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911十五年祭 精选

已有 7119 次阅读 2016-9-11 17:16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2001年的911发生了举世皆惊的事件,纽约世贸大楼被两架飞机撞击,随后坍塌,2700余人在事件中丧生。

任期内相对平庸的小布什总统摊上了大事儿。


应该说,今天的恐怖分子真的一点都没有了往日与现实冲突的革命家们的英雄主义情怀。

以往那些和当前这个世界不融者,多数是直接或间接在和腐朽政府在斗争,从列宁到切-格瓦拉无不如此。

所以,直到今天,切-格瓦拉依然出现在各种商品上面,他从某种意义上说值得尊重。

但是,后来的恐怖分子就只能被称为恐怖分子了,低劣、懦弱、欺软怕硬,做的也是偷鸡摸狗的勾当。

如果你和一个政府的价值观不一样,你可以对着政府的代表下手,比如军队,比如政府机关;但是,由于实力上的差距太大,这些恐怖分子将罪恶的目光盯向了比他们弱势的群体——普通百姓。

这都算不得什么文明的冲突,就是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人类与动物的冲突。

发生在中国各地的恐怖活动也是这个类型,昆明火车站的砍人事件,乌鲁木齐公交车上的伤害事件,都是这些手拿武器的人朝向了手无寸铁的普通人,这些人未曾招惹过恐怖分子,只是碰巧在恐怖分子准备袭击的位置上。


恐怖分子其实也知道自己的这些行动无法毁掉这个世界已经形成的价值观,所以,他们的目标就成了让人们恐惧。

我在自己的书里写到:911事件是现代应急管理走向第二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因为它使得人们意识到,之前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分治的局面已经变成了共治,恐怖分子们希望危害国家安全,但是他们的具体行动确实朝向公众安全的。

不久,主要负责灾害应对(民用应急)的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整体并入国土安全部,看来美国佬也知道类似事件以后要并案处理了。

这是体制上的变更,也是不得已的变更,既然魔改变了行事做事逻辑,道也需要调整策略了。


911事件过后,惨烈的过程也通过事后的追踪而不断回放,我看过的总结911事件的纪录片就有好几个,一个比一个获取的信息更加全面,视频拍摄的角度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和全面,但是,这些内容都回避了过分惨烈的受难者群像。

就如媒体刊登的很多袭击现场照片中,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救护者抬担架的形象,而不是受害者惨烈被害的模样,是的,这是媒体需要秉承的道德和专业水准。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些海啸后的照片,可谓惨不忍睹,作为一个普通人而言,其实不宜面对这些灾难残害人类的结果,而对于专业人士来说,直面惨淡的情景却是必然。

绝望中的希望,我们要取后者,任何强调被戕害者脆弱命运的写照都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灾难对于个人之影响,可谓深远而痛切,甚至,灾难会改变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族群的心理与行为模式。


多难兴邦,要把避免这些灾难作为重要手段,而不忘记它,在当今这个快乐至上的时代已然困难。

所以,看到《世界华人周刊》910日刊载的瑞克-瑞思考勒(Rick Rescorla)故事《史上最伟大的保安》,我有点感动。

这似乎是一个心灵鸡汤的故事,但是里面有两个基本事实:他是负责安全的副总裁,他指挥了撤离,但是他在大家都撤到十层的时候依然返回了现场希望救更多的人,从此没有了踪影;他负责的公司2687名员工和250多名来谈业务的客户一直在有序撤离,生命最后获得了保全。

那么,有了这些,中间的情节怎么去设计都没有关系了。

文中还说,作为负责安全的副总裁,他组织的应急撤离演练一直在定期进行,而且,严格执行,那些忙碌于案牍公文中的年薪很高的人被折腾得上上下下,这是瑞克的职责,他做到了,而不幸的是,这些演练都在911这一天派上了用场。

如果没有那次袭击,也许这些都是多余的培训,直到大家退休都未曾真的用上一回。

但是,用上一回,不就显示出这样做的价值了吗?

那些生意和股票真的重要到你需要一刻不停地开会研讨盯着屏幕吗?



时间永是流驶。

街道也会太平。

过去总会成为过去,我们会怀念它,但是明天还要继续。

面对一种挑衅,文明不会屈服。

所以,在世贸大楼倒下的地方,又起来了一座新的摩天大厦,而且是一组楼。

在纪念过去和面向未来之间,纽约做了多次争执,最后还是选择了面向未来。

记忆灾难总是沉重的,不管是位于华盛顿的几次战争纪念碑,还是德国柏林街头的犹太人罹难纪念碑群,都给人强烈的冲击。

而纽约,原本不应该承受如此之重的记忆,但是恐怖分子却一定赋予了它,所以,是永恒勒碑以记还是原址重建,将记忆和重新开始融合到一起?这一度是个问题,最后也终于还是选择了后者。

当我在犹太人纪念碑群里徜徉的时候,面对着每个都几乎一样,只有高度差异的棺材一般冰冷的长方形混凝土纪念碑,我走了几圈就顿觉喘不过气来。

记忆沉重如斯,当我漫步进入纪念馆的时候,那一个个名单,一幅幅家庭照片,一幕幕集中营画面都对我的视觉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一个个写在图像下面的故事则让人目不忍视。

这就是人类给自己造的孽,一个群体对另外一个群体带来的伤害。

有时候一次次看着人们对于战争的呼唤,也让人难以释怀,真的了解战争为何吗?知不知不道战争是短暂的,战争后的日子更长久,而那激烈冲突带来的后果要长时间消化,时间比起战争本身要长得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1002288.html

上一篇:论教育的反面
下一篇:又说苏轼《水调歌头》:一曲主观唯心主义的绝唱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7 王春艳 武夷山 李本先 李志俊 胡晓攀 李健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