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某日上午去上班,在过人行道的时候,我的朋友阿黄夫妇在后面喊了我一声,原来他们正要去数学所的办公室,和我同路,在一起过完马路的时候,阿黄突然说:“朱旭”,我一下子没有反映过来,他就又说了一声,“朱旭”,然后回身看,我也就顺着你的视线向后看,看到20米外一个老头正准备过马路呢,果然,很是朱旭的样子。 ??然后,阿黄解释到,朱旭就住在我们这边的园区内,某次园区的联欢晚会还特意邀请了他参加,也算园区的一个影视界名人了。 ??我知道朱旭,最初是从《阙里人家》中看到的,他饰演男主角,要说,以老年为主角的电影确实不多,今年因为《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的女主角以八十五岁高龄获得了一个奖项确属例外,尽管她自己说“八十五,还小呢”,再向别的地方看,前段时间刚过逝的凯瑟琳-赫本在《金色池塘》的表演四得奥斯卡奖的情形也算是世界影坛上的异数了。但是,朱旭先生好象并没有得到过什么引人注目的奖项,这倒是让我奇怪起来,因为从《阙里人家》开始的一些电影,他饰演的每个角色在我的心目中都是非常值得记忆的,莫非老先生没有什么得奖的机遇? ??《阙里人家》的故事发生在孔子老家曲阜附近的村子阙里,原来以姓阙为主,村子的组成主要以汉代的匈奴人,也就是当年的突厥人的后裔为主,这些阙姓人当年被俘虏后送给孔家后人世代为奴。影片里,朱旭作为退休的部级老干部回家看看的时候,亲生儿子因为老干部和他那始终在农村生活的妻子(儿子的母亲)离婚的事情不愿意原谅他,几乎每次对话都是直接针对老干部,而孙子作为刚刚改革开放时期的新一代又是特别羡慕爷爷曾经的一度风光,但是这羡慕却让老头有点尴尬,在村子里还有他的弟弟,一直是光棍,现在主要穿着仿古的衣服,赶着马车吃孔府旅游这口饭。 ??在我的印象里,整个影片的基调因为朱旭的原因有点压抑,他那饱含沧桑的眼神,无奈的落落寡欢的神情成为我心目中老人的典型形象。我当时就想,这个老先生,真是绝了,当时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就是朱旭呢。 ??第二部影片看的是《洗澡》,记得还是在海淀那边的一个电影院看的,经营澡堂的他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濮存昕和姜武演的,大儿子在深圳做老板,二儿子则是一个傻子,跟在老头身边给人撮背。和《阙里人家》一样,整个影片弥漫着一股浓重的朱旭味。 ??第三部影片是《刮痧》,他在里面演"梁家辉"的爸爸,一个前去美国看儿子一家的老人形象。尽管出镜不多,但是只要一出现,眼神顾盼间,朱旭味呼之欲出了。 ??也许我更喜欢这样的表演风格,演员在影片中不能完全是角色本身,也不应该是演员本身,而是角色和故事演进过程中流露出完整的自身特色来,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当这个影片换一个人来演的话则必然地是另外一个味道,而且肯定地比现在这个差。我想,对于我这一个特殊要求,朱旭是满足了的。 ??有时候在思考电影艺术的时候我也在想,中国的演员是不是只有葛优也到了这个地步了呢,但是从他得嘎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的《活着》的角色福贵来看,觉得还不是,在那里,角色没有葛优的味道,完全就是一个农民形象,说不定刘佩琦演起来也是完全没有区别的;另外一个方面,姜文的电影则是我最为厌恶的,因为他的每部影片的所有角色都不是角色本身,姜文作为一个演员严重地谮越了角色,据说他曾经因为一个出租车司机说“你是不是那个演姜文的演员”而兴奋不已,在我看来,这样的评价实在没有任何值得兴奋的地方。他的弟弟姜武则有所不同,在《活着》里演福贵的哑巴女儿的瘸子丈夫和《洗澡》里朱旭的傻儿子都很是角色本身,不过他后来演的一些电视剧实在是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还不如我提到的那两个小配角出彩。 ??今年8月份,看电视的时候,我奇异地发现朱旭居然出演过电视剧的溥仪,不过,开始就是被抓在牢房里的形象了,灰头土脸,诚惶诚恐,这样,朱旭味倒是显得不多,整个影片就看着我党对皇帝的改造了,一个贵族就这样被消灭了,电视剧之后是我对这个改造过程的深深的思考,其实,对于一个皇帝,我们还是应该给他留下一个自己的空间的,我们甚至连对日本都可以大方到不要战争赔偿,何必为难一个可怜的末代皇帝呢,当然,我们可能也是一贯对自己人不客气惯了的。在这部电视剧里,我看到的仅仅是一个朱旭扮演的可怜的皇帝。 ??看完朱旭后,我跟阿黄说,真可惜,没有让他签个名,我今天还特地在身上带着笔呢,以后在路上走的时候我一定注意点,再遇见他的时候一定打个招呼,告诉他他是我十分推崇的演员。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