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变化永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hua 世间唯变化永恒,以开朗的心简洁地生活...

博文

对认知心理学的第一印象

已有 3322 次阅读 2011-5-3 19:01 |个人分类:随便想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认知心理学, 傅小兰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和认知心理学亲密接触,在走进这个门之前,我想我需要先把我对它的最初印象留下来,然后若干年后,等我再回头,就知道自己究竟发生了哪些改变...
  
   现在,我正站在认知心理学城堡外向里张望,我是顺着心理学原理这条大道,然后再经由个性心理学胡同,再钻进心理测量小巷后来到这里的。站在认知心理学城堡前,我很好奇,因为我觉得它应该是解决信息甄别问题的必由之路....
   
   虽然我还不知道怎么进入这个城堡...但打心眼里我还是感谢我的好朋友(我的老公和成都书市)的帮忙,让我能找到这个西式城堡....
   
   我在城堡外来回的逛.......功夫不负有心人....运气很好,呵呵...终于找到了一扇窗户(读书笔记(1)提到的认知心理学基础第7版),窗户是很典型的西式风格,蓝色的纱帘,感觉很美...呵呵,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开着...但有点遗憾,窗户很高,需要跳起来才能看到里面,我努力跳了跳,只看到窗户里面站在最外面的两个人....
 
    站在前面的是王垒,我听到他在谈论关于工作压力的问题,还有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心理测量问题...呵呵,我暗自窃喜....好像找对了地方 ...
    后面站着的是傅小兰,她正在谈论认知心理学的历史,其间,她谈论到她的课题组网站,看得出,她在这里和他们一道工作,很快乐...我正认真听着他们谈话,突然,头被什么东西轻轻砸了一下,我低下头一看,是朵花....这朵花(百度文库里的一则名为"人的数据理解"的PPT),很明显,这朵花的主人应该是傅小兰,可能是她工作地太专注了,以至于自己的东西掉下来都全然不知,我捡起了这朵花,仔细端详它,它不漂亮(PPT不美观,但还大方),而且有很多刺(感觉内容并不通俗易懂,这和我的期望有点反差,因为在我看来,研究认知心理学的人应该很注重人的认知特点,知道什么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认知形式,但这里并没有明显体现),不过,它有种特殊的香味(数据挖掘),这是我喜欢的味道,我把这朵花小心地插进了自己的手袋...然后,继续前进....
 
    过了一会了....我来到了一个花圃前(傅小兰的课题组网站),里面有好多人,都在侍弄自己喜欢的花.... 我又看到傅小兰...我主动给她打招呼(E-mail),但她好像比较忙...呵呵,没关系,我继续前行...
   
    突然,我觉得自己肚子有点饿了,该吃东西了,我拿出了自己的背包....
    背包里有我自己做的蛋糕,呵呵,第一次做,不知道好不好吃,现在跟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在我现在看来,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认知问题不仅是心理学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而且也是现代科技普及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瓶颈问题。
    那什么是认知心理学?所谓认知心理学,它应该是研究人的认知基本过程、主要特点以及人的认知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它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心理学,它把研究的视角进一步拓宽,不仅关注人自然的认知,还关注给予人的认知不同环境刺激后的反应,其现阶段的目标是尝试创造一种符合人认知特点和规律的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人的认知能力的环境(现代信息系统环境)。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要实现这种研究目标,可以尝试使用钟义信先生提出的信息科学方法论,但又必须给予改良、并具体化,具体应该怎么做?
   首先,仍然应该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研究人的认知,首先把人的认知系统看作一个黑箱,然后从研究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之间发生的差异入手,研究人自然认知系统所应该具备的功能,然后尝试采用计算机系统的方式采用不同的物质和能量手段来尝试实现这种信息功能,然后将其输出作为人自然认知系统的输入,再将人自然认知系统的输出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输入,当适应一种认知系统类型后,再反复变换多种自然认知系统类型,使得计算机系统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能适应更多的自然认知系统....
  其次,记录整个认知能力的变化过程,挖掘其认知变化的基本规律,然后反作用于人的自然认知系统,进一步提升人自然认知系统能力。其中记录的过程是个难点,谁来记录,怎么记录,需要记录什么?都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
  还有什么....
  哎呀!我的肚子好饿,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吃下去填饱肚子,然后再继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0919-440017.html

上一篇:死后请帮我变棵树...
下一篇:自得其乐
收藏 IP: 222.18.127.*| 热度|

6 刘洋 刘立 许培扬 张树风 张伟 罗帆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