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熊庆来传》里的华罗庚 精选

已有 8079 次阅读 2022-6-25 18:45 |个人分类:史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前一阵子写了《《陈省身传》里的华罗庚》和《《陆启铿传》里的华罗庚》,一个是年龄之相差一岁的同时代同行的视角,一个是弟子的视角。今天想换个角度,看看在《熊庆来传》里面,华罗庚会是什么样子。

熊庆来长华罗庚17岁,可以算作两辈人了。而如果我们假设一下,世上没有熊庆来,中国学术界将会怎样?其实是会后背流冷汗的,也许华罗庚就继续在他父亲的小店里继续卖好他的货,还会继续在乡人眼里像一个怪人,读在当地谋生完全不需要的什么《大代数》之类的高深莫测又现实无用的书。


其实,熊庆来先生就是有伯乐的眼光和胸襟,这一点不但反应在他发现华罗庚并简拔于贫贱当中,直接给了40块大洋的月薪,只是当一个图书管理员。他同时帮助的人还不限于华,如后来物理学家严济慈也受过熊先生的恩惠,乃至熊去世很久之后华和严一起去拜会了师母姜菊缘并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这本400页的传记里面大约有50多页提到了华罗庚,其中有一章专门关于“慧眼识罗庚”,共15页,里面叙述了熊庆来从《科学》杂志登载的华罗庚发表的第二篇论文后认定作者一定是有数学天分并可培养造就的事情,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多次,在这里就不赘述了。需要说明的是,清华大学算学系之成立也有熊庆来创设之功,就在当时熊庆来主政的清华大学数学系,就请来法国科学院院士哈达玛以及美国数学家维纳(书中翻译为温纳,有点古怪),前者是当时就功成名就了;而维纳最精彩的“控制论”尚未提出,如此就能被熊庆来看重,应该说识人之才熊果真是非常卓异。后面华罗庚前往英国的剑桥大学哈代教授处去做解析数论,就有维纳的推荐之功。那个时代,没有个名人的推荐信,想打怪进阶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们是如此笃信一个人的信用,今天的中国人大概是很难置信的。所以,熊不但将华从金坛请来,还为他铺好了成为数学大师的每一部路。熊对华的“恩师”之名名副其实。


熊华之间有三段人生的交叉,上面说的是第一段,第二段就是华从英国回来后了。除了《堆垒素数论》一书当时的国内同行也看不懂之外,华还发表了不少论文,已经是蜚声国际的数学家了。而当时的熊被老家的龙云请回去做云南大学的校长,其时熊正做着清华大学的理学院院长。但是在被三顾力邀之后,终于还是没有拗过老乡的情谊,去云南大学主政了。那几年,云南大学上升极快,因为作为校长的熊和之前在清华大学理学院主政时一样,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广揽异才,一时云南大学才俊满校园,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名家都曾经在那里就职。华回国后也一度受恩师感召在云南大学当教授,后才转入西南联合大学。


第三段交叉就是在北京了,熊庆来前往法国参加国际学术会后时刚好是政权交替时期,他一没想到自己身体出了状况,二没料到大陆在那个时间段易帜了,蒋家王朝被赶去了台湾。熊先生因为名声在外,台湾和大陆都在争取,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包括残疾的身躯,使得他左右为难,就多在欧洲待了一段时间,直到大陆这边越来越多的门生故旧用各种方式吸引他回来继续他的数学研究,最后才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回到北京,在自己之前的学生、现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所长的华罗庚麾下当了函数论研究室的主任。在此期间,华对恩师照顾有加,展示出自己感恩并将其付诸行动的人格魅力。


那个时期数学所一度招过一届研究生,北京大学的几个大学生就考入了中科院数学所就读,包括后来成名的杨乐、张广厚,都是那个时候招来的。我目前就职的研究院前身管理所所长徐伟宣先生也曾经是华老的研究生,不过他是从中山大学招来的。

后来有人误以为杨乐也是华老的学生,因为同期的其他从北大数学力学系招来的大学生入到了华老的门下。杨乐就此事还特地做过解释,说自己没有师从华老是一个遗憾,不过跟着熊先生读研究生也很好,华老在公开场合多次说过杨乐张广厚“是我的小师弟”之类的话。毕竟,华和熊的师生关系是怎么都没法否认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起来的北大同学一下子就差了辈分,也算一件趣事了吧。


熊先生在数学所的最初一段时光应该还是惬意的,但是后来就来了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华和熊被认定为“熊-华黑线”,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之类,几乎辩无可辩,好在没受太多皮肉之苦,但是他最初分到的还算宽敞有几间卧室的房子里也住进了更多家庭,“吃大户”嘛,其中还包括王元和新婚的妻子(据《华罗庚》一书中王元自述,当然这是组织安排,没有个人的责任),尊严也不断被剥夺。后来又被组织吃“忆苦饭”,那个时候熊已经七十多岁,又带着残疾之身,身世飘摇,吃忆苦饭难以下咽是肯定的,夫人姜菊缘想代吃而不得,就这样一连吃了三天,使得本就营养不足的熊庆来难以承受。去世后华匆匆前往告别,一开始没有找到,辗转才最后道别,师生情谊就此落下帷幕,令人听来不禁落泪。


熊得以平反已经到了科学的春天了,重新开了追悼会,很多曾经受过熊帮助的后辈都纷纷前来,这样的伯乐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凤毛麟角的,而且是在中国最混乱的时代依然做着识才用才荐才的工作,且不是一例两例,是很多人才在被他发现后脱颖而出,华罗庚只是其中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1344510.html

上一篇:选择有时强于努力:写给准备读研的大学生
下一篇:第一位女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玲: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收藏 IP: 159.226.34.*| 热度|

19 朱朝东 王涛 康建 刘全慧 张晓良 黄永义 史晓雷 杨正瓴 郑强 郭战胜 刁承泰 李学宽 刘浔江 冯大诚 郑智捷 刘钢 孔玲 韩玉芬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