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从“见义勇为高考加分”想到的 精选

已有 5125 次阅读 2012-4-1 09:32 |个人分类:一孔之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考, 山东, 见义勇为, 加分

今天早上,一则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根据(山东)省教育厅通知,2014年起,除调整的奥赛类、科技竞赛类、体育特长生类外,7类考生可继续享受高考加(降)分。......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见义勇为的应届毕业生,凡受市人民政府或省综治委表彰的,高考成绩总分低于高校调档分数线10分之内的,可以向高校投档;受省人民政府表彰的,高考成绩总分低于高校调档分数线20分之内的,可以向高校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见义勇为考生的认定以政府颁发的证书为准。......(http://www.schoolzs.com/html/gaokao/dongtai/qg/18700.html)

简单地说,这则新闻告诉我们,参加高考的学生,如果有见义勇为的情况,且得到了不同级别的认证,可享受10~20分的高考加分权。至于是10分,还是20分,与见义勇为这种行为本身无关,主要看你的行为是得到了哪种级别的认证。如果为了鼓励见义勇为,其性质应该是一样的,只要是见义勇为的行为,我们都应同样对待,如何还有区分呢?这是否告诉大家,见义勇为前先权衡一下这个行为的结果够什么级别和付出的成本再做决定?是否会鼓励见义勇为实施过程中为了得到更高级别的认证而刻意增强某些情节?

对于这样明显搞笑的政策(当然,制定这些政策的人员估计并不觉得搞笑,估计他们自己觉得在做流芳百世的大事儿),我相信网上一定会有不同的声音。查询一下,这篇文章《加20分既伤高考也伤见义勇为》最具代表性,现节选一些文字:......我们提倡见义勇为,却不是倡导任何人都去见义勇为,显然,该鼓励成年人见义勇为,而不是高中生。那些高中生一旦面对歹徒,其凶险可想而知,如果他们为了高考能够加20分,则让自己涉险。这种为加分而见义勇为的事绝不可能避免,更重要的是,虚假的见义勇为也有可能产生,如此,则让见义勇为很受伤。......见义勇为是偶然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这能够加分,这对那些能做到见义勇为,却没有机会的高考生来说是极不公平的,只因他们的运气差。高考,怎能出现如此的逻辑? 


另外,这让我有又想到了2年前关于舟曲灾区高考录取的一则报道。
2010年舟曲灾区考生全部录取》:甘肃省教育厅、招办制定出台舟曲高考考生录取照顾政策,今年舟曲灾区高考考生全部录取。照顾政策规定,对舟曲生源且在舟曲县参加高考(以准考证号为准)的考生,专科一批录取时在参照线基础上降30分投档录取,降分录取的院校可在其实际录取线降30分进行投档录取。专科二批按照文科220分、理科210分进行投档录取。今年实际录取824人,录取率99.3%,比未实行录取照顾政策,提高24.3%,另有6名考生安排到普通中专录取。

屡屡看到类似的新闻,我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当时我撰简单文字进行了评价《评新闻:2010年甘肃舟曲灾区高考考生全部录取高等教育资源是可以作为礼物送人的吗?舟曲受灾,国人都有义务帮助他们战胜难关,但是这种将高等教育资源廉价奉送,还真得是一个新的创举。如果各地效仿这种做法的话,估计新的教育不公平矛盾会越来越激化。通过高考选拔人才制度,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情况下,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公平的。如果说高等教育资源是礼物,那干脆取消高考得了,将所有的高中毕业生进行排序,最值得照顾的人优先录取。

不管地震,还是见义勇为,都是非常偶然的事件,我们其实都希望这样的事儿都不发生。但类似这样的政策制定后,我们学生的认知都会出现问题,也许他们时常会想:要是我们这里发生地震该多好呀!为什么最近没有抢劫的事件呢?

记得学雷锋时代,鼓励人们做好事不留名。现在倒好了,做好事是有目的的,而且还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论证给予证书才行(新闻中说:见义勇为考生的认定以政府颁发的证书为准),否则,你的好事儿就是白做了,究竟在对中学生做什么引导呀?

(图片来自网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554105.html

上一篇:近来缘何男生生源不足,而女生却更钟爱考研?
下一篇:做一名合格的学术导师,真的很难:也谈师生和谐共处
收藏 IP: 58.246.164.*| 热度|

13 吕喆 刘洋 金小伟 陈永金 赵美娣 陈安 李红 李宇斌 曹聪 边一 占礼葵 蒋迅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