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57:物质安全评价定义及内涵

已有 148 次阅读 2024-6-24 07:46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57:物质安全评价定义及内涵

    1.物质安全评价定义

安全物质学是以人的安全健康为出发点,研究各种可能造成人的伤害和危害人的健康的物质(含人裸眼不可见物质)的状态及其演化对人类安全健康的直接和间接危害的规律,用最少投入获得预防、减低、控制乃至完全消除这些危害的方法、措施和工程,并使之处于安全状态。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并作出评价结论的活动。物质安全评价作为安全物质学的分支学科,结合安全评价的内涵,将物质安全评价作出如下定义: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运用风险评价方法,辨识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评估其危险性和危险发生可能程度,并提出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物质安全控制措施,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

    2.物质安全评价内涵

对物质及其与人、环境交互作用所在的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是物质安全评价的核心,是评价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物质安全评价内涵学做如下解析:

1)研究目的。

物质安全评价的基本目的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原理,研究危险有害物质的风险辨识、分析、评估、决策、控制等实施过程,通过风险预控管理,建立危险有害物质的安全评价模式。具体包括:

1)系统地计划、设计、运行等过程中考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辨识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与人、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分析、计算研究物质存在的危险性、导致事故后果的危害程度,运用相关物质安全评价方法评价其安全性,得出物质安全评价的结果,从而为安全控制措施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3)对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求“最满意”决策。由事故致因理论可知,查明事故原因是控制与预防事故的关键,因此分析事故原因有助于做出“最满意”决策。

4)以实现物质及其赋存系统的本质安全为目的,掌握系统的安全状态水平,了解物质生产和物流系统安全运行的薄弱环节,寻求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最优效益的安全控制措施。由安全经济学原理可知,用最少的安全投入取得最佳的安全价值是安全措施选择的重要标准,因此,有必要寻求最经济且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

5)评价物质安全性对人、环境的危害程度或造成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否可被接受,促进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2)研究对象。

物质安全评价以物质为研究对象,分析人--环系统中物质危险与安全的动态转化规律,其具体研究对象包括:致灾物、承灾物、避灾物及上述3种物质与人、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如图1所示。

物质安全评价的研究是从物质出发,加强致灾物、承灾物、避灾物及相互转化物因研究的宽度和广度。通过构建由人、物质、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研究各要素间相互作用机制,分析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预防及控制措施,达到维系系统安全的本质目的。

物质安全评价研究对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9440.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56: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58:物质安全评价研究内容
收藏 IP: 42.48.113.*|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8 1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