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net.cn/blog/liuzr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lo36 农村农民食品健康环境 作物农药灾害损失预测

博文

品种布局信息化与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关系

已有 3177 次阅读 2010-7-9 11:00 |个人分类:科普随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基本上可以断言中国的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是全世界最健全的机构,从国家部委、省市县到乡村,从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研究所、农科所、农技站、专业合作社到种植业企业、农化公司甚至沃尔马都有人在监测监控着重大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或疫情。整个社会所花费的精力和经费是巨大的。

文化革命期间,以粮为纲,各地农业局植保站都成立了“防病灭虫指挥部”,非常有战争和运动色彩,后来改革开放后,指挥部的提法逐渐消失,但是其真正机构并没有退出舞台,最近,江西各县又开始陆续成立“指挥部”,看来战争又要开始弥漫。防病灭虫如同作战,病虫测报即侦察,参谋部至关重要,需要掌握大量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我国病虫害专门防治机构几十的经验和发展并还未走上科学的正轨,还是一门艺术,靠经验为主,数据也非常不准,常常导致重大病虫害发生时的措手不及。最主要的预测形式是“专家会商”,全省各地的专家和一线侦察员根据田间侦测的实际数据在一起汇总,根据历史经验和未来天气条件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病虫害发生进行八卦。这其中必须有经验丰富的人,然后对数据和天气的预测有敏锐的嗅觉,才有可能得到稍微准确的预报结果,对于长达3个月以上的预报那完全是只能靠猜测,和世界杯竞猜一样。

预测的结果只有一个:偏重以上发生。因为不能有麻痹思想,还要引起领导重视。结果是年年喊“狼来了”,领导对此也习以为常了。万一有突发情况,则农业厅长报告到省主要领导,以“内部明电”形式快速下发到各地,这时候,才是真正的狼来了!有位长期在植保战线的内行常对病虫害预测预报的结果进行调侃“今晚到明天,晴天多云,局部有雨”——稻瘟病中等至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

预测工作是一件极为艰难的工作,难就难于信息掌握的不全面——盲人摸象,即便是7个盲人来个“集体会商”,也很难得到一头大象的准确面貌。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系统的几大因素主要包括:病(虫)源基数,品种的抗病虫特性,栽培布局时间进度,气象因素和特点,天敌情况,用肥情况,防治情况等。

拿稻瘟病来说,品种有发病流行趋势具有典型的相关性。侦察兵能够知道某品种在某地区的分布情况吗?农民都知道自己种植的是什么品种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使发现了发病中心,对于整个病情未来的发展还是很盲目的。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信息化可以帮忙。现在网络基本在测报系统已经普及,但是信息沟通的平台却未完全搭建,信息共享机制还存在许多问题。植保工作的领导者要多思考这些问题,手段不更新,机制不更新,永远停留在传统战争的经验层面,意识不到战争的打法已经上升到现代化信息战阶段,还是靠几个人光着膀子挽起裤脚到田间拿几个数据报告上来,打造所谓的测报技术数据核心,战争必然会吃大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8851-342478.html

上一篇:无偿献血与昆虫肥胖之研究
下一篇:数据背后——透过现象看本质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