平有限,论文中存在很多不足,感谢《情报理论与实践》的外审专家与编辑部老师们提出的宝贵意见,让我有机会完善研究内容、提升科研水平。谢谢你们!

 

 

 

 

张佶

202410月于天科大

 

参考文献

[1]姚伟,佟泽华,窦美玉,.知识动员的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05):115-120.

[2]姚伟,佟泽华.知识动员研究回顾:指示现象、内涵及表现维度[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1):153-160.

[3] 姚伟,徐荣贞,武开.知识动员的运行机理及实施策略[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38(07):15-20.

[4] Gaudet J. It takes two to tango: knowledge mobilization and ignorance mobilization in scienc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J]. Prometheus, 2013, 31(3): 169-187.

[5]Gaudet J J. In praise of ignorance: Theoretically reconciling ignorance mobilization and knowledge mobilization towards network epistemic mobilization in collaborative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s[J]. 2012.

[6] Gaudet J J. Ignorance is power: Ignorance mobilization and knowledge mobilization dynamics in science research[J]. 2012.

[7] 覃大嘉,李根祎,施怡,.基层技能员工感知的职业可持续性对其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阴阳和谐认知视角[J].管理评论,2020,32(09):205-219.

[8] 覃大嘉,曹乐乐,施怡,.职业能力、工作重塑与创新行为——基于阴阳和谐认知框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0,42(11):48-63.

[9] Jalonen H. Ignorance in organisation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Management Review Quarterly, 2023: 1-42.

 

 

作者介绍

 微信图片_20241023164301.jpg

                                               

张佶  

邮箱:zhangji102779005@163.com

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分析与管理、无知动员等,师从姚伟教授。在《科技进步与对策》、《情报理论与实践》等CSSCI源期刊录用/发表学术论文8篇;参与撰写的咨政报告被采纳15篇,其中5篇被国家级部门采纳,10篇被省部级部门采纳;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项,课题申报5项;学术会议主讲3次,撰写论文获“第六届(2023)网络平台治理论坛议程优秀论文奖”;参与学术专著及方法论教材编写与校对4部;参与《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科技进步与对策》、《图书情报工作》等期刊审稿10篇以上;参与学术讲座30余次;多次参与学术实践活动、跨校合作交流、企业调研等活动;曾获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天津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1012-1456643.html

上一篇:如何在研一发表两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
收藏 IP: 117.13.66.*| 热度|

10 王涛 郑永军 王从彦 池德龙 刘跃 杨正瓴 钟定胜 常云举 李俊臻 张红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