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02:安全文化的测量方法

已有 346 次阅读 2024-6-11 07:46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02:安全文化的测量方法

由于安全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安全文化的量化表征非常困难。国内外许多安全文化的研究者为了衡量安全文化水平和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发明了许多安全文化的测量方法,其中大部分是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而发明的。

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9005-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的对企业安全文化测量的要素有以下方面。1)基础特征:包括企业状态特征、企业文化特征、企业形象特征、企业员工特征、企业技术特征、监管环境、经营环境、文化环境;2)安全承诺:包括安全承诺内容、安全承诺表述、安全承诺传播、安全承诺认同;3)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4)安全环境:包括安全指引、安全防护、环境感受;5)安全培训与学习:包括重要性体现、充分性体现、有效性体现;6)安全信息传播: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系统、效能体现;7)安全行为激励:包括激励机制、激励方式、激励效果;8)安全事务参与:包括安全会议与活动、安全报告、安全建议、沟通交流;9)决策层行为:包括公开承诺、责任履行、自我完善;10)管理层行为:包括责任履行、指导下属、自我完善;11)员工层行为:包括安全态度、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团队合作。

评分时,只对三级指标进行实际打分,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都是通过相应的数学公式和计算方法权重计分。另外,把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违章记录作为减分指标。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每个指标的最高分为 100 分,最低分为0 分。

企业安全文化的量化评价程序由10个步骤组成:

1)企业开展安全文化评价工作时,首先应成立评价组织机构,并由其确定评价工作的实施机构。

2)企业实施评价时,由评价组织机构负责确定评价工作人员并成立评价工作组。必要时可选聘有关咨询专家或咨询专家组。评价工作人员应熟悉企业安全文化评价相关业务,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与沟通能力;具有较丰富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实施专业知识;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评价项目负责人应有丰富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验,熟悉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

3)评价实施机构应参照标准制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应包括所用评价方法、评价样本、访谈提纲、测评问卷、实施计划等内容。并应报送评价组织机构批准。

4)在实施评价前,由评价组织机构向选定的样本单位下达《评价通知书》。《评价通知书》中应当明确评价的目的、用途、要求、应提供的资料及对所提供资料应负的责任以及其他需在《评价通知书》中明确的事项。

5)根据标准设计评价的调研问卷,根据《评价工作方案》收集整理评价基础数据和基础资料。资料收集可以采取访谈、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专家现场观测、查阅有关资料和档案等形式进行。评价人员要对评价基础数据和基础资料进行认真检查、整理,确保评价基础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评价工作人员应对接触的资料内容履行保密义务。

6)对调研结果和基础数据核实无误后,可借助EXCELSPSSSAS 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然后根据本标准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实际选用的调研分析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7)统计分析完成后,评价工作组应按照规范的格式,撰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报告》,报告评价结果。

8)评价报告提出后,应反馈企业征求意见并作必要修改。

9)评价工作组修改完成评价报告后,经评价项目负责人签字,报送评价组织机构审核确认。

10)评价项目完成后,评价工作组要进行评价工作总结,将工作背景、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形成书面报告,报送评价组织机构。同时建立好评价工作档案。

除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之外,国内外许多安全文化的研究专家发明了很多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方法,例如,有文献提出测评企业安全文化要素包括:安全的相对重要程度、伤亡事故可预防程度、安全创造经济效益、安全融入企业管理的程度、安全主要决定于安全意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投入的认识、安全法规的作用、安全价值观形成的程度、管理层的负责程度、安全部门作用的认识、员工参与安全的程度、安全培训需求水平、企业各部门负责安全的程度、社区安全的影响、管理体系的作用、安全会议的需求、安全制度形成方式、安全制度执行一致性、调查的事故类型、安全检查的类型、受伤职工的关爱、业余安全管理、安全业绩的对待、设施满意度、安全业绩的掌握、安全业绩与人力资源、子公司与合同单位安全管理、安全组织的作用、安全部门的工作、总体安全期望值、应急能力32个方面。

测评时,通过召集企业代表性员工对设计的问题做当场回答并在电子打分器上打分,然后将各人的结果汇集到计算机中,根据设计的计算公式和编制的程序在计算机中很快把企业安全文化的测评结果计算出来;与此同时,还通过采取走访、座谈、实地考察和专题研讨等形式,对生产企业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而获得企业安全文化的量化评估结果。他还进行了有关研究认为,企业安全文化现状与企业安全管理状况具有一致性,安全管理水平较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质量也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企业安全文化的测量结果来衡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7641.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01:关联学科的相关方法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03:安全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功能
收藏 IP: 42.48.113.*|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1 1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