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大峡谷—旅游就是去流浪 精选

已有 11076 次阅读 2013-3-3 04:5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与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旅游, 流浪, 大峡谷


      前年到拉斯维加斯开会和一位从北京来的朋友去了趟大峡谷。因为时间关系,只到了大峡谷西景区,来回一天时间。从拉斯维加斯到大峡谷西景区,票价是95美元,包括一顿饭午饭。旅游公司是一位台湾来的同学开的,旗下有六辆巴士每天在跑生意。开车的师傅是一位块头很大,不白、不黄、不红、不黑的人,我一直都没有搞清楚他是从哪里来的。这也无所谓了,反正这个世界上,智人就一个种。

      开车的师傅也兼导游,从发车的那一刻起,一路话就不断,声音很哄亮,坐在车后排的也能听到。还没有出拉斯维加斯,他就把当地政府数落了一通。比如他说, 拉斯维加斯这么好的太阳光,为什么你们没有看见任何使用太阳能的住宅呢?原因是当地政府希望大家用水电,也就是胡佛大坝水电站生产的电能,不让建筑商用太阳能,大家只能按水电站的规矩交钱买电。我将信将疑。我们出发稍微晚了点,司机就安慰大家说,别担心,他开的巴士,是当初美国空军开发的,有750马力,他绝对可以按时把我们拉到景点。我也有点怀疑。因为作为一个军迷的我,知道中国先进的99A式坦克,54吨的体重,发动机功率也就1500马力。一平地上跑的破巴士,要那么多马力干嘛使?

      在亚利桑那的原野上,我印象深刻的是见到大片的“约书亚树”(Joshua tree)我想和圣经人物有关。那些树的形状,让人觉得它们活得挺不容易。接近景区还有一段石子路,司机说有关各方在旅游利润分成上没有谈妥,这一段就一直没有铺柏油路面。他还说,大峡谷的这些景点,在印地安人保护区中,他们过去有3百多万公顷的土地,现在还有一百多万公顷。我们每人95的票价中,有50元是要交给印地安人的。估计这里每年的门票收入不少。1979年,大峡谷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景色我就不介绍了,上几张照片。去年坐飞机去洛杉矶,飞过这一带,拍了些航片,也放几张。

      我们去的这一段峡谷区,是鹰点和“天空步道”(The Skywalk)一带。游客可俯瞰脚下一千多公尺的深谷,享受一种独特的心跳乐趣。我们没有去转“天空步道”,一是还要交钱,一段一段地宰人有点可恨。二是不让人带相机,随身只能带两只眼睛上去看,这可要了命。三是我们时间有限,希望多在实地上跑,而不是在人为的建筑中历险。这个地方和北美很多自然景点一样,人为建筑比较少,是严格规定的结果。即使悬崖边上也没有修栏杆,因此在那些位置上观景是有些危险,被风吹下山坡的可能也是有的。开车的师傅就说,头年有游客鹰点拍照,无意中把一位中国女学生碰下了悬崖,真正的skyfall。我们往峡谷边上去看谷底时,都十分小心,加上风有点大,捏一把汗,伸头往下瞄一眼,赶紧又缩回来。那天的光线不够透明,我们去的时候,光线角度也不太好,拍出的照片不理想。

      除了峡谷峭壁,我发现这里开阔的平台上乌鸦们特别大,不怎么怕人,它们不仅黑,还黑得油亮。小树丛间有其它好看点的鸟,比如麻雀和一种长尾巴、地上跑的野鸡。景区的人文卖点,是几公里外一个旧式的小村庄,栅栏门里面有马槽、酒吧和人住的屋子,可以体会当年牛仔们过日子的情形。房间墙上贴得有悬赏缉拿杰西或弗兰克.詹姆士兄弟倆的通缉令,五千美元一个,无论死活。詹姆士哥俩是百年前的人物,当时著名的银行抢匪加铁道游击队员。村里还有用真枪似的左轮玩具手枪对射橡皮子弹,骑马到野地上溜一圈,扔马蹄铁的杂耍等等,都是些很原始的玩法。

      我的朋友认为跑这一趟性价比不够高,说大峡谷不如中国的峡谷好看。我觉得好看与否是一种感觉,尽管我也没有预期的那种震撼,来了一趟还是有收获的。可能是因为时间不够,没有机会去爬爬山,或者坐一趟穿过峡谷的直升飞机。留点念想,以后找机会再去。最好是能下到谷底,沿着河谷弯曲的岸走一段,再爬上来,震一趟大峡谷,流一身汗,那样的真实感就会不同了。

      旅游现在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常态,每个人对它有不同的看法和期待。到著名的景点去,看到电视宣传片中播过的美好风光,见识过了,满足了自己的预期,愉快、放松、有了故事可讲。我的看法是,有名无名,只要到没去过的地方都挺好。人生经历,很多东西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无论是访问古老的人文景点,还是偶遇自然界中从未有人涉足的旮旯。旅途中顺其自然也比较好,我甚至更喜欢碰到些出乎预料的事情,比如被阵雨淋湿了,道旁赶上一顿免费的午餐,或者到了目的地,人家打烊关门了。那种意外、遗憾甚至失落的心情,也是一种收获。对我来说,旅游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去流浪,目的地就在脚下,路上的一切都是风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666618.html

上一篇:魔鬼城外的夕阳
下一篇:面对纳粹—音乐界与科学界的纠结
收藏 IP: 173.63.222.*| 热度|

69 曹聪 王芳 陈小润 王海辉 吕喆 蒋迅 陈桂华 武夷山 王善勇 苏德辰 李伟钢 曾泳春 王水 吕乃基 罗帆 陈国文 王琛柱 余昕 赵美娣 李宇斌 黄晓磊 喻海良 陆俊茜 徐长庆 陈湘明 何士刚 杨月琴 王震洪 卫军英 杨学祥 李学宽 王启云 逄焕东 水迎波 李土荣 钟炳 徐耀 张海霞 徐大彬 吕洪波 陈冬生 鲍海飞 强涛 李心诚 李侠 柏舟 刘光银 张婷婷 庄世宇 唐常杰 傅蕴德 杨正瓴 赵凤光 徐迎晓 王桂颖 蒋永华 姜虹 任胜利 hangzhou yunmu Majorite nipy biofans crossludo anran123 tuner chenhuansheng xuyiganghz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