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看过美国人写的文化人类学著作《菊与刀》和美国人拍摄的电影《四十七浪人》(也许翻译成《四十七义士》更恰当)之后,我还是震撼了!
尽管我们审视欧美人看待亚洲的态度和视角,总有我们看《剑桥中国史》这般似的,不管是行文还是内容选择,都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古怪感,也所以,当我们看到调侃之作《剑桥倚天屠龙史》之后,会不禁莞尔,推测欧美人看待亚洲大约就是这样的。
但是,一个主体对于另外一个主体的审视,不管是否符合后者对自身的已有认知,都是一个有价值的视角,如果两种不同主体必须发生联系、且必然还是密切接触的时候,冲突和融合的结果都会受到这种视角影响。
《菊与刀》里面主要阐述了日本人在多个属性上的冲突,并试图揭示这些内在和外在冲突所以并存的原因,比如归结为“耻感文化”等。
基诺-里维斯主演的电影《四十七浪人》也试图从西方人的视角理解日本人对于牺牲和死亡的看法,尽管完全西方人面孔的基诺-里维斯在剧中作为一个英国水手的遗腹子始终没有流露出任何西式风格的行为,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从电影里感觉到西方视角下的日本人性格和行为,而不是同样作为东方人和亚洲人的我们对于日本的理解。
不管怎样,美国对于日本的理解是深度影响了日本社会的,甚至包括天皇制度存废这样的看上去本来美国不应该置喙的政体大问题。《菊与刀》就恰好是为这个二战后对日本影响深远的决策提供了一个文化人类学的依据。
甚至,包括日本人本身也会阅读并研究《菊与刀》,以发现自己在别人眼光中的样子,以及自己是否需要根据这些外来的认知做些内部的改变。
可惜的是,中国虽然曾经是日本人各方面的老师,包括语言文字、宗教文化、服饰礼仪、建筑形态、行为模式都是,且近代史上又遭受过日本的侵略和欺凌,目前却没有一本能如《菊与刀》这般对于日本有深度认知的著述,更不要说影响到日本人的观点和看法,不能不说,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而另外一个事实是,我们上个世纪初有大量的学生去东洋镀金,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政治改革到社会管理,都有,鲁迅兄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回国后在某种意义上也充任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骨干。
而再到今天这个世界广泛开放的时刻,我们除了“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之外,以及“武大郎后裔”的搞笑贬低之后,依然缺乏更为体系化、理论化、实际化的日本解读,这些解读应该超越距离日本万里之遥的美国学者,成为我们理解日本,以及日本理解日本的独特视角,为我们未来和日本更为紧密的相处提供决策参考。
在这样的考虑之下,我带着背景不同的四位研究生,李慧婷、白瑞珍、周丹和陈晶睿,准备从地理、历史、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心理行为等大处着眼,具体而形微的小事、小节、小处入手,搜集有关日本文化在各个方面的资料,从多个角度解读日本和日本人的文化和文明,以及广泛存在于日本的各类文学艺术形式、政治信仰、民间风俗,当然,如果事先一定需要确立一个研究出发点的话,那就是“灾难决定论”了。我们认为,日本和日本人表现出来的现象都来自于他们多灾的环境,灾难类型的多变,以及生命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无常。
当然,决定日本文化的因素还有很多,还有语言文字决定论,历史(路径)决定论,或者社会决定论,这些这里都缀以“决定论”的因素,联合起来对日本文化和文明产生作用,“决定论”云云,只是一个说法而已,因为人文社会环境的形成是无法重复的,只能找到或然性的解释,必然性的逻辑往往付之阙如,至少不是数学上那种严密的推理逻辑。
灾害频仍造就了日本人对于“死亡”的无所谓,而无法回避和预知灾害则使得悲剧和忧郁气质在日本人身上格外显著,这些在俳句、小说(不管作者是极度日本化的川端康成还是被欧美文学影响极深的村上春树)里面表现得非常突出,而在必然的死亡面前求得一个有尊严的死法甚至可以成为日本人梦想的最佳结局,所以,剖腹成为日本军人和贵族的选择,提前有选择地死去则是日本普通人会做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通过描写一次精心策划的死亡就能够使《失乐园》成为畅销书;同样地,其实不过只是一次反复咀嚼的死亡而已,却使《罗生门》成为世界电影届的里程碑,甚至“罗生门”本身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
俳句里面表达的深重忧伤也是由来有自,谁又能说那诸多的侦探推理小说没有体现出日本人关于命运、生命、谋杀的独特理解呢?
