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期中国好歌曲节目中,赵牧阳的《侠客行》是很特别的一段音乐和故事。赵牧阳的歌,其实和“侠客行”这个名字并不是很吻合。金庸写《侠客行》,是借了李白一首古风之名(附在文后),小说故事最后在侠客岛上,也是用这首古风来体现二十四路武功。李白的侠客行,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赵牧阳的歌,是在人生低潮时,在黄河边写出来的。歌词内容更多的是流浪者的漂泊、彷徨、无路可走以至悲愤呼喊:“阵阵狂风笑看黄沙走,逍遥怒吼黄沙塞满口,目空心空端起一碗酒,飘飘悠悠一去不回头。” 用了侠客行这个名字,作者显然要表达一种自己的心情。在演唱的时候,鼓点闷闷的敲,唢呐揪心的穿透,而歌曲本身,没有宁夏特有“花儿”的软调调,是什么山歌野曲,几个导师好像没有说出来,或者说不出来。但从歌中可以体会到西北一带黄河边上的冷风、黄沙、天苍地茫。赵牧阳那么投入、用心地唱,边唱边敲打,似乎要把心中凝聚了几十年的块垒,一股脑儿全都倒在那个舞台上。
我比较喜欢这只歌和这个故事,所以专门写一段来感叹一下。我认为这样的歌,带有一种强烈的反思和反叛意味。它融入了独特的地方音乐,不是常见的摇滚。在流行音乐中,摇滚乐本来就不是一种主流音乐,这种带有“土”味的音乐,更是和主流格格不入。流行音乐和艺术一样,都有一个市场导向的体系在维系着常态,这个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和科技体系有类似的地方。它们都有一个维系常态的体制,并在这个体制中,以惯有的标准来衡量作品。赵牧阳是以“鼓手”身份在早年的流行音乐界知名的。然后自己写歌,自己唱歌,也唱到来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上,最潇洒的一刻,是他收锤的那个动作,有一种鼓王归来的气势。从做音乐的角度看,他是前辈高手,羽泉组合属于后辈,都不敢坐着跟他说话。但从唱歌的角度,他这种类型的歌,至少不会像卷珠帘那样,容易被现在的听众接受而流行。但我觉得中国好歌曲这个节目,能把赵牧阳这样的人请过来演唱自己的歌,还是很有想法的。毕竟是中国好歌曲,找有中国风的歌,并尽可能的拓宽音乐的类型,让听众、观众能注意到一些一般情况下听不到的音乐,是值得鼓掌的。见识越多,偏见会减少,思路也会变得开阔,才会有更好的音乐出现。
我写这段,也是对他的故事有点感触。当初他在好多的乐队做鼓手,很多歌手现在都成了红星。但在他的生活中,却是一言难尽的一段故事。按他的说法,尽管大家在乐队组成的时候,都奔着一生去的,要用一生去对待这个乐队,对待自己。但后来都是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的解散,组一个散一个,非常寒心。能在这样的舞台上说出“寒心”两个字,也是不容易的,可以想像当时的情形。现实的利益,会溶解掉遥远的理想和对一个目标追求的初衷。在有利益的地方,都会有冲突,这是人性。有人得到,有人失去,什么地方都一样。不过他的这段自白,也许会在音乐界产生争议,尤其是它可能会冲击到一些既得利益者。对围观者来说,有点波浪,比一潭死水好,看看下面会有什么故事继续。
赵牧阳这个被认为是迷一样的人,后来学了弹三弦,背着游五湖四海,到处去卖唱演出。他提到在重庆三天的卖唱中,挣了29块钱,是很受打击的。我想我要去乞讨,或者捡饮料瓶卖,三天也能弄回不止29块钱。显然,这和钱有关,但又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当他听到另外的流浪歌手,唱他写的第一首歌《流浪》时,他说心都碎了。体会到人在频临崩溃时,会有些外力让你坚持走下去。刘欢同学对他说:过去了这么多年,心里对音乐的这口气还在,而且那么足,音乐不死,摇滚不死。成功完成时对成功正在进行时的说话,总是那么有帮助。
让我感叹的,是这位鼓王,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在这样一个舞台上,能以一种柔和的方式,而不是众多的伤感,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出。对于原创歌手,能上那个舞台就已经是成功了。从表达成功的方式,可以看出,经历过流浪失落但坚持下来的人,表达成功的精彩之处与众不同。经历了那么多乐队梦破碎的音乐人,卖唱三天挣29块钱的歌手,在那样的舞台上,卑微自然的笑,是面对生活最实在的解说。
侠客行-赵牧阳
http://tv.sohu.com/20150102/n407482640.shtml
前头是高山后头是黄河
冷冷的北风迎面吹过来
不能够向前不能向后走
让冷风吹心头
让冷风吹心头
是谁曾经握着谁的手
是谁曾经为谁把泪流
无助的双手端起一碗酒
让烈酒浇心头
让烈酒浇心头
阵阵狂风笑看黄沙走
逍遥怒吼黄沙塞满口
目空心空端起一碗酒
飘飘悠悠一去不回头
目空心空端起一碗酒
飘飘悠悠一去不回头
侠客行-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