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rmonism

博文

科技评价体系:评价什么、如何评价?

已有 6843 次阅读 2020-12-21 19:1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近年来,科技评价问题广受关注,原因就是大家认为现在太重视SCI文章数量和点数了。显然,大家普遍认为现在的科技评价体系出了问题。

    但是,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科技评价呢?如要建立什么样的科技评价体系?现在大家只知道要“破五唯”,但破了还需要立才行。但似乎很少见到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的讨论。

   在此我提几个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讨论。

一、科技评价体系需要评价哪些内容?

    现在科技评价体系往往考核的是“ SCI论文数量”与“点数”、拿到的“项目级别“与“金额大小”、“专利的级别与数量”。这样考核的好处是,只要会数数的人都可以对一个科研人员进行考核,简化了考核。这种考核隐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论文、项目和专利可以代表一个科研人员的真实水平和贡献。当然,一般情况下确实是如此,但如果绝对化了,也会出问题,因为也确实存在许多反例。不说SCI论文和专利也有水货、假货,就说项目吧,就存在圈子、关系等问题,大牛专家赢者通吃,拿了大项目并非是科学能力大的表现,而往往是非科学能力强的体现。

    如何破解这评价体系的问题呢?  我认为首先就应该搞清楚科技评价应该评价哪些内容。评价内容都错了,怎么评价都会出问题。

    我认为科技评价应该评价的内容有3个:

  1. 研究工作的创新性

    创新性是学术水平的体现。

  2. 研究工作的意义

    研究工作的意义主要包含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

  3. 工作量

    工作量是研究工作难易程度的体现,劳动量大小的体现。

二、创新性如何评价?

    创新性评价是科技评价的灵魂。但在这方面的评价体系却非常稀缺。我认为,应该对每一项研究进行创新性评价,对创新性进行评级:

1级:原始创新:研究了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新问题、新现象,提出了新的科学理论或新的科学概念,作出了新的发现、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2级:在他人1级原始创新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扩展了研究内容,或采用了新的技术手段,得到了新的结果

3级:在他人2级创新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扩展了研究内容,或采用了新的技术手段,得到了新的结果

4级:重复他人的研究,采用了新技术或新手段

5级:重复他人的研究,没有采用新技术或新手段

       可见,大部分的科研工作都是2、3级的创新工作,甚至由很多是4、5级的工作。每个学科可以根据各自学科的具体研究领域,进行划分,完全可以对每个研究工作进行详细的创新性评价。

三、如何科学合理地对科研人员进行评价?

    我认为除了以上3个内容之外,还应该结合成果产出、经费投入以及任职状态。

    因此,对于科研人员的科技评价就应该有如下的量化指标:

    科技人员的科技评价指数(SI)=科研工作的创新性(I)X研究工作的意义(M)X工作量(W)X难度系数(D)科研产出(P)/(项目经费(F)X职称(T))

       SI=I M W D P/(F T)

    大家可以讨论对这些指标进行合理赋分。比如,1级创新20分,2级创新10分,3级创新5分,4级创新2分,5级创新0分。研究意义也可以进行分类和分级。研究意义=科学意义+应用价值。比如,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也可以分成5个等级,每个等级进行定义并赋分。工作量就是考察研究工作的用工量,主要是指个人的工作时长。聘用他人用工的情况可以在研究经费中体现,不作为科技人员工作量。工作的难度系数包括研究采用的技术手段获取的难易程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的评估。科研产出包括论文、专利、产品等,每项产出都须接受研究创新、意义....等评价,因此只具有数量的意义,用p(i)表示各项产出。研究项目的经费不作为考核业绩,相反应该作为衡量经费使用效率的依据。此外,职称越高所占有的科研资源越多,因此职称也应该进行均衡考虑,比如正高级职称赋分5,副高职称赋分4,中级赋分3,初级赋分2。

      SI=IMWDP(i)/(FT)

     如果是团队的研究工作,那么就把职称部分去掉:

     SI=IMWDP(i)/F


    一个初步的想法,欢迎大家讨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021-1263531.html

上一篇:科技评价的悖论:一流原始创新工作由二流人员来评价
下一篇:叶公好龙的“杨正瓴”们
收藏 IP: 124.42.240.*| 热度|

10 武夷山 尤明庆 高友鹤 杨正瓴 曾杰 王兴 汤茂林 李学宽 钟定胜 郁志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