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论《诺贝尔奖选择越发慎重,早发表晚评价更加强调》,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369675.html
二论《早发表、晚评价:请不要发篇牛刊论文就开记者招待会好不好?》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809809.html
韩春雨同学将自己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发表在《自然》的一个子刊之后,各种人物纷纷登场,毕竟,一项能在河北一所不知名大学里做出、并可能改变基因编辑技术现状、有着未来极强应用价值的研究不容易。
我也跟着鼓噪了一番。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该方法可能正确的前提下。
但是,我们这帮人再鼓噪也就是“吃瓜群众”的热闹而已,很快,随着鼓噪声的逐渐扩大分贝,更多可以决定利益归属的人也跟着坐不住了。
而当省科协副主席的帽子戴到头上,以及对于重复性质疑的声音同步出来,很多所谓“民间”支持者的声音立刻改变了,一个没有多少经费的学者成果容易得到来自外界的广泛赞誉,但是,如果发明者的身份改为一个相当于副厅级干部的学者,而那方法刚开始进入其他实验室的验证阶段,尚处在质疑之中,那就是两回事了。
不过,此时的“吃瓜群众”已经不入法眼了,也许,人家本来就没指望着吃瓜群众们的支持。
————————————
每个学者一生中都要发表很多论文,有的还写很多书。
但是,成果是否有价值、有意义和发表篇数、书本厚度都没有什么关系,而和同行对成果的认可,或者成果对于客观世界的价值有关。
我们写过多篇论文或出版过多部书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刚印刷出来(现在改为刚on-line)的时候,作者的兴奋无以复加,但是,当时光流逝去,我们自己甚至不好意思看过去的论文或专著——那真的很幼稚。
如果是两年,五年,十年过后再看它,更会产生羞耻的感受,那时候怎么自己那么幼稚,有点东西就敝帚自珍,啥都当个宝来看。
而人类的大多数成果也就是这样的命运,初看似乎不错,但是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这就如小孩子搭积木,一开始搭起来一个很粗陋的,但是还是会珍惜;等到明天再看,恨不得立刻拆掉重搭。
——————————
所以,华罗庚先生说“早发表晚评价”。
一个东西,如果十年后我们还觉得是好东西,同行们也认可了,它大半会是一个好东西。
如果更多人愿意来完善这个东西,或者追随这个方向继续进行更多的研究,那这个东西就更好了。
而评奖这样的事情,诺贝尔奖反正是一定要有所验证才会给奖,所以,爱因斯坦的各种相对论出来后都没机会得奖,因为验证的工作是后来才逐渐出来的。杨振宁李政道先生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提出也是在吴健雄实验验证后才给的奖。
而最近的诺贝尔奖更是乖乖不得了,大家必须为自己40年前的研究而拼命地活着,否则可能一项重要的发现因为自己活得不够长而错失应得的“奖励”。
如青蒿素这般发明的价值是可以很快得到验证的,毕竟要抢救多少人因为疟疾而脆弱的生命,科学(尤其是理论或方法)的发现则不然,需要长时间才有希望得到验证,那么,即便觉得正确的概率极高,也要等待扎实的证据。
实际上,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一个实证结果还没有上升到理论上。
——————————
我们国家未来的评奖应该做如下要求:不是十年前的成果不予考虑,不是已经得到同行或产业界各种验证的成果压根不要申报。甚至,我们还可以不再继续当下的这种主动申报的制度,而是背对背地寻找那些已经被证实有效的成果来授奖,连申请这个环节都省去了。而此时,仅仅是发表了几篇论文就肯定与奖励靠不上了,毕竟,成果从Idea到实验室阶段再走向现实的距离不可以道里计。
也所以,韩春雨的副局级来得太快,大量的经费们也来得快了点,其实完全可以好整以暇的,等同行们大致重复了实验,认可了这个成果,给啥奖多大的实验室大家都没意见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