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tuhy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jtuhyg

博文

西周玉石丝绸之路与文化(4)

已有 5163 次阅读 2019-1-21 11:5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丝绸之路, 玉石之路, 桑蚕, 西周

西周玉石丝绸之路与文化(4)

提要:丝绸之路自起始就是一条双向贸易之路,全称应为玉石丝绸之路。所谓“丝绸”之路,有赖于中国丝绸文化与桑蚕纺织业的发展;所谓“玉石”之路,是指中国除自产玉石种类外,部分玉种来源于域外,譬如和田玉、昆山玉、碧玉以及玛瑙、宝石(狭义)等。这条沟通中西、互通有无之路肇始于中晚商,成熟于西周,以由东向西输出丝绸、由西向东输出玉石为特征而得名。它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又是早期欧亚大陆与中国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

  关键词:丝绸之路,玉石之路,桑蚕,西周

  作者:霍有光(西安交通大学)

 

  十二、张家坡遗址:西周京城辉煌的玉石文化

  

  (1)西周丰镐及张家坡遗址考古发掘概况

  A:西周丰镐遗址

  丰镐遗址是西周王朝都城遗址,位于长安县沣河两岸,丰京在西岸,镐京在东岸,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作丰邑,周武王作镐京,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止,近300年间,丰、镐两京一直是西周王朝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遗址的发掘为全面研究和认识西周文化奠定了基础。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12-1 西周丰镐遗址示意图

  丰镐遗址1933年调查发现,1933年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1943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先后两次沿沣河进行过考古调查。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门设立丰镐考古工作队,长期开展西周丰、镐两京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主要是全面普探、重点发掘阶段。在沣西张家坡、客省庄、马王村、新旺村、沣东花园村、洛水村、普渡村等地,发现了许多夯土基址、制骨作坊、陶窑、墓葬、车马坑,并发掘了其中的一部分,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发掘了西周重要贵族井叔的家族墓地。

 

图12-2 西周丰镐遗址

  目前,已发现西周大型夯土基址14处。位于丰京西北部的张家坡岗地,东西约600米,南北约400米,西周初期作居址使用,西周早期以后,成为丰京区域内最大的一处公共墓地,现已发现西周墓葬3000余座。

图12-3 商周断代工程地层剖面取样遗址

  

  根据考古调查,汉昆明池以北的斗门镇、花园村、上泉村、下泉村、普渡村、洛水村、白家庄等地西周遗迹很丰富,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可能是镐京的中心区域。另在花园村北至普渡村东高地上,在约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探出数百座西周墓葬和车马坑,长甶盉、禽鼎、方鼎、簋、伯姜鼎均出土于此。

  西周墓葬大致可分作4期。第一期陶器以高领袋足鬲和磨光圆肩罐或折肩罐为主,时代约当文王作邑于丰之时。第二期陶器有锥足联裆鬲、折肩罐、深腹簋、盆等,一些墓葬还出土了成组青铜礼器,时代为西周早期,约从武王到昭王前后。一、二期墓葬常设腰坑,坑内殉狗架,墓葬中殉人,殉牲现象较多,用于陪葬的车马坑也多属这一时期。第三期墓葬陶器有联裆鬲、仿铜陶鬲、深腹簋、折肩罐、粗把假腹豆等,有一些墓中还出土了成组成列青铜礼器和玉器。时代约当西周中期,即穆王至夷王时期。第四期墓葬陶器有足跟疙瘩状袋足鬲、仿铜陶鬲、高柄豆、深腹盂、弦纹罐、圜底瓮等。时代约当西周晚期,即厉王、宣王、幽王时期。三、四期墓葬中基本不见人殉现象,形制较大的墓葬多陪葬有马坑。

  镐京遗址的西周遗存可分为3期。陶器中尊仅见于早期,圈足盘和三足罐见于中期,甑见于晚期。各期器物的器形和特征与丰京遗址所出者相同。

  丰镐两京已发现夯土建筑基址近30处,往往数座建筑连成群体。四号夯土基址平面呈T字形,座北朝南,东西长61.5米,南北最宽处35.5米,是迄今发现的西周中期最大的高台式夯土基址。建筑群体的周围发现有西周时期道路、小面积池沼、用陶管铺设的排水设施,周围有大量周瓦残片。花楼子村与洛水村之间一号建筑基址东西长45米,南北宽25米,是一座面南坐北的高台建筑。基址中发现大量瓦、白灰面墙皮、红烧土块和残破的陶器。小型房屋均是地穴或半地穴式,平面呈长方形、方形、圆形或椭圆形,面积一般10平方米左右,有一条坡形或阶梯状的通道将住室分成两半,屋内有灶坑,早期的居住面比较平整且经火焙烧。房屋附近常有窖穴、灰坑、水井等。窖穴为圆形袋状,底较平,灰坑多椭圆形,底不平。当时,不少窖穴和灰坑也被当作房屋使用。水井有圆形和长方形两类,井壁有对称的脚窝,深 9米以上。

