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第一次去听专门的朗诵会是在上个月的民族大剧院,一群中国大陆声音最好的男人把那些著名诗篇用激情澎湃的嗓音呈现在听众面前,钢琴和小乐队在这样丰富的声音后面倒显得单薄了。
这是周五的晚上,看着身边已经进入轻睡眠状态的陈热闹,我心潮再起。每一个行当都有自己的顶尖,声音领域也一样,所以,听着吴京安口中絮叨着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听着徐涛高喊着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方明压轴的《有一个字,与生俱来排山倒海》,李立宏把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念诵得悲情涌动,张秋歌口中北岛的名诗《回答》,这些名篇和名音都格外充满着男性的魅力,当你悄悄地闭上眼睛聆听,还会另有一番滋味。
在这九位声音大师里面,声音最好的还是薛飞、方明和张秋歌,而朗诵的名篇中最好的是《匆匆》和《春天,遂想起……》,前者人人皆知,是朱自清的作品,后者是余光中的去国怀乡之作。
虽然都是名家的作品,哪些更富于韵律还是挺明显的,我想这里面体现的还是对于文字的微观把握,徐志摩的诗几乎个个可以作为谱曲的词,而朱自清的那些散文读来自有抑扬顿挫和温情脉脉的感觉,余光中是台湾几乎独一无二的诗人,他的那些即便看去拗口的诗,也很美,看着美,读着也是。
更著名的《乡愁》之外,台湾的诗人和作家们在对岸用了大量作品深情呼唤和怀念远在此岸的大陆,留下了大量思乡曲,余光中应要是其中最优秀的。
反观大陆,对于台湾的想念似乎就没有那么真切深情,温总理就用了大量清代诗人的作品,当代的就少了,《鼓浪屿之波》尚可,但是“可”在曲子,不是词。这也许是因为相对于大陆的面积而言,台岛毕竟是小了。
二
想到了台湾,就会想起阿里山、日月潭。
我四次赴台,三次去了这两个地方,因为我们受中学课本的害太深了,以为台湾就是这两个地方。
这次再去台湾,朋友让我捎茶叶,提出的是“冻顶乌龙”,然后当我徘徊于台北的茶肆,询问台湾的茶商,也问家里有茶园的老朋友张教授,结果发现,冻顶乌龙几乎是台湾名茶里面比较一般的,因为海拔只有700米左右,日照时间不够长;而再高一点的阿里山茶的品质更好些,被高胜美唱过的黎山1200米,更高,出产的茶更佳——邻家有位姑娘叫也叫娜旦,她的两颗眼睛水呀水汪汪…..云云。而到了最高的玉山,却因为气候原因不产茶了。
大禹山和福寿岭的茶叶品质本来是整个台湾最好的,但是最近这些年因为土地盲目开发而被政府收回了,所以,如果还有茶商说出售这两处的茶叶,一定是假的,而且,以往这两个地方的茶叶价格都在12000新台币/斤起价。
红珊瑚也是。据说全世界80%的红珊瑚出自台湾沿海地带,但是,台湾人本身并不热爱这个东西,两岸恢复交流之后,大陆人纷纷捧着中学《地理》课本到了台湾,说这里盛产红珊瑚啊,我们要买!买!!买!!!
台湾人当然不笨,抓紧时间开发,价格于是一路飙升。
冻顶乌龙,红珊瑚,阿里山,日月潭,经过这样不断强化,成了大陆人眼中台湾最好的代表物。
三
在大陆,对于台湾的认知大约就是这样的,充满了误解、似是而非和自作主张。
到了台湾才发现来自日本的影响是如此深远,每每大家都会谈到“日据时代”,就是日本占领的时期,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对于台湾的改变不仅仅是表层的。
比如,出现在冰箱贴上的阿里山小火车就是日本人的痕迹。今天的阿里山铁路全长72公里,主要用于木材的运输,台湾的桧树是非常知名的优良木材,日据时期不断被采伐后运到日本。
依山而建以树为本的小火车建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当年的蒸汽机无法爬坡,因此日本人研究出伞型齿轮直立汽缸式的小火车,一般时速二十五公里,在遇百分之六的坡度时,则降速为每小时九公里,这一点技术上的创造曾轰动国际,也是世界仅有的伞型直立式汽缸蒸汽火车头。
四
之前我们学习政治课的时候,要解释为什么台湾的人均GDP比大陆高得多,这是个相当困难的工作。
好在懂经济学的人少,于是,我们把原因归为“国民党撤退时抢运财富”,多少金银财宝、文物人才全被弄到了台湾,所以,他们富。
我也曾经相信过这个解释,后来才发现,即便你如中东那般富油,开发也是问题,销售也是问题,还要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波动,并非是存了多少钱就能永远富下去的。
当然,并不能否认的是,国民党撤退的时候确实运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文物。
我在台北的故宫就看到了很多,除了故宫三宝的“毛公鼎”(鼎上居然有499个字),“小白菜”和“五花肉”之外,还有不少的珍贵文本,比如我就看到了李秀成的自白书,据说曾国藩看到这篇长长的自白书,大惊失色,李秀成不认得几个字,可是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绝对的人才,所以,曾剃头原本要放李一马来着,最后由于担心他的才华再带来问题还是把李秀成杀了头。另外国家间的各类条约(如《辛丑条约》)的原件我也看到了,当年确实拿走了不少宝贝。
大陆同胞去台北故宫,多数还是奔那三宝去的,就如去卢浮宫直奔维纳斯蒙娜丽莎一样,其实,台北故宫就应该将白菜和肉炖到鼎里,不用放到三个不同的展厅,国人嘛,归根结底还是围绕一个“吃饭”问题转不出去,给块干粮就兴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