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寻芳草——周浙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浙昆

博文

我和科学网的七年之痒 精选

已有 24489 次阅读 2022-7-16 17:37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我和科学网的七年之痒

 

七年之痒是指彼此密切关系的双方厌倦了对方,彼此间都感到无聊乏味,到达一个倦怠期。2015年7月16日我在科学网发表了第一篇博文,到现在整整七年了。七年了我还在科学网有一搭没一搭地写着博文,算不上积极,也谈不上倦怠。科学网对我的博文来者不拒,每每加精,厚爱有加,似乎对我也没有倦怠。这篇小文其实就是利用七年之痒这个“梗”,回顾一下七年来我对科学网的感受。

隐约记得科学网在建立之初,似乎给我来过邮件,邀请我注册账号,发表博文。那个时候我俗务繁忙,对新媒体也一知半解,也就没有理会科学网的邀请。但是这并没有妨碍我认识和了解科学网,那个时候的科学网大牛云集,热闹非凡,是学术讨论争论的主战场,许多社会的热点也在科学网开展讨论。那个时候的科学网,是国内影响力比较大的网站之一。

2015年我授命担任“Plant Diversity”的主编,随即被告知要参加一个上岗培训,据说这是国家新闻总署对期刊负责人的一个硬性要求。培训班有一讲是关于新媒体和自媒体的作用与功能的,那是我第一次对新媒体和自媒体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新媒体和自媒体的重要性。也是恰巧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研究组在研究所组织的考核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0年我从昆明植物所去版纳园工作,建立了新的研究团队,研究组从零开始,四年间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拿到考核结果的时候,有一种把内心感受一吐为快的感觉。这个时候我刚好听了关于新媒体和自媒体的讲座,我想我何不去科学网注册一个账号,到哪里去表达心中的感受呢,于是我注册了科学网的账号,当晚上就写下了第一篇博文《收到收到课题组评审意见后的喃喃自语》(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727-905873.html)。博文发表后,很快我就发现博文被加精了,随即又被置顶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这篇博文的阅读量居然过万,不少网友还写下的评论(这篇博文到目前有25038的阅读人次),这让我认识到了的新媒体的力量。现在如今耳目下,媒体横流,信息爆炸,想要一万人来读你的文章,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一篇的博文的发表和广泛地被阅读,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威力”,意识到科学网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好平台,就试着在科学网发表博文,眼一晃,竟然已经七年。七年的时间我发表了97篇博文,有100多万人次访问过我的博文。

我为什么会在科学网上写博文,因为通过写作,使我有机会回顾的人生经历得,学术研究的成果通过博文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在写作过程其实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通过写博文,我的写作能力甚至得到了提升。

中国的50后,经历了社会巨大变革,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一列的政治运动,经历了上山下乡,参加了重新恢复的高考,经历了改革开放,亲眼见证了一个初步繁荣富强国家的建成。做为一系列重大事情的经历者,我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记录既往的写作冲动。在这个冲动之下,我写下了《晒晒四十年前的准考证》(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727-1057793.html),《我的猪倌生涯》(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727-1112081.html),《我的大学岁月(上)》(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727-1125251.html)和《我的大学岁月(下)—— 我与古生物学从偶遇到长相依的故事》(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727-1196169.html)。

我还利用科学网的平台,缅怀了师长和故友。《他本该采集更多的种子-悼念好友钟扬》,《那些不该被忘记的人和事》(缅怀恩师吴征镒院士),《他为植物学的研究燃尽芳华——悼念张明理教授》和《 悼念我的硕士生导师李浩敏研究员》。这些文章不仅寄托了我的哀思,更重要的是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平凡人的闪光之处。

当然我的博文更多的是和大家分享自己野外考察的工作、见闻和感受,介绍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写作过程中,特别是博文发表后和网友的互动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用通俗而富有文学色彩的言语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让学术走向大众、走向社会,是科技工作者的一种职责。有些同行和网友给我说,就是通过我的博文加深了对我们的研究工作的理解。和网友们分享美景和野外工作的经历,又让我获得到了一种“美不独享”的快乐。

