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DT

博文

我错了-《别让你的研究生害了你》后续

已有 5151 次阅读 2009-12-10 11:37 |个人分类:学术科研|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论文

上个月我发了一篇博文《别让你的研究生害了你》,引起不少讨论。有人认为这个题目对学生不公,应该改题目。现在我承认我错了,我要向大家认错,应该把题目改成 《某些教授们不要再害人误几了》。

我原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这个作者跟我远日无怨,今日无仇,我压根儿不认识他。要是作者根据审稿着的意见,认真修改一下,也许真做出点儿什么东西来也未可知。曾经有读者留言建议我留意他们会不会改投其他刊物。真是冤家路窄,其实是因为科研的圈子实在太小了,结果我真地又见到了这篇文章了。这篇文章已经发在另一Elsevier 的期刊B上了。就是说,当我们在审稿的时候,这篇文章的95%雷同的另一版本已经在Elsevier Journal录用了。即使文章本身没有问题,这个一稿两投,或者类似文章多处发表也是一件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现在我也大概明白这位年轻正教授是如何高产发表上百篇文章的了。

在我写前一篇博文的时候,我曾怀疑是不是研究生未经教授允许擅自投稿的。原因是我不愿相信国内年轻正教授会犯如此低级错误,写如此质量低劣的文章。然而我实在是太高估了教授们的学术和道德水平。现在我确信这不是学生的个人行为,此教授对此文是完全负责的。

我前天去看了一下我审稿的那个刊物A对此文的最终决定和其他评审者的意见。发现另一位评审者提出的意见有一半跟我的是一致的,对数据表示怀疑,对文献引用的乱七八糟表示愤慨。那个评审者气愤地无法写下全部评语,只对前半部分提出了意见。

在此事件中,我发现我还高估了这个Elsevier的刊物的评审质量。因为一些原因,Elsevier旗下的刊物普遍比同类美国的刊物影响因子要高,虽然大家都觉得美国的刊物读者更多。几年前,我就发现有个韩国教授这个期刊上发灌水文章。同一篇文章,差不多的内容发了5篇。这篇文章在美国的评审中被认为质量低劣,却被Elsevier发表。不知道那些reviewers可否仔细核对过文献,发现此文存在的抄袭现象。从我个人给欧洲一些期刊做reviewer的经验,我觉得还是美国这边的评审更加严谨。

期刊A的编辑看到这篇文章时候,对我说他很confused。他将要与期刊B的编辑联系,把我们对这篇文章意见转发。我曾说我把这篇文章拒了是给那位教授帮了一个忙。现在看来,这个忙要帮不上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676-277559.html

上一篇:感恩节的感恩
下一篇:美国的大豆
收藏 IP: .*| 热度|

8 陈龙珠 刘进平 曹聪 周春雷 任国鹏 盖鑫磊 侯振宇 goudan1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