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远行的骆驼 研究方向:药物化学

博文

做科研要“挑肥拣瘦” 精选

已有 6010 次阅读 2010-6-11 08:29 |个人分类:观点评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国家采矿和私人采矿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私人采矿肯定会“挑肥拣瘦”,边角料的资源开发成本太高,一律舍去。这种行为给国家的矿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其边角料的再次开发成本急剧升高。

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宣战,在太平洋岛上损失惨重,日本军人躲在岛上的暗堡里射击,使得美国登陆士兵死亡过半。后来采取了蛙跳策略,对一些岛屿采取围而不打的政策,这种挑肥拣瘦的战略为美国迅速攻占日本本土的战略目的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加速了日本政府的灭亡。

在科研上,有时候也得挑肥拣瘦,可以为自己在某个领域的拓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挑肥拣瘦的标准有两个:1,选择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方向快速拓展;2,同样价值情况下,选择自己最容易实现的方向快速拓展。

如今,竞争已经是非常激烈的,尤其是生物和材料领域,一些好的思想出来以后,会有许多人跟进。自己的成果出来后,不发表是不切实际的,否则大有别人一日就领先的可能性。很多人肯定碰到过自己的东西在撰写中忽然发现已经有了非常类似论文的发表,非常沮丧。发表,也是问题。你的优势要想继续保持,就得挑肥拣瘦,不能在局部领域继续完美的故事,这样肯定会他人做嫁衣裳。

挑肥拣瘦,说来容易,其实也难。如何评价有价值?如何评价难易程度?这与个人的科学修养大有关系。同时,也与自己所在国家学科的发展大有关系。有了强大的技术后备支持和人才队伍,难的也易;没有,则易的也难。如今仪器和检测等技术服务在很多时候会决定一些课题的进度,美国的科学技术强盛不仅与课题组PI有关,与后备的服务也大有关系。如此,他们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挑肥拣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231-334276.html

上一篇:银行送我100美元
下一篇:老外也玩这一套
收藏 IP: .*| 热度|

5 刘钢 吕喆 孔晓飞 郭桅 郑永军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