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此处为知识,彼处为常识——开封的“繁”塔

已有 3280 次阅读 2008-9-1 14:50 |个人分类:论游—走遍中国|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一个古老的都城除了有丰富的历史之外,也会有延续下来的都城风格。
  
  我在北京已经待了接近8年的时间了,对于北京人接触得却并不多,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认为自己了解北京本地土人的特征。比如,擅长侃大山,在比如,基本是不愿意做太多努力而显得格外慵懒的。
  
  我第一顿饭在黄家灌汤包吃的,据说是当地很有名的小吃,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在其他地方吃过,和河南大学的朋友一聊就发现,他们也都认为开封尽管做首都的时代以及在千年之前了,但是首都人的因循却是继承了下来的,也就不去外面谋求发展,在当地能够过得好也就心满意足了。
  
  我在开封待了如此短的时间,还是在小程的陪同下去了龙亭公园,关于龙亭公园,我随后再写,这里只谈一句在公园里我发现了自己原来自以为是拥有的知识,其实在开封是常识。
  
  是关于“繁塔”的。
  
  导游小韩在指着整个开封的沙盘给我们讲解开封的时候特意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内容:开封有两座高塔,其中一座即“繁塔”,而另外一座则是铁塔,后者在河南大学老校就可以看到,也并非是铁铸造的塔,其实是因为建塔的土象铁的颜色罢了。
  
  看开封的沙盘,可以看到繁塔下面还有一个台,被称为繁台,导游说是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据说在宋代它曾是一座六角九层,80余米高的巨型佛塔,极为壮观而到了明代就仅余下三层了。
  
  我需要在这里把所谓的知识说出来了,这里的“繁”字音读为Po(同“婆”),并非是“Fan”,据说塔附近原来住了很多姓繁的人家,因而得名。
  
  我就一下子想到曹禺先生写的话剧《雷雨》了。
  
  周朴园在离开伺萍后又娶了一房老婆,但是一直没有正房的待遇,那个女人的名字是“繁漪”,我高中时代就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其实“繁漪”的谐音是“婆姨”,以指代此人的真实身份,当时我还困惑了一下,对繁和婆之间的差异之大惊奇了一下,觉得写这类考证类文章的家伙纯属无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36914.html

上一篇:【调研报告】企业这样做起软件外包2
下一篇:《闽游记》之九——福州名人:陈林半天下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