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关于羊肚菌人工驯化栽培的最早记录是1983年(顾云龙 1983)。
在1883年《中国食用菌》杂志的第二期上,顾云龙发表了其对黑脉羊肚菌的引种驯化研究。
顾龙云(1983)对甘南、临潭、洮河林区的野生羊肚菌调研发现,黑脉羊肚菌(M.angusticeps)子实体在云、冷杉林山谷伐木滑道下生长得最多,其中有的菌丝休在枯枝落叶层下腐殖质中的腐木上生长发育,当温、湿度适宜时便形成子实体。
作者随后对其进行了孢子分离和栽培实验,其中孢子分离方法为悬挂孢子弹射法(图1~2 所示)。具体做法是:将羊肚菌子实休切弃带泥的菌柄基部,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后置无菌箱内的无菌烧杯中。接下来的操作均以无菌操作规范进行:首先用75%的酒精棉球对羊肚菌子实体进行表面消毒,用铁丝弯钩挂住菌柄基部,将子实体倒挂在三角瓶中,使羊肚菌菌盖的最低端距瓶底培养基表面2 ~ 3 cm,塞上棉塞,置于16 ~ 18℃,并用 40 W日光灯照射,24 h左右,即可见到像一阵烟雾似的子囊孢子散落在培养基上(注:即便看不到弹射的孢子也没关系)。随后,在无菌条件下丢弃子实体,将三角瓶置于20℃恒温培养,待孢子萌发形成菌落后进行纯化、转管操作,并镜检获得的羊肚菌纯菌种。
图1悬挂法进行孢子弹射分离(顾龙云1983)
顾龙云(1983)所进行的孢子萌发和转管所用的培养基分两种,其中1号培养基为:腐殖质土浸出液300 mL(菇木周围的土200 g加水500 mL煮沸过滤)、菇木浸出掖液100 mL(菇木50 g、加水300 mL煮沸过滤)、子实体浸出液100 mL(子实体25 g、加水300 mL煮沸过滤)、葡萄糖5 g、磷酸二氢钾0.5 g、硫酸镁0.5 g、尿素0.5 g、石膏粉1 g、琼脂10 g,加水至500 mL;2号培养基以1号培养基中不添加子实体浸出液,其他成分相同;培养基pH 7.2 ~ 7.5之间,灭菌后备用。作者指出,20℃培育,1号培养基菌丝生长较快,菌丝整体整齐、浓密、粗壮,7 ~ 10 d可长满斜面,2号培养基生长较慢,菌丝参差不齐、稀疏、细弱,10 ~ 14 d长满斜面。
顾云龙所进行的栽培实验以栎木屑75%、麸皮15%、腐殖质土5%、过磷酸钙0.4%、葡萄糖1%、硫酸铵0.5%、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5%、尿素1%、石膏粉1%为主,并以添加或不添加1%的羊肚菌子实体碎粉作为可选项进行装瓶、灭菌,接种、养菌完成后,进行催菇处理(保持空气湿度80% ~ 85%,散射光照射)。最终发现,在添加有1%子实体碎粉的培养基上,16 ~ 20℃条件下,35 d可长满全瓶,55 d出现珊瑚型绿豆大的子实体原基,继续培养至65 d,原基不再进一步分化,在未添加羊肚菌子实体碎粉的固体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慢,45 d仅生长到全瓶的1 / 2 , 继续培养至65 d,未形成原基。
虽然作者(顾龙云1983)指出,55 d的培育获得珊瑚型绿豆大的羊肚菌子实体原基,但最终未能获得成熟的羊肚菌子实体。从全文来看,虽然作者也对获得菌丝物进行镜检,指出菌丝有分隔,无锁状联合,但作者并未记录菌丝的颜色变化、菌核等羊肚菌的其他典型特征,加之20℃的试管种和瓶栽培养时间均明显长于正常的羊肚菌生长速度(注:PDA或CYM培养基,20 ~ 23℃培育,180×18 mm试管,平均4 ~ 6 d即可长满,6 ~ 9 d可形成菌核;750 mL原种瓶,20 ~ 23℃培育,20 ~ 25 d即可完全长满);且从培养基组成来看,作者使用的培养基营养均比较丰富,这不是菌丝生长缓慢的原因所在,因此,这里我们无法对作者获得的羊肚菌菌种纯度进行判别。作者进行的瓶栽实验思路和常规的食用菌如金针菇、杏鲍菇等瓶栽相似,属于早期的仿生栽培理念。虽然作者指出获得珊瑚状原基,但缺乏对其获得的原基的详细描述,也无法判定,其是否为真正的羊肚菌原基。
(未完待续)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专著,作者:刘伟、张亚、何培新。(订购本书直接与作者联系:刘伟 电话/微信同号:18071090012)
或
扫描下面二维码进入“微店”下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