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办公室交谈
读孔子广场入口处的《大学》碑文
在孔子铜像前合影
一起读孔子铜像说明
参观校园(所有照片皆博士生孟祥笑拍摄)
周日,动物科普专家赵序茅兄来访。赵兄是一位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我与他是在科学网上认识的。他的鸟类科普文章,只要看到,我篇篇都读。周日的相会,我们一起度过了近四个小时的时光。赵兄向我惠赠了大作《西域寻金雕》。这是一本有关鸟类的科普著作。交谈中,我获益很多,不能一一缕述。赵兄向我通报了近来的状况,未获授权,这里不作披露。只说说以我为主导的一些活动。
在办公室谈话后,我带他参观了学校的南半部。这是原北京广播学院的校区。2003年以后,”北院“合过来,2004年,学校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在北京来说,是一个中等偏小的大学。(北院原为煤炭部干部管理学院,后属中国矿业大学的一个分部)我先领赵兄参观了孔子广场。入口处是一块卧碑。上面所刻为《礼记·大学》篇的一段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这块石碑原来所刻为孔子铜像说明。那篇说明文字刻上后,全校哗然,校长要我重新写一篇。委托加工单位征求我的意见,我提出说明要放在孔子铜像脚下,放在入口处不便。文字太长也不合适。委托单位提出,石碑既已安放,不宜搬动。请我想办法。我提出选一段经典中的重要文字。最终我选了《礼记·大学》中的一段话,获得认可。选这段话,并不容易,考虑了几天。首先,这段话在《礼记》中与朱子所撰《四书集注》中的文字不完全相同。经慎重考虑,采用了《礼记》的文本。文字刻上前后,我亲自校对十遍以上,研究生王青同学协助完成。(我有博文《王青同学毕业了》记述这个优秀学生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7edda0100u9zd.html)
我与赵兄在孔子铜像前合影后,一起读了铜像的说明,内容如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主张“天下为公”,提出“大同”的社会理想。孔子的思想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不间断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孔子被后人尊为“大成至圣先师”。
赵兄读后认为,《说明》中,”不间断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提法很重要。真是慧眼识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