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高原由于其地理环境的极端性和特殊性,在史前人地关系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理解人类如何适应高海拔环境尤为重要。迄今为止,青藏高原上具有埋藏地层和可靠测年结果的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数量有限,且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在这些遗址中,仅有部分遗址在调查和试掘中出土了少量动植物遗存,但不足以系统阐释青藏高原史前狩猎采集人群生存策略。
近期,兰州大学张东菊副教授(通讯作者)和王建博士(第一作者)等基于青海湖盆地151遗址2014年考古发掘出土的下文化层动物骨骼材料,利用AMS 14C测年方法建立可靠的地层年代框架,通过系统的动物埋藏学和动物考古学分析,结合盆地内其他同时期遗址的已有研究成果,撰写了“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狩猎采集人群的生存策略研究”一文,对末次冰消期史前狩猎采集人群在高原上的生存策略进行了详细阐释。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版2020年3期。
图1 青海湖盆地末次冰消期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
右上角插图标出了尼阿底遗址(ND)和夏河人化石出土地(XH)
该研究表明,151遗址下文化层主要是由一个单独的火塘及其周围灰烬区域组成,其年代范围为15400~13100 cal a BP(“BP”:距公元1950年的时间)。这与青海湖盆地内其他末次冰消期的遗址在年代上相近,如江西沟1(JXG 1,14200~14920cal a BP)、黑马河1(HMH 1,12410~13440cal a BP)、湖东种羊场(HZYC,12877~13541cal a BP)等。151遗址下文化层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末次冰消期狩猎采集人群在高海拔地区活动的证据,也为研究史前狩猎采集人群在青藏高原的生存策略提供了重要材料。
图2 151遗址下文化层
151遗址下文化层动物骨骼遗存的动物埋藏学和动物考古学分析结果表明,151遗址末次冰消期的狩猎采集人群主要狩猎大型有蹄类动物(野牛和野马/野驴),并选择把猎物身体中营养价值较高的部位(上、中部肢骨、头部和躯干)搬运回遗址后,围绕火塘对猎物进行处理和消费。在猎物资源的消费上,古人类除了消费肉类资源外,还可能很注重对骨髓甚至骨骼油脂的利用,以适应高海拔环境中对高能量消耗的需求。通过与青海湖盆地内其他同时期遗址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盆地内普遍存在由单个或分散火塘遗迹构成遗址的现象,而且不同遗址的古人类狩猎不同体型的有蹄类动物。这说明该时期的狩猎采集人群在盆地内是小规模群体的短期活动,并采用对有蹄类动物的随机狩猎策略和高频率的迁徙策略以适应高能量需求和季节性显著的高原环境。
151遗址下文化层的生存模式,是末次盛冰期后小规模狩猎采集人群适应青藏高原环境的第一步,为全新世期狩猎采集人群广泛在高原上分布奠定了基础。因此,基于动物资源利用分析探讨青藏高原史前狩猎采集人群的生业模式,对深入理解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的扩散并逐步适应高海拔环境的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信息:[点击下方链接可阅读原文]
中文版:王建, 夏欢, 姚娟婷, 申旭科, 成婷, 王倩倩, 张东菊. 2020. 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狩猎采集人群的生存策略研究.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50(3): 380–39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30 0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