乃至同时并存不悖的多宗教信仰的形式也在日本人身上获得了一致性,而在其他国家,信仰往往不可能是多元的,如果现实中确实多元则必然造成直接冲突。而日本,灾难如此众多,生命如此无常,让我们且信且前行吧,至于信谁,不那么重要了吧?!
——————————————
和本尼-迪克特选择了象征皇室的菊花不同,樱花是本书的选择,也许美国人当年过于“目的化”了吧,一定要回答“是否应该保留日本皇室”这样的问题,所以没有来得及考虑如果选择一个具象,樱花和菊花哪个更合适。
相比之下,菊花无论如何都和日本人相距甚远,而樱花则庶几近之——盛极而衰的物哀情怀,飘逝随着最深刻的灿烂而到来,都像极了日本的文化和民族性。而日本四岛春天到来的标志物,恰恰就是樱花,日本的新闻里面每每都会播放樱花前线今日到达哪里了,然后就是当地迎接樱花开放的欣然笑脸和期盼眼神,如此,除了樱花,还能是谁?
日本人普通性的孤独、忧郁,投入时能到身心俱疲、认真时可谓一板一眼,乃至灿烂时的忘情奔放,飘逝时的极致坦然,都是樱花开落的模样——瞬间的灿烂,然后是永恒的凋残。
《人性的证明》由小说到电影再到更有影响的音乐,从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了一次遍历,也是美国和日本因为征服与占领而交织成日本人内心痛苦的一部作品,在电影的最后那首著名的歌就以草帽为具象,歌者叫乔山中,这首歌也成为他无可替代的代表作,某种意义上也唱出了日本人深沉的文化特质——
Mama, do you remember
The old straw hat you gave to me
I lost that hat long ago,
Threw to the foggy canyon
Yeah, mama, I wonder
What happened to that old strawhat
Falling down the mountain side
Out of my reach like your heart.
Suddenly that wind came up,
Stealing my hat from me, yeah.
Swirling with the gust of wind,
Blowing it high away.
Mama, that old straw hat
was the only one I really loved,
But we lost it.
No one could bring it back,
Like the life you gave me.
笔者将这段歌词翻译成了五古的模样,觉得还贴切。
抬眼问娘亲,
可曾忆老笠?
曾遗雾谷中,
欲寻无踪迹。
再问我娘亲,
老笠因何去?
转眼从身离,
返想心戚戚。
倏忽大风起,
窃笠从兹去。
一吹而复吹,
辗转赴轻泥。
亲告我娘亲,
唯爱那旧笠。
怎奈永遗失,
无人能拾取..
..............
如命你赋予!
草帽还是樱花,对于日本人来说,不是都一样吗?
它饱含了一种留恋,一种灿烂,一种消失,更重要的是——
一种凋残……
陈安
2015年5月20日
自序:在《菊与刀》之后.......1
第一章 引言.................1
1.1 菊花?樱花?..........2
1.2 樱花前线播报..........5
第二章 多灾岛国 生死无常.....8
2.1 地理特征.............10
2.2 自然灾害.............12
2.3 岛国陆国.............16
2.4 灾后反应.............20
第三章 纷乱史事 路径选择....23
3.1 总论.................24
3.2 脱岛入陆:大化改新...28
3.3 幕府风云:战国时代...32
3.4 脱亚入欧:明治维新...48
3.5 亚太征程:入侵领邦...52
3.6 全球化+..............57
第四章 纤细幽玄 物哀之美....62
4.1 和歌...................63
4.2 《方丈记》与《徒然草》.69
4.3 《源氏物语》...........76
4.4 俳句...................86
第五章 生如夏花 死如秋叶....92
5.1 罗生门:或然死亡如影随形........95
5.2 失乐园:必然死亡甘之如饴........100
5.3 挪威的森林:众多死亡如云堆积....108
5.4 1Q84与地下:人为灾难挥之不去....116
5.5 诺贝尔奖得主及三岛由纪夫........124
附1:罗生门(节选)....................129
附2:筱竹丛中..........................131
第六章 严谨精妙 洞彻幽微...............142
6.1 日本侦探推理小说浅析............145
6.2 叙述的旁观者心态................153
6.3 日本侦探推理小说的特点..........170
第七章 影视作品 古怪悲情...............171
7.1 《望乡》——去国与回乡之辩......172
7.2 《我不能恋爱的理由》..............175
7.3 《午夜凶铃》——日式恐怖..........178
7.4 《进击的巨人》....................180
第八章 暧昧敬重 静心聆听...........183
8.1 暧昧性及敬语..................184
8.2 文末决定论......................189
第九章 集团社会 亲缘淡薄...........192
9.1 集团主义........................192
9.2 无缘社会........................197
第十章 冲突融合 和式风骨..........202
10.1 艺术...........................202
一、“和风四道”——茶、书、花、香
二、“和式之姿”——能乐、艺妓、歌舞伎
三、“大和感官”——浮世绘、枯山水、动漫
10.2 和食...........................213
10.3 运动...........................214
10.4 文化...........................216
(1、耻感文化 2、物哀文化 3、御宅文化 4、皇室文化)
10.5 武士道.........................221
后记:文化的线索或因果?...............231
《樱花开落》后记:文化的线索或因果?
