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A:关于中科院的文化底蕴
YC:看了一些评论,我有点理解德华老师了,确实不应该过度宣扬个人自由的思想,民族还是要有精神的,感谢您经常的叨唠。文化和文化底蕴并不完全一致,探讨一下中国大学、中科院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我的理解,文化底蕴是一个区域内具有辨识度的文化的集合,比如北大的人,具有北大的一些特质,清华也是,这就是文化底蕴的熏陶。而我的疑问就是,中科院有这样具有辨识度的文化底蕴吗?西南联大只有8年,也没有像样的校区,依然形成了文化底蕴,汪曾祺先生总结西南联大的文化底蕴,就是自由。文化底蕴可以是一种精神,而王老师文中写的那个精神,可以是中科院的文化底蕴,但现在中科院的人,具有这样的特质吗?
王德华:谢谢曾老师的理解,希望不是安慰我而故意这么说的。也许是太理想化,也许是我真的out了,科学家们对于科研经费的不择手段,对于教书育人的冷漠,有些悲观和心寒。这样的话,我们的国家还有希望吗?什么时候有您希望的蓝天白云呢?我们就这样下去吗?九斤老太?借您的话,发出自己的一点疑问。就是您问的:现在的学者,还有当年的那种精神吗?还有那种特质吗?答案不是现成的吗?
YC:不是的。虽然我们不能做到理念完全相同,但还是有共同靠近的理想。其实我写的在校园里慵懒地教书、带学生、做科研,就是我心中的理想,对科学院和大学的理想,大学和科学院本该就是我描写那种静好的场所,而人们已经不能理解静好,因为习惯了浮躁。有人跟我说,你写的是小资文化,而他们是革命文化,所以是鸡同鸭讲。
王德华:要是这样的话,那真要谢谢曾老师了。真的!我完全理解您说的那种环境、那种境界,我也向往那种环境,有能力做科研的,让他安心做科研;口才好、魅力好的,让他享受教书的快乐。师生同乐,教学相长,每个人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攀比,没有尔虞讹诈... 那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啊。
Part B:关于《你的Bressanone》
王德华:曾老师好,不敢给您多评论了,网络很容易误解的。我觉得您很多的生活体验是很真诚、很实际的,可您总是不肯认可,而是故意变换着去诉说。也许是文学手法,我不懂。但有一种隐约的感觉,就是刻意在隐藏和掩盖自己内心的那种声音。
YC:王老师,我斗胆讨论一下我们之间理念上的分歧。你的博文,观点非常清晰,而且占主流,所以我很清楚王老师的观念。而我的观点,我认为事实上应该主流,却是非主流。所以只好用文学的方法来表达。我持的观点其实一直很简单,就是要遵从职业精神。我们可以不喜欢科研、不喜欢老师这份责任,但我们既然处于这样的位置,就要遵循职业道德,做好我们该做的事。
我说我逐渐理解你的观点,民族需要一种精神,那也是因为我的年龄还可以接受,我们还可以接受“奉献”这样的词,而年轻人已经很难接受了。事实上我也认为不该让他们接受纯精神的教育,单靠精神而没有公平,那是长久不了的。说点悄悄话,我现在的工资也就xxxx元,如果我只完成xxxx元工资的工作,是达不到现在的状态的。所以说,我们都在奉献,而我不希望下一代人也总靠奉献来支撑。
王德华:您说的第一条,正是我呼吁的,也是当今最缺的,文一点叫“职业精神、敬业精神、职业操守、professional”。做,就做得专业一些。
第二条,我们不提倡只是奉献,只是埋头苦干,只是喊空口号,但我觉得该鼓劲的时候还是要鼓劲。奉献是必须的,家里、研究组、单位、社会,每个人都是索取怎么可以。青年人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向上的精神,阳光、微笑,而不是骂骂咧咧、萎靡不振、怨天尤人、不求进取,到头来得到了什么呢?看看那些毕业生,是肯干的结局好,还是散漫的结局好?社会不公,是现实,是很长时间解决不了的事情,年轻人能等50年,100年?自己奋斗,就要靠精神。
童安格,《一生中的第一》。
虽然我已不再贪图第一
可否让我轻声地告诉你
在别人还未拥有你以前
允许我悄悄地拥有你
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