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外线射到冰上会怎么样?
曾纪晴
晚上吃葡萄时,儿子问:“为什么有些葡萄是红色的,有些葡萄是绿色的,而有些则是紫色的,还有的是黑色的呢?”
由于以前儿子问过许多树叶颜色的问题,因此这个问题与此类似,还算不难理解。不过至于黑葡萄的问题,我告诉他这是由于这个葡萄的皮中含有某种黑色素造成的,这不同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
儿子一旦开始提问,他经常是连珠炮似的会连续问许多问题。果然,这次他又继续发问了:
“爸爸,为什么水是透明的,而大海却是蓝色的呢?”
这个问题许多孩子都会问的,我的孩子也开始问了。由于以前跟他讲过光的折射、反射和散射的问题,这次我想更深入一点。于是我问他:
“你知道光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吗?”
“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就像彩虹的七种颜色。”儿子很快回答。
“对了。你知道吗,光其实一种电磁波,它是像波浪一样的。”我说着,就去书房拿纸和笔。
“就像大海里的波浪一样啊?”儿子若有所思。
“是的。我画给你看。”于是我就在纸上画起波浪来。画了波长长的代表红光,波长短的代表紫光和蓝光,并把波峰之间以及波谷之间连成一个线段。“这就是波,你看这就是波长。”
小家伙认真地看着、听着。
“你看看哪个波长更长,哪个波长更短?”我指着刚才画的波浪对儿子说。
“红光的波长更长,紫光和蓝光的波长更短。”儿子回答。
“是啊,你看,从红光到紫光,波长是从长慢慢变短。红光的波长最长,紫光的波长最短。”说完,为了能让儿子更形象更直观地理解,我开始在客厅里走S形。“我走的S形就代表波浪啊。你看看,波长越长的话,我走的S形就越长,而波长越短,我走的S 形就越短。”就这样,我用这个办法演示我如何绕过茶几或进入房间,以及碰到茶几或进不了房间,让他明白波长的长短对于能否绕过障碍物是有关系的。
儿子似乎明白了。于是我继续问:“你知道海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水分子!”儿子很快回答道。其实海水的成分实在是太复杂了,但我没有立即纠正他。
“那么你想想,当阳光照射到大海里面的时候,不同波长的光碰到水分子会怎么样?”
儿子略有迟疑,似乎在思考。于是我再问:“波长长的红光能否绕过水分子?”
“是否红光可以绕过水分子,紫光就绕不过去?”儿子反过来问我。
“是的。红橙黄这些颜色的波长较长,所以就可以绕过水分子,射到大海深处,而青蓝紫这些颜色的波长较短,就不能绕过水分子,碰到水分子就会发生反射和散射,蓝色的光从大海里面发射回来,所以大海看起来就是蓝色的了。”我自以为是地解释着。
但儿子却问道:“那么绿色的光呢?它射到大海里面去了还是反射回来了?”
是啊,绿色的光……我支吾起来。
更糟糕地,儿子还继续问到:“那大海为什么是蓝色而不是紫色的呢?”
是啊,如果按照我刚才讲的原理,波长比蓝光更短的紫光才更容易反射回来啊,大海就该是紫色的吧。但是大海却是蓝色的而不是紫色的,为什么呢?我情急之下,信口开河道:“是因为紫色的光被海水吸收了。”
话刚出口,我就觉得似乎不妥,怎么可以信口开河呢。于是立即更正:“这个爸爸也不知道,可能不是因为紫光被大海吸收。”因为我想,既然紫光能被大海吸收,为什么同属短波长的蓝光却不被吸收呢?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幸好有互联网,趁孩子去洗澡,我赶紧检索。
原来,网上说的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对紫色没有蓝色和绿色敏感的缘故。不过,这个理由我也还没有时间进一步确认。
不过,儿子似乎又关心起别的问题了,问道:“爸爸,有没有比红光波长更长的光和比紫光波长更短的光呢?”
我说:“有啊,比红光波长更长的光叫红外光,也叫红外线。比紫光波长更短的光叫紫外光,也叫紫外线。不过,我们都看不见它们,我们只能看见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的光,这些光叫可见光。”
儿子问:“那红外线和紫外线是什么样的呢?”
我说:“红外线啊,就是……你知道很热的东西吧,我们感觉到热的东西,它就是红外线让我们感到热。”
没等我说完,小家伙就问:“爸爸,紫外线是不是冷的呢?”
我从来没有听过有人问这个问题,自己也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只觉得一阵想发笑的感觉,但我忍住没有笑出声来。继续给他解释:“红外线照到我们皮肤上,我们会感到热。紫外线照射到我们皮肤上,我们虽然不会感到热,但我们的皮肤却可能被灼伤。”
“爸爸,如果用紫外线照射到冰上,会怎么样呢?”儿子的问话让刚才强忍住没有笑出声来的我又一次要忍不住发笑了!真的,我绝对不是想嘲笑他的无知和幼稚的问题,而是真的觉得想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简直太绝的!
面对如此好问的儿子,显得幼稚可笑的反而是作为父亲的我啊。我自以为读了一点书,就可以帮助儿子解答各种疑问,其实啊,很多问题我以前是想都没有想过的。看来,我得趁孩子目前好奇心强,喜欢问问题的时候,从各种常识开始,好好地补充自己的知识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4: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