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绕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xgwzu 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

博文

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衔尾蛇”分子

已有 7632 次阅读 2011-12-28 22:2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衔尾蛇Ouroboros,又称咬尾蛇),是一个自古代流传至今的符号,大致形象为一条(或)正在吞食自己的尾巴,结果形成一个圆环或如阿拉伯数字“8”的形状,义为“自我吞食者”(Self-devourer)(图1)。这个符号还代表“无限大”、“循环”等象征意义。

(图1)

    柏拉图则形容“衔尾蛇”为一头处于自我吞食状态的宇宙始祖生物,它是不死之身,并拥有完美的生物结构。(参见:柏拉图《Timaeus》,第33页)

    有机化学家凯库勒曾因梦到一枚“衔尾蛇”形态的圆环,触发他在苯分子结构探索工程中的灵感(图2)。(参见:《大英简明百科:凯库勒》)

    最近,美国拉由拉市Scripps研究所(SRI)的化学家Julius Rebek, Jr.和Fabien Durola人工合成了一种“衔尾蛇”分子,这是一类新型的分子,被命名为“ouroborand”(图3)。这种分子可以看作是一种分子机器,具有一个内置的开关,它可以调节至“笼(cavity)”的距离,从而起到一个纳米容器的作用。

 (图3 分别表示“咬合”、“松口”两种状态)

    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化学刊物Angewandte Chemie上(参见:Angew. Chem. Int. Ed. ; DOI: 10.1002/anie.20090675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206-523086.html

上一篇:DNA缺失—性—智慧
下一篇:一种新颖的五螺圈结的分子
收藏 IP: 60.181.187.*| 热度|

3 刘桂锋 唐常杰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