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背景:超市里买了整只的羊排,
功能性需求:只得自己动手分解了。
非功能性约束:老婆不让用平时的菜刀来砍,怕刀砍坏了没有到切菜了。只得用一把轻飘飘的刀来割。
想起中学里学过的庖丁解牛,技术路线是确定的:只要找到骨头之间的缝隙就行了。
仔细观察羊排,一根根骨头之间的缝隙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肉把它们连接起来,下刀就行了。技术难点在于脊椎,小时候看很多人拿刀用力砍,都是在砍这个脊椎骨。但仔细看脊椎骨,一块块之间其实有白色的韧带连接成整个脊椎,这里就是下刀的关键所在。
下刀时,发现沿着白色韧带一条条切到尽头时脊椎其实只切开了左边一半,还有一半切不下去了。再研究一下,发现左边的各个韧带和右边的各个韧带是有夹角的,因此应该从左右两头往中间切。照着这个办法,沿着脊椎从上往下切了很多V字形。
每个V字形汇集到底端的顶点,怎么也割不动了,仔细看看是很硬的骨头。难道每块脊椎骨到到了这个地方就必须用力砍了?研究过程中不经意带着肋骨间手 一拧,就把它拧下来了。仔细看看,原来每个脊椎骨的中心有个很坚硬的突起把各个脊椎骨套在一起。刀横向割虽然割不动,但它承受不了扭力。
结论:
不砍一刀,先割再拧,将整个羊排分解玩了。
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进一步的研究包括:
1. 设计一个通用的解牛、解羊、解猪流程。
2. 如果有机会到中学上课讲《庖丁解牛》的话,要联系屠宰场,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是:到定点的屠宰厂去解一只猪或一只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