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非洲南部的一些国家,包括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肯尼亚、南非、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等,分布有一种野生的大型蛾类,因在茧中生产出优质的野生蚕丝而闻名,被称为非洲野蚕蛾(Gonometa postica,African wild silk moth)。
但是非洲野蚕蛾并非是家蚕所在的蚕蛾科的成员,而是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的,但同属蚕蛾总科,所以称其为非洲野蚕蛾也是有道理的。在有些分类体系中,蚕蛾科和枯叶蛾科甚至是分属于蚕蛾总科和枯叶蛾总科,其中枯叶蛾总科除了枯叶蛾科,还包括澳蛾科(Anthelidae)。非洲野蚕蛾所在的Gonometa属包括约20多个物种,它们的成虫和幼虫常常具有比较大的尺寸,非洲野蚕蛾的末龄幼虫长约9厘米,有的幼虫则长可达16厘米,这个属名的本意有“大得让人不舒服的意思”。
正在产卵的雌蛾
典型的枯叶蛾幼虫外观
和大多数枯叶蛾一样,非洲野蚕蛾(G. postica)的身体颜色为棕褐色,停栖时静止不动,后翅突出前翅,形成屋脊状,外观酷似一片枯叶。非洲野蚕蛾的成虫体型在蚕蛾中并不算大,雌性的前翅长为3.5-4.2厘米,雄性的前翅则只有2.1-2.5厘米,表现出明显的两性异形。有意思的是,它们的茧很大,大小也是明显两性异形的,雄性的茧长约4.5厘米,雌性的茧大约有雄性的两倍大,因此产生的丝更多。
粗糙的蚕茧表面覆盖着草酸钙杂质
历史悠悠,蚕茧高远
枯叶蛾幼虫在化蛹前都会吐丝结茧,现在这些茧在欧洲、非洲和中美洲的一些地区被用于纺丝制作布料,甚至已经发展成一门颇具经济前景的产业。但目前还没有非洲原住民从非洲野蚕蛾中收获丝织品的证据。在马达加斯加,野生丝绸的收获不过几个世纪,这种专业知识被引入南部非洲的时间应该更晚一些。非洲野蚕蛾茧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草酸钙杂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它们的早期开发和利用。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非洲先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物种的存在。历史上,非洲野蚕蛾的一些可以考证的主要作用是被非洲南部的闪族人(San)和班图人(Bantu)用作脚踝鼓。他们在蚕茧中装入细砾石、种子、碎贝壳或鸵鸟蛋壳碎片等材料,跳舞时会像拨浪鼓一样发出响声。闪族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闪族人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他们不断迁徙,却从未走出非洲。大约6000年前,撒哈拉沙漠的干旱迫使大批班图人驱赶着长角牛群向南迁徙,最终来到非洲南部这片土地。也就是说,也许从6000-7000年前起,人类就可能已经与非洲野蚕蛾建立了联系。
在非洲南部卡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这里的人们很早就知道,非洲野蚕蛾的这一类茧有时会导致牛、羚羊和其他反刍动物死亡。因为这种蚕茧难以消化,会堵塞多种胃部动物的瘤胃,导致这些动物饥饿甚至死亡。这是非洲大陆畜牧业中常常会发生的不幸,但是,经过这些动物胃液消化以及反刍中反复挤压的蚕茧,会不会因此变软而露出蚕丝的部分真实面貌,是否曾经因此被好奇的早期人类所认识,尚不得而知。而看起来,这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非洲南部的纳米比亚2010年发行有非洲野蚕蛾邮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31 0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