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汛
北京大雨为何比广州损失大?
回应:南方建筑设计上更抗雨
暴雨过后,有网友提出,北京对比广州等南方城市,同样大的雨,却会出现不一样的损失,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共气象服务首席研究员段丽介绍,南北方气象条件不相同,地貌环境、生活习惯差异很大。通常来讲,北方地区对强降雨 的承受能力更弱。这是因为南方经历暴雨频繁,房屋等建筑物在设计上更多地考虑了对强降雨的承受力,而北方百姓的建筑在这方面考虑相对弱一些。
对于房山等地区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的问题,段丽说,大部分山区在多雨季节都可能发生泥石流,尤其在遇到强降雨或连续降雨 时。这次房山出现洪水和局地泥石流主要是由于当地山区短时雨量特别大造成。据气象监测显示,21日20点前后房山气象站一小时降雨量达98.9毫米,这一 量级几乎达到了24小时雨量的大暴雨量级。
泥石流的发生要具备3个条件,降水、陡的地形和松散的物质。我们能控制的是减少沟道和坡面的松散物质,加固陡坡物质的塌方,因此日常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减少泥石流发生。
如今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有网友问北方城市的防汛设计标准是否需要提高了?
段丽说,目前全球许多地区的确存在极端气象事件越来越频繁的现象,各地包括我们自己正在对过去的一些标准进行调整。地下和地面排水设施同步协调是解决问题的重点。
□道桥
桥梁设计是否有缺陷?
回应:道桥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暴雨中,很多积水点都是在桥下,有网友质疑,北京的桥梁设计是不是有缺陷?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学者李之红表示,就目前来说,北京道路与桥梁,尤其是城市道路与立交桥的设计本身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但部分缺乏 人性化设计。由于道路交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其实需要多方协调配合,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功能的发挥。比如说立交桥在设 计时的排水问题,由于目前北京市排水设计年限仅是3年,对61年一遇的洪水排水设施其实很难满足,那就需要通过良好的预警机制和应急策略来补充。
李之红说,按正常设计,对于低洼路段或下穿式立交路段,排水有基本要求,首先要建立截水设施,避免其他区域的水汇集到低洼路段;其次在没有建立 大型蓄水池的条件下,也要建立排水泵站。这次降雨强度较大,自排水肯定不满足要求,但泵站在使用中又出现了问题。对于低洼路段,交通管理部门应有实时监控 设施,比如通过协管限行、视频预警或设置感性装置自动报警等,且应在区域外围建立可变信息牌,提示车辆绕行。
有网友问,排水不畅是否是因为地下轨道交通占用了本来可以搭建排水网络的空间导致的?
李之红认为,这个不是主要问题,像巴黎、伦敦和东京,轨道交通系统都比北京发达,但他们的城市地下排水管线特别宽,相比之下北京排水管道不足80cm,差距很大。地下空间利用的混乱是自国家大面积基础设施建设时开始的,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历史问题。
□应急
北京排水系统应达什么水平?
回应:应考虑极限压力下设计
有网友问,像“7·21”这样的暴雨,对北京这种大城市的排水系统的要求应达到什么水平?
对此,中科院政策与管理所研究员陈安表示,北京地处华北平原旱作区,降雨不多,使得之前我们没有按照“极限压力测试”的要求设计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一个大型城市,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设计相对科学,应考虑极限压力下的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提高安全红线。
很多网友都认为,北京经历了此次暴雨后,今后在应对大暴雨方面的能力应该有所提升。
陈安也谈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一是信息搜集系统,北京道路上的摄像头应该是全国最密的,平时主要用以监控车辆违规,暴雨时就该转换用途,监控遇险 车辆状况,在高风险路段做好响应准备;二是信息发送系统,这次暴雨短消息提醒不在政府应急业务范畴之内,这一方式今后可被纳入,重点对危险区域,如桥下和 凹槽路段的所有手机发送短信提醒,快速把短消息发给最需要提醒的人群;三是对特定区域“可恢复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可推广,像立交桥下应该模拟多种灾害情 形,进行更为准确的可恢复性评价和恢复的努力;四是协调能力,不同领域应急人员应在大灾面前更好协作,消防人员当起更大作用,甚至可考虑调动临近城市消防 人员参与救援。
他认为,日本的“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值得借鉴,他们的电视台、电台可发射一个特别的控制信号,即使关机也能接收紧急警报,发出警报声提醒公众。他认为能让更多民众第一时间知道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建设,是未来预警工作重点之一。
陈安还说,西方国家的一些预案,后面有一大堆附件,做得非常详细和具体,甚至一个小镇面临洪灾,可能因为一条小河沟出现问题,都有非常详细的预案。
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在制定预案方面还可以更加详细。
□排水
管线老化为何不改造?
回应:旧管网翻建难一蹴而就
有网友认为故宫不积水,说明以前的地下排水设施建设水平更高。
对于这个问题,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学院副教授吴方同表示,古人确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设计建造的排水设施也如此。城市化进程加快,会加大原先的排水 设施负荷,再加上城市排水建设滞后,问题就来了。现阶段不要一味强调提高城市排水设施的设计标准,而要加强现有排水、防洪设施的优化、管理,充分发挥排水 能力。解决当前问题的措施之一,是加快城区雨洪控制利用,一方面降低雨水径流量的产生,如采用透水路面、下凹绿化带等;另一方面建雨洪调蓄池,将雨水收 集、储存、利用或雨后再排。北京这方面在努力,只是还未普及推广。
吴方同认为,大于设计标准的降雨出现,积水内涝是一定的。要应对极端天气下的内涝问题,城市必须建立一套独立的排涝工程体系,这在国外称为“大 排水系统”,指采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解决城市局部极端暴雨在短时间内超过雨水管网设计排出能力,但没有超过城市防洪体系最大负载时的雨水排出问题。
网友提出,如今北京的很多地下排水管网已经老化,那么能否出台类似“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进行“城市管网优化”?
吴方同表示,“这个肯定有”。北京历史久远,明清时期的排水设施有的还在用,1977年前的排水管线达1200km,占总管线的1/4,这些管线存在老化、排水能力低下等问题,亟须翻建、改建、扩建,但难度高、投入大、周期长,不可能一蹴而就。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商西 王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