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为什么巴金的地位如此尴尬? 精选

已有 8192 次阅读 2008-6-20 08:04 |个人分类:人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早就申请安乐死,而且是多次申请安乐死都不被国家领导人批准的巴金终于在数年前解脱而去了,从1999年到现在巴金实际上一直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始终在病床上受着肉体上的罪,即便如此,他还在全国政协选举中以最低票数获得连任政协副主席,可以说是被榨干着最后剩余的一点点政治价值。在得到这个喜讯的时候我想巴金心里一定是极其苦涩的。
??
??可以推断,巴金的追悼会将是极尽哀荣的,但是,从目前来看,他在中国文学和政治上的地位却始终是尴尬的。虽然在很久以后的未来他的价值会被重新发现,但是现在,或者说近几十年,肯定还不会。
??
??一个文学家在文学上的价值有时候可以通过政治进行表达,这在中国是常见的,而政治表达的一种方式就是中小学生们的课本,巴金的作品在我所有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只有两篇,一篇是小学四年级时的《海上日出》,一篇则是高中三年级的对于飞蛾扑火进行赞颂的抒情散文,但是由于出现在当时的高中语文第六册,是不在高考要求范围内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不重要的。
??
??赞颂飞蛾扑火的精神是典型的巴金对自由主义的呐喊,对于光明的渴望也贯穿于巴金几乎所有的作品中,海上看日出虽然纯粹是一篇很短的抒情散文,但是却也是对光明的一种渴望和等待,出现这样的巧合并不是偶然,因为我知道语文课文编选者其实找不到巴金先生既有文学价值又符合政治潮流的作品,不选一篇毕竟说不过去,只好选了这两篇看上去似乎和自由主义倾向没有明确关系的文章。

??但是,我想了想后还是笑了,我知道巴金对于自由无限追求的精神,而且,我自己也是赞颂这种精神的,所以,从这两篇被选入中小学课本里的作品就完全可以理解巴金对于自由的不懈追求在所有的作品中都能够获得体现。很久了,巴老作品的价值往往只能出现在知识竞赛里,例如:激流三部曲具体是哪三部?因为这个缘故,我看他的作品也是不多的,但是我却以为自己是理解了他的精神的。

??即使不选他的作品,巴金的文名也并没有因为和潮流政治相抵触就被大家遗忘,那些不怎么读他的书的人对他也都是知道的,所以,他在政治上不会被遗忘,反而要成为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于是,他就继续延续着政协副主席这样的职务。

??中国的几个最著名文人,如果排序的话,应该是按照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这样的顺序排的,鲁迅的伟大自不必说,他对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的东西实在是理解地太深刻了,而且把它描述了出来;茅盾其实和巴老一样尴尬过,不过因为他始终跟随了潮流政治,也就从文学界慢慢地淡化出来,后来甚至一直以“民主党派人士沈雁冰”这样的形式露面,茅盾的名字倒是逐渐成为历史了,以至于当年的年轻人会以为这是位已故的作家。

??比较中国上个世纪文坛上的几个人,我们会发现人人和政治极端相关,且不说鲁迅先生的那些杂文了,郭沫若先生后期的主要作品就是随时赞颂潮流政治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事件,我不知道他当时写的时候是不是也想过这些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以后会成为自己身后被嘲笑的证据,人一旦不再承担自己最初的理想,往往会造成前后矛盾、判若两人的恶果。但是,有趣的是,因为以往积累的比较响亮的文名,所以,即使大家都知道以往的劣迹,也还会继续使用他,因为他是随潮流而动的,他人可以利用,我们这些当年的反面人物利用起来不也会一样顺手吗?于是,在用自己的历史学功底论证了武则天和吕后确实伟大且需要现实中的传人之后,他的下面的诗更让大家记住了: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梁。”

??我认为,鲁迅先生是反于潮流政治的,茅盾先生是跟随于潮流政治的,郭沫若先生是随时歌颂潮流政治的,而巴金先生呢,他也离不开潮流政治,事实上也不会让他离开潮流政治。但是,他是痛苦地跟随了甚至违心赞颂了潮流政治之后又能够反思鞭己的四位中的唯一一位了。

??可是,巴金却到老了还是个满肚子不时务的人,搞出了一个《随想录》这样的东西让“人”讨厌,我看过整本的书,当时还是买了盗版的来看的。从心里讲,我认为这本书没有任何文学上的价值,但是,中国的事情往往非常古怪,从这本书的被学界反复宣扬可以看到,到了今天我们还是需要启蒙,虽然启蒙了那么久,我们依然生存在黑暗中。因此,学界对这本书青睐有加,大力赞扬他的敢说真话。
??这就是更深的悲哀了,因为那么多的人赞扬这个老人的说真话,其实是因为所有人都不敢说真话,当一个对死无所畏惧甚至一直想赴死的人说了些真话,倒是让大家终于找到一个可以拿来说事的借口了,借来这个口,不少人也算出了些闲气。
??
??巴金大约是过于理想主义了吧,虽然也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说错话、假话、违心的话,但是在事情之后还是能够审视自己以往的行为,并最后形成了一册大书,作为一个新启蒙时期的高度为人们重新景仰。

??套用巴金在《海上日出》中说过的那句话,“这不也是伟大的奇观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29720.html

上一篇:在科学网博客的这10天
下一篇:我遇见过的一位著名电影演员
收藏 IP: .*| 热度|

4 王涛 李宇斌 徐耀 icgwang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