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责编丨迦溆
图片引自:https://predictionjunction.com
寨卡病毒是一种古老的病毒,最早于1947年分离自非洲乌干达寨卡森林,并因此得名。2007年以前,寨卡病毒感染引起的病例非常少见,症状也非常轻微,仅在非洲、亚洲等少数国家和地区有过报道。2007年以来,寨卡病毒先后在多个太平洋岛屿中暴发流行,并最终席卷美洲大陆,感染人数超过百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后可导致胎儿流产、新生儿小头畸形等严重疾病,仅2016年期间美洲地区小头畸形确诊病例超过两千,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和人口健康,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应Nature Review Microbiology杂志主编Ursula Hofer博士邀请,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研究团队联合泰山医学院史卫峰教授团队以及中山大学医学院等单位,对寨卡病毒的起源、进化和致病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系统阐述了寨卡病毒如何从一个无人知晓的普通病毒逐步演变为威胁全球的重大病原体,并对相关领域得到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相关论文日前以The evolution of Zika virus from Asia to the Americas(《寨卡病毒的进化:从亚洲到美洲》)为题在线发表于Nature Review Microbiology杂志【1】。
为应对寨卡病毒导致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国内外学者围绕寨卡病毒的结构功能、致病机制和疫苗药物研发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重要发现(寨卡病毒导致不良妊娠机制;秦成峰、许执恒合作组发现寨卡病毒传播新途径;中国科学家揭示蚊虫吸血传播寨卡病毒的策略;中国学者Science破解寨卡病毒感染导致小颅畸形的奥秘——专家点评;清华程功组Nature揭示寨卡病毒感染暴发机制——附专家点评;高福院士组与中农李向东组在Cell发文揭示寨卡病毒感染与睾丸损伤的相关性),极大地加深了对寨卡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认识,有力支撑了此次疫情的科学防控。
结合最近三年研究进展,秦成峰等人对寨卡病毒的基因组特征、蛋白功能、复制调控机制以及反向遗传学技术进展等进行了总结和概述。寨卡病毒prM蛋白中的单个氨基酸位点突变S139N可显著增强其对神经前体细胞的嗜性,进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小颅畸形;而NS1蛋白中的A982V突变不但增强了寨卡病毒从宿主到蚊虫媒介的传播能力,而且有助于逃避宿主的抗病毒天然免疫系统,这些适应性突变的出现共同赋予了寨卡病毒新的生物学特征。论文重点分析了决定寨卡病毒神经毒力和传播效能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及其作用机制,并着重分析了139、982以及2634等重要位点的时空多态性和遗传变异规律,将寨卡病毒亚洲家系流行株划分成不同基因型,从而明确了寨卡病毒在从亚洲向美洲地区传播的路线及关键时间节点。
图片引自:Liu, Z. Y., Shi, W. F., & Qin, C. F. (2019). The evolution of Zika virus from Asia to the Americas.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1.
该文还总结了可能影响寨卡病毒流行与致病的其它因素,如全球运输与交流的增多、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气候变化导致蚊虫媒介分布范围扩大等。同时呼吁加强基础研究,建立更加真实的动物模型,进一步揭示决定寨卡病毒独特传播途径的分子机制。文章最后指出,寨卡病毒东南亚早期分离株呈现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寨卡病毒的传播和扩散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媒介和野生动物中寨卡病毒的检测和监测,这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寨卡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本文第一作者刘忠钰博士目前已正式入职中山大学医学院,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研究员、泰山医学院史卫峰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9-018-0134-9
参考文献:
1、Liu, Z. Y., Shi, W. F., & Qin, C. F. (2019). The evolution of Zika virus from Asia to the America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