不同民族或不同区域的人之间存在着非常有趣的差异性。原因何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甚至,为了获得关于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的解释,还特别有了一个“文化人类学”的学科方向,而本尼-迪克特就是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人物,她那部有影响的书《菊与刀》就试图去解释“日本为什么那样”这个让全世界都费解的问题。
当然,对于美国人而言,日本由于偷袭珍珠港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又在广岛和长崎两颗原子弹之下战栗地投降了,所以,相比德国似乎有了更大的值得研究的价值。但是,本尼-迪克特究竟有没有解释清楚“日本为什么那样”呢?她在书中提出的耻感文化是否足以作为理由呢?这些都永远不会像行星绕恒星转那样,注定会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我们认为,灾害对于日本今天各类具象化的表现形式之影响,其脉络是清晰可辨的。
地理特点带来的大量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到日本人的情感、心理与行为,继而对语言的形成、文学的形式产生间接影响;然后在意识形态上有更为充分的展示,如集团主义与自我隔离,深沉凝重与轻快简单,都是灾害影响下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一种体现;然后,这些特征再在更为具象化的内容上有所表现,如推理小说、日式艺术、和食、运动等。最后,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本人做事的认真、战争中的凶残、学习时的一丝不苟、超越后的狂妄自大。
首先,各类自然灾害在一个岛国不断重复发生,会对岛上的居民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刻录在他们的DNA中。灾害一方面使日本人对事物的结果总能无条件地忍耐,另一方面,灾难也成为日本人更加拼命工作的动力。这样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使日本人将国家看成一艘封闭且随时可能倾覆的大船,大家都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上。这种心理驱使日本人不停地忙忙碌碌,从永无休止的自我努力中获取安全感。后来的技术更新,质量的精益求精都是为了求安全感。这些心理后来慢慢演变成“物哀文化”,“御宅文化”,“御灵文化”,乃至“天皇文化”。
其次,他们随后的行为依据外界的灾害环境不断做出强制下的理性反应,包括对于死亡的整体无所谓,以及面对已知死亡时的格外亢奋,甚至极端地认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而非终结。
第三,日本人的语言文字特点(如“文末决定论”、“敬语”,“暧昧”等)也充分体现了灾害频仍的特征,类似地,他们的文学难道不也是灾害影响下的表现吗?短短几句的俳句,忧伤而沉郁的基调,都是外界环境反射到语言文字中的镜像。日本从英国舶来但是有其固有特点的推理小说中充分展示出的“旁观者心态”和略显过度的浮在表层的对话描写、意识流刻画等,也都是灾害面前日本人不再认为需要清晰表达的一种体现。
第四,日本影视所关注的历史与现实也是日本人对于灾害的一种特定视角下的观照,比如黑泽明《罗生门》在悲戚的淅淅细雨背景下反复咀嚼死亡,《望乡》中那份对于抛弃自己的国家所饱含的爱恨情仇,《午夜凶铃》中特有的日式恐怖,只有日本才会有的平淡哀伤的《入殓师》,都是日本在灾害影响下的艺术性浓缩和显露。
总之,日本的历史展现了风险无所不在、灾害随处发生的环境特征,生命因之无助而脆弱,环境和历史这两者又共同对日本的国民性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具体展示在内敛的心理、无畏的行为、深沉的情感方面,最后在日本的语言、文学、影视、艺术等方面得以更为具体化的表达。
所以,我们重新再次审视本尼-迪克特对日本人矛盾性的理解——
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
日本人生性好斗大背景是急于脱离周围恶劣的灾害环境,他们几次脱岛入陆都从侵略朝鲜开始,体现的正是这种为摆脱既有状态的强烈需求,这是涉及到日本民族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节,在日本内部的这类争斗也有类似的背景。他们的谦和(而不只是温和)反应的是只要不涉及存亡大事,或根本没有机会对存亡之事进行争取,则“死亦非大事”,“何苦穷争执”的平和心态。这两者并不构成矛盾。
黩武而又爱美;
日本武士阶层的逐渐出现是在11世纪左右,武士道也成为日本人所秉承的一种价值观,之后悠长的战国时期又使得武力称雄是当时大名们无它的唯一选择,更加强化了黩武精神,即便如此,长期以来“生命无常”的状况所形成的“尊严死亡”价值观依旧是大家追逐的目标,不得已的情况下优雅赴死都成为武士道的一部分,平素生活中对美的追求也就更加强烈,因为谁都不知道何时就要面临下一次死亡的风险,就如樱花般灿烂一回吧。
