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上来转,看见王春艳博友贴的《期待,美丽的魅力语文》,一位小朋友的随笔,让我有些感触。它让我想到我在她那个年龄,也有过类似的笔法,基本上是“假、大、空”的风格,几十年如一日,似乎没有什么变化,让人有点伤感。要说变化,就是当年我写的文章,政治正确的基础是歌颂毛主席,如今这个基础换成了“中国文化”。从中学就开始一种作文方式:先占领一个道德高地,然后任意挥洒,指责别人的不是,以体现自己的正确,这是让人悲哀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篇似乎是用自己的激情堆砌出来的文字,想讨论的主题无疑是个好题目,但文字语无伦次,充满“愤青”色彩,没有心平气和、服人的说理,让我叹息。下面具体说一下几个我认为的问题:
1)因为激情在燃烧,文中用了很多的长句子。显然,小朋友的老师没有教给她中文写作的一个要点:写文章要用短句子,尽量避免写长句子。我的老师教给我了,可我一直没有领悟为什么。很多年以后,如果让我现在来解释,我觉得短句子符合我们说话的方式。你想想,每天在跟人交流时,有多少话每句超过10个汉字?文字是语言的书面纪录,最好能符合语言的方式。过去的文言文,和说话有差距;现在的长句子,和说话也有差距。那个作文通篇都是长句子,让人透不过气来。我随便摘一句来做例子:“我承认这是最好的公平竞争的方式让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机会。”这句话,你能一口气把它念下来吗?你可能会,但要费点劲,有点上气不接下气。读这样的句子时,无论里面的词汇多么漂亮,它已经没有美可言了,更何况魅力。这个句子有很多的写法,一个可能,就是加标点符号来分隔:“我承认,这是最好的、公平竞争的方式,让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机会。”加了标点符号的句子,意思没有改变,但读起来容易点,给人以喘息的机会,也因此显出些心平气和。当然,还有更好的表达方式。无论什么样的码字,不要灌,要让人倾听。
2)写作要前后呼应,有逻辑性。比如作文中说:“学校时间紧但我也坚持每个月读透一本书,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奉献给了读书,…。”这是在表达自己的用功。可是,在同一个段落后面,作者又说:“我什么都做不了。我只能看着书架上的一本本书与我越来越陌生,看着那些美丽的方块字在被我冷落的角落偷偷哭泣,我什么都做不了。”这是在表达无奈。读者会怀疑,什么都做不了的条件下,每个月读透一本书,是真的吗?如果真有一种经历,那种经历的感觉会是真实的,不会出现矛盾。当一些基本内容出现矛盾时,让人看出“作”文的痕迹,这是很苍白的表现。
3)概念要清楚。和上面一句相关的句子:“我的课余时间也填满了政治历史理论常识。可我什么都做不了。…看着那些美丽的方块字在被我冷落的角落偷偷哭泣…。” 我相信“政治历史理论常识”不是英文或者俄文写的,它们也该是美丽的方块字写的吧。所以,要分清方块字和语文的关系。基本概念要不清,再大的道理都不能服人。
4)不要把话说得太满或过头。这个世界,每个人知道的东西都有限。“每个月读透一本书”,“甚至连枯燥的费正清先生的中国史研究都沉着心看完一遍又一遍。”这些都是有很大难度、费时费神的事,谁能真的做到呢?反正我是不行。我比较笨,相信自己到现在也还没有读透过任何一本书,也无法做到一遍又一遍地去读那些枯燥的书。我读得最多的书,大概是鲁迅全集,中学到高中,我读了不止三遍,有些文章还背诵过,就不知道是多少遍了,那可是够枯燥的文字了,但没有一篇我敢说读透了,离“一遍又一遍”也差了太远,我很惭愧。作者信手拈来的说法,让我难以信服。我只能说,无知者无畏,“作”文的作,此为一例。但愿我是井底之蛙。
5)要有自己的亲历、直觉和细节。人们虽然会相信大道理,但更能理解和接受直觉。你见过的东西,别人也会见过,说出一些实际的、常见的经历,比“作”出一个说法要更有说服力。自己看了多少,知道了多少,懂了多少,简单朴实地表达出来就够了,别去撑。撑出来的东西,有可能会给人惊喜,但往往是不经看、不经琢磨的,反而会让人失去敬意。
最后,我想说我写这段,并非想让小朋友难堪,那会让我难受。我更希望对她有些帮助,尽管我的方式比较粗鲁一点。我在科学网上待了快六年了,知道我自己的码字风格,好不到哪里去。借题发挥,吆喝一声,让自己知道写字的难处和不易,不是什么坏事情。互相提醒和敲打,才能期待出现美丽的魅力语文,方块字的语文。不要追求花哨,方块字已经有足够的美,你只需要把它们简单、合理地搭在一起,就很充分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