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肚菌的人工栽培发展到现在,菌种技术在促进我国羊肚菌产业健康发展层面扮演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早期的可栽培菌种的获得,就不会有今天我国现在的羊肚菌人工栽培产业。时至2016年羊肚菌栽培开始的时候,我们一起来聊一聊羊肚菌的菌种技术。
羊肚菌的菌种和传统食用菌类似,大体分为三级,母种(试管种)、原种(瓶装种)和栽培种。
市场流通领域中,母种的流通量最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有人还在为如何买到理想的母种而四处奔波的话,请你们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菌种制作或生产人员,经过一系列菌种选育驯化过程,经历过小试、中试和示范性栽培,而每一个过程都要花费一年时间和大量精力的话,你的试管种多少钱可以出售?很明显,你不会有合理的答案。因此亦可以考虑,在网络上或某种渠道,你花几十元或几百元或更高采购的母种的安全性可想而知了,你可以实验性质的种一点,但作为大生产,谨慎。
原种,原种除了是母种的扩大培养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原种的培养基组成已经近似接近生产环节中羊肚菌的营养需求,可以说是母种到栽培种到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过度步骤,因此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原种的生产考虑到安全性、便捷性等层面,多使用瓶子进行,因此也称之为瓶装种。原种在市场流通中占一定比例,从100~200元一瓶不等,也有较低者。
栽培种,羊肚菌的栽培种从严格意义上讲和传统食用菌有所不同,毕竟栽培模式和传统食用菌大相径庭,但从操作过程、所扮演角色而言,还是菌种范畴,因此仍旧称之为栽培种。羊肚菌的栽培种,大约2012年之前,绝大多数的从业者基本上参照美国Ower所述的菌核培养原理进行,属于层级菌种范畴,如下图所示,菌种瓶内分层从下到上依次放入有机质层和土层,在土层上面接种,菌丝朝下生长,最后在土层中形成大量的菌核,可以只用土层的菌核作为种子播种,也可以将土层和有机质层的菌丝混合打散后当做菌种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培育出大量的菌核,当然也能降低污染,但操作过程明显费事费力。在2012年前后,张亚先生对这一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革新,大胆的进行混合菌种制作工艺的改进(注:虽然混合菌种在常规食用菌生产中广泛使用,但对羊肚菌这个新的物种而言,每一个技术的革新或变更,参有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投入,这里值得我们每一个今天可以享用这些技术的从业者的尊重),奠定了今天的混合菌种使用基础,为大规模生产创造了条件,当前行业基本上已经淘汰层级菌种的使用。
栽培种是市场上流通最为多的,也是利润最为丰厚的,有人可以将栽培种卖到六七千甚至更高,但常规价格在3000~4000之间,加上外源营养袋,优质的栽培种亩价格在4000~5000之间当属合理。
说到栽培种的时候,有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就是栽培种的使用量问题,有人说400斤,有人说500斤,有人直接按照多少袋进行,这里面有个关键问题就是菌种使用量和成本问题,菌种使用的多,成本自然就高,而菌种使用实际可栽培模式相匹配,在当前这种确定的栽培模式下,你能保证你的菌种下地后萌发率提高、活力强,菌种使用量自然可以降低,如这几年,张亚团队改进的地膜技术,就可以保证少用菌种仍旧可以达到很好的产量的目的,这自然就降低了菌种整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因此,以后再讨论菌种使用量问题的时候,请注意匹配相应的栽培模式和菌种活力,综合考虑,有条件情况下,当然可以多使用菌种的。
最后说一个菌种适应性问题,目前的羊肚菌种植主要在四川、重庆一带,云南、湖北、河南、陕西也有种植,真实情况是,即便这些地区,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气候类型,在铺垫菌种和栽培模式的时候务必要考虑菌种的适应性问题,千万回避一个模式走全国,一支试管走天下的滑稽局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