科学网写博文还让我实现了一个宿愿。1992年到1993年我有过一次墨脱考察的经历,这次考察的经历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我一直想要把这段经历写下来,繁忙而紧张的工作,让我的想法一拖就20几年。2017年的元旦我在科学网发表了第一篇墨脱考察的博文《德阳沟纪行—墨脱考察追记之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727-1024695.html),之后有发表了进墨脱,从派区到背崩——墨脱考察追记之二(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727-1029829.html)想不到这两篇博文刊出后,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阅读次数分别达到了10000以上和7000多次。网友们纷纷留言,有一些网友的发言还补充了一些博文中的信息,比如根据网友pppoe201提供的信息,我知道在多雄拉山追记的空军驾驶员是邱光华,后来邱光华在汶川抗震救灾中牺牲了。让我想不到的是,有些我十分仰慕的专家学者通过这两个刊物也看到博文,对我给予了肯定和鼓励。网友和专家学者们的肯定和鼓励。更让我更想不到的是马克平先生让学生将我写的关于墨脱考察追记的博文都集中整理在了一起,其中有2篇博文在科学网上打不开了,马克平先生还专门写邮件向我索要,这就让我认识到有必要把这些博文整理成为小册子。让我意识到在知识爆炸、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仍然有读者和网友对28年前的这段考察的经历感兴趣,科学探索的精神仍然能够催人奋进。于是我利用疫情居家隔离的时间,补充了部分内容,完成了《墨脱植物考察追记》这本小书。这本书出版后也受到了好评和欢迎,出版社已经重印了这本小书,如果没有在科学网那些博文,肯定不会有这小书的发表。

我的博文大多被加精,有些被置顶,平均每篇博文都有4000到5000的访问次数。这些博文增进了同行对我的了解,在一些学术会议上,常常遇到一些我不认识的青年学者给说,周老师我读过你的博文(其实我更想听到的是,周老师我读过你的文章)。我也在博文中发表一些对人生,对国家发展的感受,偶尔也抒发一下个人内心世界的感受,科学网为我的这些需求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通过在科学网上发表博文,我还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和新同行。和科学网网友交流互动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过程。《晒晒四十年的准考证》有93条评论,不少网友有着和我同样的经历,一些年轻的网友感受到了老一辈的艰辛。我退休时写的博文《我的半场总结》有18258次的阅读,77个推荐和64条的评论,网友们的点赞和评论给以了我极大的鼓励,我自己从中得到了倾述和分享的快乐。许多网友素昧平生,我却使用了他们提供的信息的和诗作。在《墨脱植物考察追记》中,我使用了李颖业老师留着评论区的诗作(最近很少看到李老师的诗作了)。在一个会议上我遇到了苏德辰老师,之前我们未曾谋面,仅在科学网上有互动。我经常浏览苏老师的博文,苏老师也给我的博文点赞。科学网上互动经历让我和苏老师一见如故。

我喜欢在科学网发表博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这里发表文章毫无压力,我的有些博文,稍加修改就可以变成一篇期刊的论文,例如《盘点云南植物的家底—— 写在COP15即将在昆明召开之际》稍加修改以后就发表在《自然杂志》,但我还是更享受这种无拘无束的写作。还有一点就是科学网从来不催稿,有话说就写几句,无话说也不必露面,很喜欢这种毫无压力的自由写作。我把博文发在科学网的另一个原因是科学网的网友兴趣爱好更为接近一些吧。

科学网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不少网友学术造诣深厚,文学修养极高,不少网友在科学网发表的小说、散文和诗作可读性极强,阅读他们的博文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有些网友系统地介绍专业知识,让我获益匪浅。有些网友正能量满满,常常向年轻学者传授人生经验,鼓励年轻学者奋发向前,我常常把这些博文转给我的学生们。我常常浏览科学网,是科学网的粉丝。

我口拙笔涩,写不出华丽的辞藻和美丽的诗篇,只想用心,用真诚写出对生活感受,讲好自己的学术故事和网友分享野外工作的见闻和学术研究的艰辛与快乐,享受写作的快乐。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727-1347527.html

上一篇:刺尖上的奥秘
下一篇:读吴征镒院士自序有感(一封写给先生的邮件)
收藏 IP: 222.172.157.*| 热度|

47 宁利中 杨正瓴 朱朝东 李毅伟 王启云 郑强 王恪铭 杨顺华 苏德辰 张士宏 杨洋 李陶 彭振华 李东风 刘立 姚小鸥 史晓雷 许培扬 吕厚远 黄河宁 范振英 刘欣 武夷山 冯培忠 晏成和 汪育才 秦四清 刘敏 徐绍辉 刁承泰 王涛 刘良桂 吕建华 郑永军 孙颉 丁凡 彭真明 王德华 冯大诚 杨顺楷 王福明 张晓良 史仍飞 何应林 周忠浩 理文编辑 齐彦收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