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学药是指用生物方法制造出来的药品。它包括蛋白质,核酸,病毒,细胞等。现在我们常听说、接触到的疫苗,抗体,激素,酶,和基因治疗都属于生物学药类。自古以来,人类一直使用真菌,植物的根叶,及动物的部位,体液,排泄物等作为天然的化学和生物学药。中国有2000多年使用草药的记录,但人工化学合成的第一个药物,水合氯醛,到了1832年才在乙醇氯化过程中被德国科学家JustusFreiherr von Liebig所发现。它曾经被用来作为镇静剂和催眠药。自从那时起,寻找和化学合成小分子药一直是发现新药的主导力量,目前百分之九十的药是小分子药。
中国也是使用天然生物学药的鼻祖,包括有最早记录的十五世纪的天花人痘接种。这是现代方法里用病毒、细菌、动物等来生产疫苗接种的前身。但第一个生物科技合成药物的标志是1982年礼来公司被美国FDA批准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人类胰岛素,它是通过重组DNA的方法在细菌中合成出来的。在此之前,胰岛素主要靠猪或牛来生产。顺便提一下,中国科学家在1965年采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真是挺牛的一件大事。
小分子药和生物学药各有特点。小分子药由于分子小,通常由化学合成的方法来制造,从而成本低,稳定性好,可以口服。而用生物方法制造出来的生物学药分子大,产量小,稳定性差,往往要靠医生注射才行,导致医疗成本远远高于小分子药。但生物学药有着小分子药不可替代的优点。它具有高、精针对性,是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个人化医疗的根本手段。它可以直接在可致病基因上进行改造,从而是达到《黄帝内经》里“上医治未病之病”的这个理想的唯一法宝。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借用人体细胞内的机制而生生不息,从而能长期保护受体。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生物学新药在临床前期,一期,二期,三期及最后批准的成功率全面、大幅度地超过了小分子药。这主要是由于对生物学药的可能毒性和其副作用相应来说比较了解。这几年生物学药的专利数量与小分子药的专利数量的距离在不断拉大。而今年预计则是生物学药的销量超过小分子药销量的元年。所以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生物科技制药的时代!
在这生物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中国也在奋起直追。2010年,政府把生物技术作为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但这一切,还在起步中。根据汤森路透研究公司,到2012年,中国只有七个公司有能力生产重组蛋白,两个公司能做单克隆抗体。无锡药明康德用1.51亿美元在2008年收购了美国从事大分子药物生产AppTec公司,并在今年4月成功地获得为法国制药商Immutep制造用于治疗癌症的免疫调节融合蛋白,从而打响了生物高科技代工的第一枪。有了代工的开始,研发制药的中国时代也不远了。
我们研究组也想在这生物科技制药的浪潮里折腾出些小浪花来。我们过去主要在蛋白质设计的理论方法作了一些工作[见Ann. Rev. Biophysics42, 315-335 (2013)]。到了澳洲后,开始把理论工作和蛋白质药物开发所需的实验结合起来,主要从事大幅度增加蛋白质产量,提高蛋白质功能可靠性和稳定性,及针对各种疾病的小肽和蛋白质新药物设计的验证及改进这几方面的实验工作。希望和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方面的有经验的同学和专家到澳洲或在国内进行交流和合作(网站:http://sparks-lab.org,电邮地址:yaoqi点zhou在griffith点edu点au)。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