  陶窑已发现20余座,分为横式窑和竖式窑两类,窑室都呈圆拱形。洛水村的陶窑为竖式窑,火膛位于窑室的下面,窑箅上有数个圆孔形的火道。客省庄的陶窑为横式窑,火膛位于窑室的前方,是一筒状甬道,窑室周壁有环形火道和一条分火道。窑前有供操作的场地。

  出土遗物有石器、玉器、陶器、铜器、骨、角、蚌制品、原始瓷器及装饰品。斧、锛、凿、锤、铲、镰、刀等生产工具,多为石制或蚌制,铜铲仅发现一件;生活用具多为陶制,有鬲、甗、鼎、甑、簋、豆、盂、罐等,出土的瓦长45厘米,宽30厘米,表面或背面有瓦钉或瓦环;铜礼器出于窖藏和墓葬,有 200余件,其中有铭文的50余件。新旺村出土的铜鼎重80余千克,应为王室或大贵族使用的重器。同一地方出土的盂,有铭文49字,记载周王内宫后妃遴选宫人宫婢之事。马王村出土有许国国君(鄦男)嫁女的媵器。沣东下泉村出土的多友鼎,铭文长达277字,记载西周厉、宣之际周人与狁之间的战争。这些铜器大都发现在居住遗址或其附近,同一个窖内出土的铜器有的非一家所作,少数年代较早,大都是西周中晚期的器物,可以推测大概是由于西周末年犬戎之乱时埋入地下的,对于探索丰镐两京的布局和西周历史的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材料。另外,还出土 2片刻字卜骨,有人认为所刻的字是易卦中的卦象,也有人认为是已经失传的文字。

图12-4 西周丰镐遗址新旺村出土的勾雷纹大鼎

图12-5 西周丰镐遗址新旺村出土的卫

  已发掘的墓葬依形制可分为3类:第一类为带墓道的大墓,包括带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和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这类大墓的周围多有数座车马坑、马坑陪葬,墓葬的主人应为畿内公卿或侯伯,张家坡墓地中几代井叔的墓葬都属此类。第二类为土坑竖穴墓,数量最多。早期墓坑狭长,有腰坑,晚期墓坑宽短,少见腰坑。第三类为偏洞洞室墓,有土坑竖穴墓道,一侧挖出偏洞墓室。此类墓数量较少,其形制反映出西周文化与甘青地区青铜文化的密切关系。西周多为仰身直肢葬,头向不固定,随葬品一般放在头前2层台上。早期大、中型墓中有殉人。

  发现的墓葬及附葬的车马坑、马坑和牛坑约400座。其中除少数出自普渡村外,余均在张家坡及客省庄。墓葬多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也有少数为俯身直肢葬,头向不固定。随葬品多放在头前、棺内或棺椁之间,兵器放身旁,祭食放在头前二层台上或容器内。车马坑有方形、扇形、长方形3种。前两种都埋1车2马,长方形竖穴中埋2车4马、2车6马或3车8马。车箱下常有殉葬舆夫;马坑多长方形竖穴,内埋马2匹;牛坑为圆形或长方形,内埋牛1头。

图12-6 西周丰镐遗址车马坑

  B:张家坡遗址

  张家坡位于陕西省沣河西岸马王镇西约500米处,坐落在周代都邑——丰镐遗址范围内。西周文化遗存丰富,周人的墓葬从西周初年一直延续到西周末年。张家坡西周墓地范围较大,东起张家坡村东,西至大原村,东西长约1000米。

  张家坡的西周玉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83~1986年间在丰镐遗址的张家坡墓地发掘时出土的随葬遗物,总数达1246件(组),这是研究西周玉器的重要资料。张家坡西周墓地也是目前所发现的西周早期以后丰京内最大的一处墓地。

