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谈的是,科研评价最重要的因素--人的能力,在论文量化指标里基本反映不出来。
虽然高考的语文英语化学部分,主要靠死记硬背,依靠记忆力,但是数理两科还是能反映一个人的智力。
论文再好,只能反映知识上的进步,而知识不是评价人的重点。
何况大部分论文内容是翻新组合抄袭的知识。
有人说论文和高考一样需要本人完成,所以一样公平,错了,高考是指定题目的闭卷考试,
论文是自选题而且开卷,可信度不可和高考相提并论。
各用人单位觉得,用高考成绩或者第一学历衡量人比论文和科技奖准确,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科研评价也好,教育也好,重要的是看人的能力,包括智力,毅力,道德品质。
这种能力是做好科研的前提,但是目前对这一点讳莫如深,曾经极端的情况,
是根据政治表现推荐上大学。
现在科研经费仍然是投向体制内,主要是有关系和有权的人,发论文多的人也能分一杯羹,
而不是按能力选拔和资助。
如此下去,科技和教育都不太可能追上注重能力采用同行评议的合理体制的国家。
【1】三流大学看论文。在顶级大学,谈文章的篇数,是粗俗的行为,被大家取笑、不耻。在那种学校,著作等身、大气蓬勃是理所当然,有什么好吹的?在一流大学,学者是梦昧以求『这辈子』能有『一、两篇』传世之作。但是这个梦是深藏心底,不能说的,说出来就下流了。在二流大学,是公开的说:『想当教授,就得有一、两个全垒打』。意思就是,想当教授,非得在顶尖杂志,发表一、两篇论文不可。如果像杨卫说的,每年要发一、两篇,就成了『牛饮』,只有三流学校的牛才这么公开的鬼叫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875355.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