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童年时代是在鄂西北沮河边的一个小山村度过的。那时候,母亲在一所山村小学教书,相对于当地村民,家里尚能做到衣食基本无忧,但是日常水果却是断然没有的,所以少不了常常和当地农民家的孩子一起去山里采摘野果解一解馋。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地很多野生水果的俗名还能说出不少:羊不奶(胡颓子)、地畔果(地菍)、八月炸(三叶木通)……,当然,也少不了野生的山楂。
当地野生的山楂都只是灌木,长得并不高大,因为野生的关系,很难碰到品相完美的果实,多半是瘢痕累累,完全成熟、味道甜美的就更难得一见了,加上核大肉少,确可谓是“秋果楂梨涩”,小伙伴们并不是特别热衷于集体出去采摘这种野生的山楂。所以偶尔独自外出也有运气爆棚的时候,一下子可以采集一小盆,可以带回家和父母一起享用。想想真是美好的记忆。
后来到了城市里面,陆续吃到了山楂片、果丹皮、糖葫芦等精加工的山楂系列食品以及健胃消食片之类中成药,也在市场上购买过人工种植的山楂,甚至还自己制作到过果酱,无一不比山里野生的山楂好吃,不过,童年时代记忆中的那份美好,却依然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于是便认真地查了书,才知道原来小时候所吃过的野生的山楂和现在市场常见的山楂,从生物学上来讲并不是同一个物种。根据我的记忆,鄂西北野生的山楂是湖北山楂(Crataegus hupehensis)的可能性比较大,也有华中山楂(C. wilsonii)的可能,和目前市场出售的山楂(C. pinnatifida)是同一个属的,都是蔷薇科山楂属的成员。
现在是很难再回去确定具体到底是哪一种了。附近的森林公园里面也有野生的山楂,叶子也和我记忆中的野山楂相符,只是不太容易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去验证,因为好几次去找,枝头都是空空如也,估计是被小鸟们当作口粮了吧。好在每年4月下旬,都是野山楂开花的时候,看看这些充满田园风味的野花,也算是梦回故里聊解乡愁了。野山楂的花很小,不如桃杏梅李的花那么秀美,乍看多了一份粗涩感,不过香气倒是很浓郁,“江头楂树香”,山楂的这种幽香,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年轻的李贺都已经注意到了。野山楂的叶子也很典型,边沿有着不同程度的深裂,不如桃杏梅李的叶子那么圆润流畅。看看这里野山楂的花叶,符合湖北山楂的基本特征。
(晚一周去的模样)
山楂在中国确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食两用植物,最早可见于《山海经》和《尔雅》这样的典籍,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而据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早在9000年前,河南贾湖人已开始酿酒,其主要原材料中便有山楂。只是在这些中国古代典籍中,随着历史的变迁,山楂的名称有所不同。在《山海经》中,提到纶山时,言“其木多梓枏,多桃枝,多柤”,此处“柤”音“zhā”,据考证便是山楂;而纶山据考证在河南信阳一带。在《尔雅》中,则称之为“朹”或“檕梅”;此外尚有鼠查、羊梂等诸多其它称谓。
除了食用价值外,山楂的药用价值目前主要也是应用在消食方面,消食的功效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果二·山楂》中记载很明确:“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部分中医药的相关文献还记载有其它用途,如《唐本草》说:“汁服主利,洗头及身上疮痒”,也有外用的价值。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植物在抗病毒领域研究的深入,山楂的抗病毒研究及应用前景也颇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山楂可能对肝炎病毒及轮状病毒具有一定抗性。虽然目前这些研究尚未能达到能够揭示其抗病毒机理的程度,在医学病毒领域远未达到应用的程度,我们也不能断然否定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至少在水产养殖领域,山楂及其它中草药添加剂在拮抗水产病毒方面的应用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看着身边司空见惯的寻常草木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助力下又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觉竟有一种为老朋友高兴的感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