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g主人按:我去韩国已经有至少七次之多,除了三八线还没去,其他地区颇有如履平地的感觉了。房亚楠是九月才刚入学的研究生,假期里一起去韩国开会,由于是第一次出国所以很兴奋,也在会后多逗留了几日,回来顺着韩国人偶面具以及其他冰箱贴写了一篇小文章。看得出来,第一次冲击深深地留在了她的脑海里,再出国应该就会坦然些了。】
一
8月炎夏初次出境就到了韩国。一下飞机走进那干净整洁的大巴车厢,坐稳后那窗帘顿时吸引了我,一抹红色,飘逸的流苏,不禁感叹,好少女啊!在接下来的待在韩国的十天里,每一天总有或公共设施的设计或食品包装的设计让我一次又一次确定韩国宛如一位少女。在明洞附近的商店里看到一个纪念品假面,脑海中立马浮现难道这也是他少女的表现吗?
在韩国安东市以西数十里的地方有个叫做河回的民俗村,旨在继承朝鲜时代的传统文化和两班文化,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每年3-11月的周末下午在村里举行的河回别神巫俗假面剧。通过假面舞表演让神高兴从而祈求村子的平安与丰年,有些表情肆虐嘲笑,有些表情愁容满面,似乎是对世间反映出的各种姿态,用诙谐、讽刺的手法揭露并化解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和问题。那么这个假面舞背后又会隐藏着怎样的一种少女情怀呢?据传高丽人初期许氏族人入住村子后,瘟疫火灾常不知缘由地发生,巨大的人命与财产的损失,使整个村子惶恐不安。那天当黑夜笼罩着整个村子时,村里一位姓许的青年在梦中见到一位白发老人,老人告诉他村里的灾患是因为村民们得罪了土地神,要想让神息怒必须带着假面跳舞使神高兴,并传授了他制作假面的方法,最后老人强调假面制作过程不能被人看见,否则将吐血丧命。许青年醒后,按照老人所说在村子偏僻角落盖一间草房悄悄制作假面。不幸的是在即将完成最后一个假面时被村里一个女孩看见,许青年当场吐血而死。原来这个女孩一直暗恋许青年,因为最近总看不到他便四处寻找,最终却导致许青年丧命。就在少女的日夜思念、心急如焚就要化为乌有的时候,一个更大悲剧令少女伤心过度,最终也因自责伤心离开人世。许青年制作的假面共14个,流传下来的有11个,据说其中的傻瓜假面就是许青年未完成的那个假面,因此是没有下巴的。
今日凡女孩出门前都会涂上淡淡的韩妆是否有当日假面的遗痕也未可知。
二
服装可以说一个国家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象征,就像是中国有旗袍,日本有和服,那么韩国自然也有韩服。韩服最初主要是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对此,史书中就有记载:“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中国”。唐代时,新罗与唐朝交往密切,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韩服的个性发展开始于李氏朝鲜中期。从那之后,韩服特别是女装逐渐向高腰、襦裙发展,同中国服饰的区别逐渐增大。但官府、朝服等重要礼服,仍一直延续着较多的中国特色。
韩服着装比现代服装复杂的多,女式韩服裙子里有衬裤、衬裙等配套服装,裙子的开启部分要放到后面,侧襟放在左边,并从前面系上,当然这样一套服装也要搭配精致的妆容和配饰。说到妆容,不得不承认韩国几乎所有女孩子的妆容即使在平常也都很精致,小到初高中生,大到五六十岁的阿姨们,白皙的肌肤,纹路清晰的眉,再加上那色彩鲜亮的红唇,似乎每个人都是那么神采奕奕。精致的妆容一直沿袭到了现在,但是由于现代忙碌的生活,韩服使用者大为减少,但正因为如此,韩服才成为了现在韩国人在重大节日时用于盛装出席的服装。
在去釜山海云台游玩时有幸看到了2005年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身着韩服留下的合影。据介绍,每件韩服的颜色和图案分别根据“阴阳五行说”选定,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就像是黄、青、赤、黑、白分别代表着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而图案方面,制作者则选择了青松、竹子、云和牡丹为花样。回国时在仁川机场看到一队身着宫廷韩服的演员在机场巡游,似乎是在宣传韩服,传播韩国传统文化。在韩国街头其实也是随处可见韩服店,韩服爱好者一直积极推销汉服,设计出了合乎时代、容易穿着的样式,也使韩服活力倍增。由此看来,韩服可谓是韩国历史留下来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文化遗产。总体来讲韩服的特征是色彩、纹路、装饰等很随意。通常会使用超过两种以上的颜色,超越单纯色彩范围,这也是受阴阳五行思想影响。
三
来到韩国首尔,不去看看这朵“首尔之花”——首尔塔似乎就是白来了。夜幕降临之际,吹着小风,一路爬坡,乘坐那由灯光打扮好的缆车穿越青葱树林。那高高耸立的首尔塔映入眼帘,这座不再只是电视广播发送塔的首尔塔可谓是21世纪的尖端技术与南山自然的巧妙结合,站在塔顶,俯瞰首尔夜景,一幅由路灯组成的五角星图案着实令人惊讶,据介绍,当初韩国修建道路的时候就有规划要把首尔的路修成可组成五角星状的道路,所以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在韩国街头会看到一些奇奇怪怪角度的道路。在繁华都市首尔中心,当然少不了它给人们的带来的少女情怀,爱情池、心形椅和那密密麻麻的爱情锁,满满的都是爱,这里可谓约会圣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