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永利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yongli800

博文

基金申请“惊险”事----不完美更有效率 精选

已有 8872 次阅读 2011-2-18 08:39 |个人分类:科海求索|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基金申请, 工作效率, 完美

      又是各种基金申请的季节,每个课题组可能都在为明年的生计而忙碌。写基金申请书的时候,多数人都喜欢一直修改到最后一刻,在截止日期的时候再提交,只要还没到期限,就一直将自己锁定在这件事情上。在这里给大家说几件我们课题组几年前申请基金的“惊险”事。

      我们领导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每做一件事必须要等到最后一刻才肯罢休,在基金申请上自然也不例外。课题组对于每个大项目的申请都有一个申请书撰写链,一般是执笔者(撰写)--领导(修改)--执笔者(修改、打印)--秘书(装订、盖章、送标书),就像是食物链里最后一个总是最倒霉的一样,申请书撰写链里的最后一个也总是承受压力最大的一个,压力的大小取决于留给自己的时间有多少。

      记得三年前申请一个大项目,本来我提前几天就写完交给领导了,并再三和领导强调,这次一定提前一点完成,因为你不是撰写链里的最后一环,结果领导直到最后一天才开始修改,于是负责不同部分的一干人等都不得不加班,连复印社的工作人员也被半夜叫来,等将申请书装订成册已是凌晨三点半了,幸亏学校和省科委已事先将盖章页盖章了,所以负责进京送申请书的老师赶紧回家换了一件衣服就直奔机场赶最早班飞机进京了,因为当天就是截止的最后期限。其他人也不敢马上休息,直到上午九点多,负责送申请书的老师从北京打来电话告知申请书已顺利送达,大家的心才算放下了。

      还有一次申请国家项目,是邮寄申请书,截止日期是以当日邮戳为准。一般邮局五点半下班,可是就快到时间了,领导还没有改完,他说他记得在人民广场附近有个邮局是八点半下班。晚七点多终于到达那家邮局,结果工作人员毫不犹豫在邮件上盖了第二天的邮戳,并一再强调虽然是八点半才下班,但五点半以后送来的邮件当天不能寄走,为了不影响邮局信誉,只能盖第二天的章。眼看一番心血就要泡汤了,于是不得不动用所有可能的人力资源,终于找到邮局领导给盖了当天的邮戳。

      最惊险的一次当属申请支撑计划那次,也是在最后一天才修改完,为了能够在当天下班前把申请书送到,必须派一个人赶中午的飞机进京,眼看到了必须去机场的时间了,申请书还剩下装订、盖章等程序没有完成,于是领导让那个负责送申请书的学生先去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后别过安检,等申请书送到后再安检、登机。这边,秘书赶紧将装订好的申请书拿到科技厅去盖章,自己单位的签字、盖章都是在去科技厅的路上完成的,由于车走的飞快,还得翻找盖章页,秘书晕车晕得七荤八素的。终于到了科技厅,偏赶上管章的人她姥姥去世了,人不在,等挖地三尺,终于将人找到,盖上章,并将申请书送到机场的时候,机场的喇叭里已经喊了那个同学的名字好几遍了,可怜的该同学等申请书等得眼睛都绿了,赶紧接过申请书,绝尘而去。下午四点多接到该同学电话,终于赶在下班前把申请书送到了。真是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呀!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多了,对心脏功能绝对是一个绝好的锻炼,当然也可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追求完美”无疑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在很多情况下会对事情的结果发生很大影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细节决定成败”。但是当你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就要以全盘视野来考虑工作的安排,才能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工作者,就像日本Google名誉会长村上宪郎所说:“见树的同时,更要见森林”,如果因为追求某一件事的过度完美,而令很多想做或应该做的事情因没有时间和精力而胎死腹中,也无疑是一件无比遗憾的事情,而且在最后的关头,一切必然要在比较匆忙的时间内完成,又怎么可能做得完美呢?所以有时候不妨不完美一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对您的事业和家庭都会有所裨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239-413997.html

上一篇:解决暖气漏水的绝佳方法--聪明的水暖工
下一篇:感慨于一位海归老先生的拳拳爱国心
收藏 IP: 222.168.37.*| 热度|

19 郭向云 孙学军 马峥 戴力扬 唐常杰 梁建华 陈永金 侯成亚 李毅伟 罗帆 王永林 唐小卿 陈海萍 曾新林 佟冬 武夷山 许洪光 徐迎晓 杨连新

发表评论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