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性选择:高房价的“群众基础”

已有 2602 次阅读 2011-4-2 21:4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房价, 性选择, 群众基础

在一派民怨沸腾中,各地的房价调控措施陆续出台。许多城市的基调还是涨,只有北京要稳中有降,但基调是稳,而不是降。这个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的。

中国的房价为什么就这么高?说法很多,人都不傻,体制和制度上的原因大家都清楚,不用我罗嗦。这里表达大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群众基础”。

祖孙三代为了一套房子省吃俭用,不是因为真的没地方住,而是为了娶媳妇。有几十万甚至百万,还愁租不到房子住?租的房子能住,但不能用来娶媳妇,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普通劳动者娶媳妇不是必须有房子,房价肯定不会这么高。如果没有这样的“刚性需求”,那些炒房子的还能有市场?炒得再高,也必然会像当年荷兰的郁金香,或像当年的君子兰,必然会有大批的人因为炒房子而倾家荡产。

中国人对房产的重视,有历史的原因。一个高密度农耕文明历史的社会,必然对田产地产很重视,这样的历史必然强化房子在性选择中的作用。即使城镇居民平均都有房子,那些拥有多处房产的家伙仍然在性选择中占有优势。西方人有钱可能买飞机买游艇,而中国人的首选仍是房子。有的人占有多处房产是为了增值,有的不是,而是作为财富保存着。

中国的房产,就像孔雀的大尾巴,就像园丁鸟的别墅,是雄性获得交配机会不可或缺的资源。一个性选择的标准,一般不会随着时间而退化,只会进化,进化,进化!这样的进化,必然是夸张,必然是残疾,必然是普遍的审美标准。

其实,这样的审美标准也不是住房商品化之后才出现的。即使在三代贫农光荣的年代,三间或四间大瓦房也是一个硬性指标,这个指标也经常让两代人负债累累。福利分房的年代,这个指标被淡化了,那是政策的强制,有钱也买不到房子。商品化之后,资本开始发挥主导作用之后,这个指标开始逐渐夸张,夸张的结果是,收入远远没有接轨,而房价则提前接轨啦。

如果没有强制的政策,房价能升到多高?这可不好说,大概,如果多数城市居民家庭祖孙三代勒紧腰带也不可能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到那时才可说房价见顶。在动物界,如果一个基于性选择的审美标准到了严重残疾的程度,进化的夸张过程就自然受到抑制。如果把房价看作性选择过程中的审美标准,当这个标准普遍导致严重的残疾--譬如营养不良衣衫褴褛,就说明进化到了尽头。目前的房价,离这样的标准可能还有一些差距,这是维持房价继续上涨的群众基础。

本文不是为政府和开发商开脱责任,仅仅叙述问题的一个方面,请不要误会。您可能觉得我过度渲染了群众基础(文化力量),但请想想,如果美国的平均收入和房价达到如此悬殊的比例,还会有那么多人一心想着买房子?没有这样的力量,光靠政府和开发商就能把房价推得这么高?

我喜欢从进化和性选择的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本文描述的,也是上一篇文化本能的继续。
----------------
看了新闻随便写一点,突然想起前面曾写过这个题目:中国的房价与性选择,大同小异,就算重发一次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4394-429164.html

上一篇:文化与进化:文化本能
下一篇:将性选择进行到底
收藏 IP: 124.201.15.*| 热度|

7 侯成亚 李学宽 袁贤讯 杨月琴 杨华磊 hangzhou zzjtcm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