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显(1368~1398),福建建阳人,明洪武十八年状元,时年十七岁。不知是否因为太过年轻,人们对这位少年状元看来有点看低,有记载就认为他的高中纯属偶然。据说,明洪武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殿试前夕,梦见宫中有一巨大的钉子钉缀着几缕白丝。几日后,朱元璋审阅考卷,突然发现一赴试者名叫“丁显”,这姓名恰与梦中那巨大的钉子相符。尽管丁显的考绩平平,朱元璋仍大笔一挥,点了丁显的头名状元。
清光绪三十年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直隶考生刘春霖在殿试中名列第十,考生朱汝珍名居第一。但因慈禧太后忌恨珍妃而见“珍”不乐,刘春霖之名有“春雨降临”之意,当时正值大旱,举国上下求雨心切,慈禧太后便大笔一圈,使刘春霖成了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刘春霖状元及第后不久被派往日本留学,辛亥革命后一度隐居家中不参与政事。“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派人以溥仪名义邀请他担任教育部长,刘春霖表示:“君非昔日之君,臣非昔日之臣”,断然予以拒绝。日寇侵占北平后,汉奸组织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以同科进士身份拉拢他担任北平市长,也被刘春霖当面痛斥。1944年刘春霖因心脏病猝发辞世,时年73岁。
因为“名字偶然合乎君主心意而高中状元”的,还有顺治十六年的徐文元,乾隆五十四年的胡长龄,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的王寿彭等。当然,因为名字而失掉本该到手的的功名的,也不在少数。
大明永乐二十一年秋闱的孙日恭(日恭为暴,仁君不取),同治七年的王国钧(亡国之君,非祥瑞之兆,不取),光绪三十年的朱汝珍(朱、珍二字老佛爷不喜欢,屈居第二),其中最惨的要数湖北武昌的范鸣琼了。
清道光年间,湖北武昌的范鸣琼,殿试已列一甲前十名,唱名时,北音读“范”为“万”,读“琼”为“穷”,高唱范鸣琼为“万民穷”,道光蹙眉,谕将此卷移置三甲,乃点中书。当降甲时,道光曰:四海困穷,天禄允终。他就只好名落孙山了,亏得后来学乖了,改名字叫范鸣和才重新考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