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有感于乡村那些消失的小精灵们

已有 3937 次阅读 2018-3-3 09:02 |个人分类:环保呐喊|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乡村生态退化, 物种消失, 生物多样性, 天敌, 生态平衡

有感于乡村那些消失的小精灵们

蒋高明

目前一种严重的现实应当引起决策者警觉,即农田生物多样性塌方式下降。农田里已经基本没有蚂蚱、斑麻蜥、屎壳郎、蝈蝈、螳螂、蚯蚓、蛇、甚至老鼠等;森林里多种小鸟都看不到了,连刺毛虫也基本没有了;河流池塘湿地里,难以寻觅青蛙、蟾蜍、沙里趴(一种鲤科)、泥鳅、鳖,甚至连乡村池塘湿地也直接消失了;村子里见不得飞着的燕子、蜻蜓,墙上很少见到壁虎

乡村野生物种的消失,主要是人类围绕食物生产各项的科技发明。仅以人造化学物质来看,就高达万种,其中农药、除草剂、地膜、抗生素、转基因技术滥用是造成野生物种消失的最直接原因。人类发明了化学物质,污染了食物链,这些化学物质大量进入农业生态系统中,造成了敏感物种的灭绝。一些来不及适应化学污染的物种,率先消失甚至灭绝。而经过了农药等石化物质洗礼的一些害虫与杂草,趁机占领了生态位,变得更难对付。

蚂蚱这个物种对农药是非常敏感的,蝗虫危害几千前,如今蝗灾在农药面前已很难成灾,转而进军草原。如果大量地使用农药和除草剂,让这个食草的昆虫就不能够生存下来。小时候最喜欢捕捉一种绿颜色的蝗虫,雌性的比雄性的个头大,繁殖季节肚子里有很多黄色的卵,是一种优质蛋白质,当地人称之“登登山”。最近二三十年来,我在很多地方根本见不着该物种的踪影。这个物种以前是喜欢吃洋槐叶子的,但是洋槐等树种在农村都非常的少见了,北方多样性的树木几乎变成清一色的杨树。

两栖类青蛙皮肤对农药非常敏感,大量农药和除草剂使用,污染了水体,蝌蚪不能正常发育。农药还夺走了青蛙的食物,那些农田害虫尤其水稻田,原本是青蛙等天敌的食物。污染与食物短缺,造成青蛙在乡村湿地消失。

屎壳郎这个物种,是农业生态元素循环重要的物种之一。屎壳郎滚粪球,并在地下打洞,为的是为繁殖的后代储存食物。遗憾的是,农民种地基本不用有机肥了,加上农药与除草剂污染,现在农田里很少见到屎壳郎了。

老鼠和人类是长期共存的。老鼠的生命非常顽强,但就在这样顽强的物种,在人类的各项化学发明之前也败下阵来,老鼠现在农田里面已经非常少见了。转基因作物种植很可能造成老鼠消失,几年前新华社记者就此有㢧专门的跟踪报道。转基因造成田间鼠类繁殖能力下降,法国、俄罗斯等多国科学家进行的长期实验,都证明转基因食物影响鼠类生殖与健康。其次,种子商从其自身利益出发,搞单粒播种,种子外包农药,使得鼠类在野外取食困难。种地的农民都知道“有钱买种、无钱买苗“这样浅显的道理,因此以前播种都是多用种子的,出苗后再间苗(一些地下害虫与蝼蛄也有这样的功能)。如今有了化学农药的保护,省去了间苗的功夫,但有毒种子也影响了老鼠和蝼蛄等物种生存。老鼠消失了,以老鼠为食的猫头鹰、蛇等也自身难保。人类吃饱了,天敌饿死了。

燕子、斑麻蜥、螳螂等本身就是农田卫生,如今他们的工作被农药替代了,自身生存都成为问题。害虫少了,以昆虫为生的鸟类也面临者生存问题。

农田里不仅消失的是野生物种,那些人了长期保存的种子也因商业种子产业出现,因农民不留种,也基本消失了。目前乡村已经很难找到能够留种的西红柿、黄瓜等老种子,我们只能到朝鲜、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去找种子,但愿他们国家还有老种子。除了植物种子,人类培育的家禽家畜等传统物种,也面临者急剧消失之危险。人类发明的能够消灭物种的技术成千上万种,但人类倾其全球力量,造不出哪怕细菌或病毒那样简单的生命。

人类为了吃饱饭(吃好饭成为奢侈享受),生活得更加舒服,农业大力借助化学合成物与大型机器,从事农业的人群越来越少。社会进步了,但是代价变大了,一些物种可能永久地消失了。环境中增加的大量的不可降解的物质如塑料膜,不能降解的重金属持续不断地进入农业生态系统,这些“化学定时炸弹”最终会有引爆的一天。先人类之前,一些敏感的小精灵已经消失了。乡村里那些消失的小生灵的生命抗争,能否感化那些贪婪的资本及其豢养的所谓科学家放下屠刀?

当大量的物种都消失的时候,紧跟着要消失的可能就是人类自己了。

(图片来自网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1102038.html

上一篇:临沂电视台《临沂新闻》平邑:技术人才下乡,振兴现代农业
下一篇:“六不用”生态食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收藏 IP: 144.255.182.*| 热度|

12 武夷山 康建 张学文 胡良军 张晓良 王启云 董全 徐耀 杨通 路卫华 hmaoi puhj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