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阙新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acking 用博客记录成长的历程!

博文

国学笔记|《论语》开篇真的那么low吗? 精选

已有 9110 次阅读 2017-2-9 02:05 |个人分类:国学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论语, 国学

《论语》开篇真的那么low吗?

陈钊  2017-2-9


《大学》的开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清晰明了地提出“明德,亲民,至善”的三个修身治国的境界;

《中庸》的开篇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逻辑严密地推导出人性修养之道;

《孟子》的开篇是“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更是开门见山,直接了当地提出“仁义之学”;

而《论语》的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按照常规的解读,讲的是“学习并不断复习,就可以很快乐;朋友从远方来,就可以很高兴;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就是君子”。

堂堂的儒家经典,开篇之作一会讲学习,一会讲朋友,一会讲如何对待别人的看法,不痛不痒,逻辑混乱,确实让人费解。而作为万世之师的孔子,这句话也显得水平太low了吧?!

那么,有没有可能我们对孔子这句话的解释本来就是错的呢?答案是,当然有可能。

一般认为,《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在不同历史时期,很多文人大牛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注解,其中宋朝大儒朱熹所著的《四书章节集注》影响最为广泛,在明清时期被列为科举考试的“官方教科书”。因此,我们现在所读到的《论语》,基本上属于朱熹解释的《论语》。

朱熹的注解能不能代表孔子的意思呢?这个很多人提出了异议。现代学者中,明确对朱熹注解持怀疑态度的一位国学大师便是南怀瑾。这位老先生在《论语别裁》中写道:“朱熹先生的学问人品,大致没有话可讲,但是他对四书五经的注解绝对是对的吗?在我个人非常不恭敬,但却负责任地说,问题太大,不完全是对的。”

查阅《论语》相关著作,关于《论语》开篇第一段,确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其中要数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和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最为著名。结合两位先生的解释,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论语》的开篇。

“一个人学到了学问,并且能够及时付诸实践,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果没有机会付诸实践,有志同道合的人不远万里前来交流切磋,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即使全世界都没有人接受或认同你的学问,而你却能够自得其乐,不怨天尤人,这不就是一名君子吗?”

结合孔子一生的境遇,我更加认同上述的解释。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满腹经纶、忧国忧民的老者,一生颠簸流离、周游列国,却无法顺利推行自己的执政理念,无奈重回故地办学治经。此时的他,不正是处于“人不知而不蕴”的状态吗?

用现代马斯洛需求理论解释,在《论语》开篇中,孔子实际上是给学生们讲述了治学的三个不同境界,即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超越。这个道理,对于2000多年后的我们,一点都不过时。这才配得上是经典。

从这个角度看,《论语》的开篇可就高大上多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89092-1032434.html

上一篇:中国民众对核电了解多少?
下一篇:读书笔记 | 用读书来表达对孩子的爱
收藏 IP: 183.6.230.*| 热度|

14 郭战胜 朱鸿源 吉宗祥 黄健 牛丕业 侯沉 李维纲 胡晓攀 黄永义 陈新 王大岗 chenhuansheng xiyouxiyou pppoe20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