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变化永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hua 世间唯变化永恒,以开朗的心简洁地生活...

博文

20141126 企业智能研究日志:工厂制度的诞生

已有 4270 次阅读 2014-11-26 10:00 |个人分类:企业智能研究联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工厂制度的诞生

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经济大革命,将世界带入了工业时代,这场大变革就是工业革命。这场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然后在欧洲其他国家北美扩散开来。

所谓工业革命,简单的说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厂制度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过程。工业革命不但促进了社会生产飞跃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变革。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最初是从棉纺织业的机器发明和使用开始的。当时,纺纱织布在英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最开始它只是一种农村家庭手工业。一般是女人纺线,男人织布,主要在自家茅屋操作。一次纺一根纱,织布的方法也很原始,织布用的梭子要用手从一端掷到另一端。织出的布幅面窄,质量也不高。

1764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纺纱机,用他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纺纱机。珍妮机最初可纺8根纱线,后来经过改良,每次能纺出80甚至更多的纱线,大大提高了功效。

1769阿克莱特(1732-1792)制造了水力纺纱机,用水轮机推动。这种机器纺出的纱线坚韧而结实,克服了珍妮机的不足。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比郡的克隆福德建立了英国第一座水力纺纱厂,后来他又陆续投资开办新厂。到1792年去世之前,共拥有6工厂。人们从阿克莱特那儿学到了成功办厂的经验。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纺纱厂在英格兰西北部地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工厂制度的诞生,吹响了工业时代的号角,从此,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诞生了,阿克莱特被后人誉为近代工厂制度之父

---摘录自 CCTV10《世界历史》第39集 英国工业革命

 

相关链接:中国工厂制度的诞生及发展

16 世纪后半期至 1840 年鸦片战争的近三个世纪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由于中国封建经济结构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坚固和极强的韧性, 依靠其内部生长起来的软弱的资本主义萌芽, 根本无法形成突破旧生产关系的力量。如果没有外力的推动, 中国仍将在旧有的经济轨道上继续运行下去, 在相当长期内不可能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鸦片战争后, 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结束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漫长的萌芽时期, 使之转入较迅速的发展和扩大的历史新时期。特别是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 英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的渗透和冲击, 打开了中国工业品的市场, 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分解, 从而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清政府官办和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的近代企业相继诞生。中国像大多数后发展国家一样, 以机械化大规模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并不是自发地能动地在传统社会内部完成的,而是在外来因素的作用与冲击下移植产生的。在中国移植西方近代工厂制度的过程中, 外国资本早期在华设立的近代工业企业, 对中国近代工厂制度的建立起了示范性作用。它们将西方的工厂制度传入中国, 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制度安排的先行, 并对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建立, 客观上起着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外国最早的工业投资是围绕着进出口贸易进行的, 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 可以说, 它们是中国最早使用机械和动力的真正近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尽管列强在甲午战争前尚未取得在中国设厂制造的权利, 但到 1894年各国在华相继建立的工厂已超过 100 家。单就外资在华企业的建立而言, 也可以说, 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由许涤新、吴承明率先提出的外国在华资本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观点, 现在已为多数经济学者所采纳。但这些企业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价值, 更主要的还在于移入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和工业组织制度, 而不是资本的输入本身。


摘录来源:刘佛丁 王玉茹“中国近代工厂制度的产生及其产权运作的特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12月 第9卷第4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0919-846392.html

上一篇:2014112402工业4.0驱动人类第4次社会大分工
下一篇:20141128企业智能研究日志: 感谢CUIT物流学院
收藏 IP: 110.184.147.*| 热度|

1 孙友甫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