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
在这一条里面,彬彬有礼和第一条的“非常温和”,倨傲自尊和下一条的“顽梗不化”非常类似。由于两个特征中所面对的对象可能就有所不同,态度当然会有差别;即便对象是同一个,在形式上的追求礼貌与实质争夺过程中的不留情面也并非是矛盾的两面。
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
日本人的学习能力是举世瞩目的,他们在“大化改新”时学习大唐的体制、语言、文化、宗教,到了近代“明治维新”时又学习西方的制度、技术、科学,军事,且都是亦步亦趋,有模有样,但是,这些学习都是有原由有目标的,主要因为当时的日本并没有能力解决本土上防灾减灾的难题,所以要试图摆脱在灾害面前的无力甚至摆脱灾害环境,就必须对外学习(隐含着对外扩张)。他们又具有顽梗不化的特征,是因为一旦获得自信和能力,他们就要超越自己模仿的对象、学习的老师,进行资源(包括地盘和控制力)争夺,日本屡次侵略作为老师的中国,乃至日本自杀式的偷袭珍珠港都是鲜活的例证。
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
驯服是在弱时示弱的表现,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行为。当日本人群体发现有更强者存在时,或者说对方能够给自己提供安全感的时候,是很容易驯服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日本人作为个体,是很容易服从于那个力量更大的群体,在个人几乎无能为力的巨大灾难面前更是如此。但是,当力量均衡的时候,或者有所超越的时候,内心中的骄傲就果断地体现为不再情愿受人摆布。
忠贞而又易于叛变;
日本人的忠贞主要体现在对领主或天皇的崇拜上,在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下,人们(不仅仅是日本人)总要寻找到一种象征来找到安全感,哪怕只是虚幻的,而领主(大名、将军)或天皇恰恰充任了这样的一个角色。实际上,广布日本的神社里面各类神灵都有,包括生前曾是恶棍的人,都可以成为日本人寻找安全感的代表。而易于叛变也是依据安全感的获得而改易的。所以,忠贞或叛变与否都取决于一个群体的“安全感”何在。
勇敢而又懦弱;
本尼-迪克特提及的这一条和上面所说也有相似之处。试想,一个连死都无所谓的族群,当然会在势均力敌或有优势的情况下表现出勇敢。而在大规模灾害面前完全无能为力的族群,怎么可能不懦弱。
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岛国心态(Island mentality)一般是那种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所在社群是最特殊、最优越的一种心态。它往往形容地理上与其他隔绝的社群,也用于形容缺乏与其他社群交流者。中国的“夜郎自大”体现的也是一种岛国心态,这就是在封闭的环境中特别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最后将导致保守。
而当所在岛屿面临着无法抗拒的生存问题时,岛国的自我优越心态就会转变为侵略心态。走出岛屿走向大陆是主动行为,此外还会有被动行为,因为岛国四处的疆域都处于开放的状态,很容易被外界强力打开,新的生活方式也就很容易到来,日本的基督教传入甚至比中国还早、还广泛和深入就是一个例子,明朝万历年间,在丰臣秀吉的指派下,作为主要将领之一、率兵侵略朝鲜的小西行长就是天主教徒。
最后,让我们重提罗曼-罗兰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引用的那句铭文——
当你见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
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
于罗曼-罗兰先生而言,希望的是大家能从约翰的一生中看到绝望里的希望,能够在粗糙生活的磨砺下成就超然,既与这个暴戾的世界平和相处,又能坚持自行其路,提升自己的品行与能力。这是一条战斗之路,也是成就强者之路。
对于日本人而言,生命总是无常,所以甚至需要珍惜一次得以自主选择尊严死亡的机会,这是一种对“恶死”的主动逃离。
而在能力(实力)增长(膨胀)到能够抵御身边的自然灾害之后,还将面对自己所设计制造的系统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比如地震引发的核电站风险。而即便征服了这些自然的或人因的灾害,还会唤来内心的狂野与孤傲,误以为可以通过强力脱离岛屿这个多灾环境而踏上平稳安定的陆地,以获得内心更大的安全感。但是,世界总归天道循环,“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所以,日本人也要多多看看克利斯朵夫的奋进与努力,最后在对整个人类有重大贡献及于世无争的平和中获得心灵的慰籍,赢来国家和人民在世界范围内的崇高价值。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