  中国科学院考古所自1956年就开始在张家坡一带进行长期的发掘工作:1956年~1957年,发掘5888平方米,揭露西周早、晚两个时期的居住遗址和182座墓葬、4座车马坑,为学术界认识西周文化面貌、建立西周文化年代序列提供了最基础的资料。1961年发现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的53件青铜礼器表明这里是西周高级贵族活动区域。1967年清理西周墓葬124座、车马坑5座、马坑3座,分期研究结果对50年代的研究予以补充和订正,树立了西周墓葬分期的年代标尺。1983年~1986年的四年中,考古所沣西发掘队在张家坡西周墓地进行了规模最大、收获最为丰富的考古发掘,共发掘各类西周墓葬390座、车马坑3座、马坑22座。张家坡墓地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的30年间,发掘的墓葬已近千座,其中最重要的是井叔家族墓地的发现。

  沣西车马坑内的驾马排列整齐规则,显然是用某种方法处死后由人摆置而成的殉葬物。车马坑内有驾四马作战用的戎车和驾二马乘坐用的轺车各一辆,车轮并列向东,车为木质,车厢长方形,各有车辕一根,马驾在车辕的两侧。马均对面卧在车前,6匹马头排成整齐的弧形。戎车驾马全部以青铜为饰,轺车驾马大部缀用海贝作饰。

图12-7 西周丰镐张家坡出土的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沣西张家坡西周居址分为早晚两期。出土的陶器有较大差异。早期以黑色和红色磨光陶为主,纹饰多印纹,器类以锥足联裆鬲、盆、折肩罐、簋、尊为主。晚期以灰色和红褐色陶为主,基本不见磨光陶,纹饰多弦纹和篦纹,器类以足跟疙瘩状袋足鬲、矮足仿铜鬲、深腹盂、圆肩弦纹罐、浅腹盆、圜底瓮为主,很少见簋、尊。早期相当于文王居丰至成康之际,晚期相当于穆王至西周末年。沣东洛水村、白家庄西周居址分为3期,早期大致和沣西早期相当或略晚,中期和晚期约当沣西晚期。

  (2)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玉器概况

  在发掘的217座有随葬玉的墓葬中,共出土玉、石、料器1246件(组)。其绝大部分的玉、石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闻广、荆志纯先生鉴定,认为质地有:软玉、蛇纹石、大理石、玉髓、石灰岩、砂岩、石英岩、炭精、生物灰岩、绿松石、接触岩、碳酸盐、千枚岩、白云岩、页岩、滑石等,其中最多的是软玉(和田玉),占鉴定标本总数的65%,其次是蛇纹石和大理石,分别占总数的18.1和9.3%。

  《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玉、石器质地统计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详细统计了出土软玉(和田玉)、蛇纹石、大理石、玉髓、绿松石等玉器的数量。其中软玉(和田玉)661件,占出土玉、石器总数(1017件)的65%,彰显了玉石之路在西周玉石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图12-8 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玉、石器质地统计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图12-9 《张家坡西周玉器》封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3)张家坡西周玉器龙纹、鸟纹、鱼纹分期示意图

  A:张家坡西周玉器龙纹分期示意图

  玉龙纹可分为5期。主要特征是:(1)龙头上有菌状的巨角。(2)龙头上无角。(3)龙头中部有尖状突起。(4)龙头上有尖突、口吐卷舌。(5)龙头上有尖突、口吐獠牙。

图12-10 张家坡西周玉器龙纹分期示意图

  (注:参见《张家坡西周玉器》文物出版社2007)

  

  B:张家坡西周玉器鸟纹分期示意图

  玉鸟纹可分为5期。主要特征是:(1)鸟作蹲伏的形状,有巨大的钩喙,扬翅,绕尾。(2)鸟作匐伏状,阔喙,宽尾。(3)长尾型鸟纹,尖喙,扬翅,长尾尖锐。(4)展翅飞翔的鸟纹,器身略作三角形。(5)鹦鹉状鸟形。

图12-11 张家坡西周玉器鸟纹分期示意图

  (注:参见《张家坡西周玉器》文物出版社2007)

  

  C:张家坡西周玉器鱼纹分期示意图

  玉鱼纹可分为5期。主要特征是:(1)鱼纹作长条形,首尾在一条直线上。(2)作鱼跃状,鱼身弯曲如璜形。(3)鱼纹拱背垂尾。(4)略具鱼形的简化形态,器形较小,无纹饰。

   图12-12 张家坡西周玉器鱼纹分期示意图

  (注:参见《张家坡西周玉器》文物出版社200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1158291.html

上一篇:西周玉石丝绸之路与文化(3)
下一篇:西周玉石丝绸之路与文化(5)
收藏 IP: 219.245.156.*|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