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选择有时强于努力:写给准备读研的大学生

已有 4214 次阅读 2022-6-24 14:18 |个人分类:事论|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最近研究华罗庚,发现他非但是一个好的科学家,更是一个优秀学者,后者有点人文社科的意思,前者当然说的是数学家这个身份。

他留下了很多关于如何学习的名言,比如这一句“天才出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这两句话对吗?肯定是对的,但也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我们都选对了适合自己的学科方向或者工作类型。

如果选错了,那就要有一个可能会显得格外漫长的转型期。大家也许知道杨振宁的故事,他也一度想成为实验物理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来着,但是后来发现自己没有做实验的天分,“哪里有爆炸哪里有杨”嘛,最后选择了做理论物理,然后就开始了开挂的人生,在理论物理的很多方向上都做出了惊世的成果。而他和李政道共同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那个宇称不守恒定律最后也有赖于吴健雄教授的验证才得以很快就得到了这个奖。

如果杨被置于一定要做实验物理方向呢?那就不好说了。所以我说,华老的名言前提是做了一个最佳的适合自己的选择。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前段时间就我国要不要投资一个更大的加速器问题,最后给否了,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时代,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选了,走上的道路就可能完全不同。所以我们感谢邓小平总设计师为国家和人民做的正确的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考制度等等,没有这些选择,我们的弯路还要走很远。


那么回到我们目前正在读大学的同学,尤其是我熟悉的管理学领域的同学们,要做怎样的选择才能在未来比别人在努力的道路上要早一个身位呢?

需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最好能选择一个有未来前景的新方向,而不是成熟的一塌糊涂的老方向;

2、最好能选择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方向,而非过分依赖单一基础的旧方向;

3、最好能选择一个国家需求旺盛的方向,而不是面临被压缩或淘汰的方向。

当然,这是原则性的三条,我可以拿自己做例子来说明选择的重要性。我的选择只有到了读完博士才有机会,之前上大学读硕士念博士几个重要节点其实都没有自己我的选择,考上了就读了,没有想太多读哪个方向是最适合我的。那个时候我脑子里也有一个故事想说服自己干什么都没关系嘛。那个故事里调研了很多成功人士,发现大家干的工作都不是自己想干的那一类型,但是还是成功了,为什么呢?答案是优秀的人干任何事情都会十足努力,也就容易成功。故事很好,不过其指向毕竟只是奉劝大家好好干活的,不要想三想四、好高骛远。但是,没有做更深入的调查,那些沿了自己喜欢愿意的方向继续下去的是不是会更成功?

我们这里且不去说它,回到我自己的选择。

我博士时期做的研究是供应链管理方向,要说这个方向可热了不是十年八年了,有了制造业商业就有了供应链管理,无非最初的供应链就是车间的流水线,规模小一点,但即便如此,也还有原材料供应或者成品分销环节,所以总体而言还是有可研究之处的。实际上,供应链管理这几十年的发展还是越来越快的,甚至商业领域的学术期刊,近乎半数的论文是集中在供应链管理主题上,热不热?当然热,我博士时期进入这个主题时国内刚好新热,但是做了三年的研究,发现自己在这个方向上要超越已经做得很好的教授们似乎很难——这在国际上是一个成熟领域,尽管问题还在出现,但是是一个一个往外蹦的,不是一连串往外出的。

其实内心是很郁闷的,在学术上如果做不过别人,是很容易自我否定的,如果在一个领域你连前一千名一万名都进不去,还干这个大概是因为别无选择吧。

此时就出现了应急管理,国家有需求,社会有动力,学界尚未有准备,大体是出于这样一个状态,我2005年一头扎进了这个领域,然后17年就过去了。如果我们说一下简单的证据,不一定能说明问题,但是供参考总是可以的。在知网(嗯嗯,就是最近风波四起的那个网)上我们团队发表的应急管理方向的论文是全国所有团队中最多的,如果加上英文的论文,不少于300篇。有某位老教授(七十多岁了)曾经坚定的以为自己的团队大经费多年龄老做得早,应急管理的学术声音还不最大吗?于是他自信满满地去查了知网……

当然,论文数量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只能说明一些或一点问题,也不必太当回事。


最后,今天学管理的学生,如果愿意听人劝做选择的话?什么方向满足上面的三条,在未来有足够可研究的余地和前景呢?

——智库理论与方法

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说。这是一个目前刚刚由该领域学者们建立的新科研方向,而国家强调智库重要已经有了几年,强大的国家需求就在眼前。智库除了为国家服务外,当然还可以为机构、组织、企业等服务,一个优秀的战略性指向也许可以让一个组织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内居于不败之地,而智库今天还能依赖于诸葛亮刘伯温们的个人眼光呢?恐怕不能了!一定要有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引领智库产品的创制,那么,这一新方向的研究以及基于此的产品(建议、政策)生产就有希望强于没有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建议。

如此,不必犹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1344348.html

上一篇:就《华罗庚评传》事答诸先生
下一篇:《熊庆来传》里的华罗庚
收藏 IP: 159.226.34.*| 热度|

15 杨正瓴 王涛 关勇军 郑永军 李学宽 何应林 周忠浩 宁利中 武夷山 康建 农绍庄 刘钢 孔玲 崔锦华 王林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