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ucation 哲学,教育,计算机,金融工程。不分文理工科。

博文

猫怎样影响人类的认知和行为

已有 3265 次阅读 2020-12-29 14:00 |个人分类:科学哲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养猫的人起码有数亿之多,吸猫的更多了,为什么人们对猫如此着迷?

本文就来揭示猫及其寄生虫与人类共生的策略。


1.  利用捕鼠的功利性功能,人会养猫


2.  猫和婴儿的叫声频率相同,所以人类非常敏感。


3.  猫的体温略高于人体的,适合人去抱。


4.  猫对自己脸,身体和爪子的洁癖,适合与人依偎。


5.  家有猫咪小孩更健康。早年有猫咪陪伴成长的儿童免疫力更强,

几乎对哮喘免疫,发生耳部感染的几率较低相比不养猫的孩子,

养猫的孩子每年少缺课9天。


6.  猫舒服时发出的呼噜声能治病。猫咪呼噜时发出的声音在20-140Hz,很适合

治疗某些疾病,比如令听者血压下降、减轻呼吸困难、甚至帮助软组织和骨伤恢复。


7. 一次养猫,终身养猫,因为上瘾,因为会被弓形虫(Toxoplasm)影响【1】。


8. 猫弓形虫影响人的行为,但和其它寄生虫/病毒一样,其目的不是杀死宿主,

    而是和宿主共生

(1)弓形虫感染Toxoplasmosis 非常普遍.美英成年人中,大约16~40%发生过感 染,欧洲和南美洲的成年人,50~80%发生过感染,法国人高达90%。1985~90年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大都在10%以下【6】。


(2)猫是弓形虫传染的途径之一,但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不太熟的肉食【2】。


 (3)成年人感染弓形虫后一般没有症状,偶尔会出现类似流感的发低烧、流鼻涕、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等轻微症状,数周后随着人体产生抗体,症状消失。

 1996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院的弓形虫对胎儿影响的研究发现:在进行血清抗体检查的16733名孕妇中,只有42人是首次感染,其中有36 人接受了螺旋霉素治疗,长期随访结果,孩子中共发生4例先天性弓形虫病,2例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病,可能与弓形虫有关。其余孩子没查出什么【4】。

  所以只要不在怀孕的头三个月新领养猫,就很安全。


 (4)弓形虫影响性格【5】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吸引力的化学物质。

弓形虫感染哺乳动物包括人或老鼠后,动物大脑就会受到影响,引发一系列化学发应,改变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让动物包括人或老鼠更愿意接近猫,这是由弓形虫的生存需要决定的。

老鼠接近猫对老鼠没好处,但是对弓形虫的繁殖有好处。

智商测试发现,感染弓形虫的女性更聪明,更能适应环境。感染弓形虫的男性更喜欢新鲜事物,更英俊,但智商会受到极为微小的影响。


  (5)弓形虫影响职业选择

感染弓形虫的人更具冒险性。

针对美国1300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在选择“管理和创业”的人数上,感染者是未感染者的1.7倍。相关数据显示,感染率高的国家,企业家人数也更多【6】 。


 


 

  此刻我还想披露更多关于猫的秘密,但是被大脑中的弓形虫阻止了。



                                         图1.  弓形虫病地图(中国人得病率<10%)




*【1】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4851630438951157894弓形虫怎样影响我们的一举一动。

【2】  https://www.sohu.com/a/168057028_705331猫咪不是传播弓形虫的罪魁祸首

【3】  https://www.sohu.com/a/213130715_477460猫治百病

【4】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70156699.html

【5】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9256537/美科学家认为"弓形虫"影响性格 让人更爱猫

【6】  https://www.sohu.com/a/253287978_394886全球20亿人感染!关于弓形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7101-1264728.html

上一篇:影响近视的因素
下一篇:一流的科技源于自发自由地创新
收藏 IP: 210.73.15.*| 热度|

3 尤明庆 张忆文 简小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