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让好为人师者有生可教

已有 3368 次阅读 2009-10-30 01:38 |个人分类:人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去高校的人现在多是博士,有的博士也许只是因为谋生的压力而去高校,而不少博士则是希望实现自己的所谓学术理想而去高校或科研机构。

  我们暂且可以说:这是一群好为人师的人。

  好为人师是好事情,这说明他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更年轻的学生们,而事实上,学生们也需要老师带领,以找到更快获取知识的路径。

  好为人师的人却不能当老师,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当然,我说的都还是好为研究生或博士生的老师,而不是好给陈热闹这样的娃娃当老师,那又是另外一个不同的话题,我不在这里多谈。

  如果通过对ZJ大学的Tu博士之死,改变当前中国科研界的现状,正如收容恶法被终止那个例子似的,我觉得Tu博士九泉之下都会觉得心安了。

  一个博士来到高校,是为了待遇的,也是为了实现理想的,而待遇往往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实现,那好,可以让他们实现理想,而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待遇也会逐渐改善。

  现状是:给你的待遇不能满足你的需要,而你的理想得缓上几年才有机会开始进入实现的过程中......

  这个逮谁谁郁闷。

  风华正茂的时候你不给人机会,等没有了激情却拥有了机会,整个一不匹配!

  西方的科学界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可是,如果你是博士毕业,如果大学要了你,则你就一定有学生教,如果你真的没有兴趣教学生,我想这个还是可以做到的,我就不信会有人一定硬塞给你学生,但是对那些想得天下英才而育的人来说,没有人教则是很不可思议的。

  而中国不缺的恰好就是“人”,于是,在最容易满足别人的地方偏偏不去满足,而在其他方面又无法满足,让人觉得这个世界一定是有些满拧。

  “满拧”的世界当然不是和谐的,和党中央的方针也是不一致的。

  所以,我继续呼吁:中国的科学界要不吝给年轻人以机会,不要让他们跳脚都摸不到平台的沿儿。

  至于大师,他们缺机会缺平台吗?只怕是已经离平台三尺高落不到地面上来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266064.html

上一篇:该让中国讲师和外国助理教授一样了
下一篇:现代应急管理最核心的问题
收藏 IP: .*| 热度|

5 李侠 刘进平 李万峰 刘凡丰 苗元华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1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