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早就见过海豚,多是在海洋公园里。被训练过的它们,可以听人的指挥出来表演。但我不太喜欢会表演、太听话的动物,无论是海洋公园里的海豚,马戏团里的大象,还是街角上被人玩耍的猴子,也无论它们的表演技术有多高明。野海中,大风大浪里的海豚,我是头一次见到。它们在船的两旁快速窜动,不时从水中跃起,再侧身砸回水中,激起大片水花,弄出很大的动静,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海豚是个体较小的鲸类。我见到的有两个种。一是花斑喙头海豚(Cephalorhynchus commersonii),因为它的黑白体色,通俗名字又叫做黑白驼背豚,臭鼬海豚,或熊猫海豚。这种海豚个体比较小,体长通常在1.2-1.8米间。 第二种,我觉得是皮氏斑纹海豚 (Lagenorhynchus australis),或黑颊海豚、皮氏黑颊海豚、南方海豚等。它的个体要大一些,成年时可以超过两米。这两种海豚,都生活在南美洲南部和南极大陆之间的海域。
拍海豚的照片,难度比较大。我们的船上好几十号人,都没有拍到像样的海豚照片,就我拍的这几张还凑合。因为阴天,船在摇晃,人在发晕,多数人的相机又不够好,再加上海豚神出鬼没,现身的时间有限。当它们突然出现时,运动非常的快,跳跃起来是瞬间的动作,所以拍摄照片的难度很大。我比船上的各位多拍了几张,原因是我在甲板上呆的时间比较长。一是我喜欢站在甲板上看海水和波浪,二是在外面冷风吹着会减缓晕船的效果。当然,也冻得够呛。拍这样的照片,代价也比较高。那些飞溅起来的海水,比下雨还可怕,尽管我当心护着,雾水也常把我的相机和镜头弄湿,让拍出来的图像不清楚。这一套设备,会因为这趟野外折寿若干年。不过,没有在保险箱中虚度一生,希望它会感谢我。
鲸类和别的哺乳动物的关系,过去一直都不是很清楚。传统的形态学观点,认为它们是从一种叫“中兽”、 绝灭了的哺乳动物类群演化而来。直到50年代生物学中用血清沉淀方法,以及80年代后用基因序列分析,发现鲸类和偶蹄类是“一家亲”。也就是说,在哺乳动物的谱系树上,鲸类是和猪、牛、羊、鹿、河马、骆驼等是一个大类。而且很多研究认为,鲸类和偶蹄类中的河马,在系统关系上最为接近。这种看法提出来后,给传统的观点造成很大的冲击,很多人都持反对的观点。吃草的牛羊们和海豚如此的不同,怎么会是同一类呢?但自然界不是人们习惯知识中表现的那么简单,而人也好在能在不断的探索中,修改自己对自然界的看法,变得更明白一点。90年代,在印度次大陆上发现的若干化石,提供了鲸类是从陆生的偶蹄类演化出来的形态学证据。在大约5千5百万年前,古鲸类就和它陆地上的兄弟姐妹们分手,开始走回海洋的旅程。到了大约3千5百万年前,现代鲸类的分化就已经完成。陆地上的脊椎动物,是从海洋中走出来的,而鲸类海归了,发现那里也是一片可以折腾的海阔天空。
尽管重回海洋,鲸类还是保持了一些陆生哺乳动物上的本性,比如胎生,而不是像鱼那样产卵;从空气中获得氧气,而不是像鱼那样从水中获得氧气。鱼游动时,靠尾巴的左右摆动来推动身体。海豚游动时,是靠尾巴上下摆动获得动力,我觉得这没准也是哺乳动物的“本性”之一。人们常批知识分子,要他们“夹着尾巴”做人,因为他们一得意,尾巴就“翘”得很高。这也体现了尾巴上下的动作,尽管人的尾巴早就丢了。当然, 很多事情,不能一概而论。哺乳动物尾巴的上下动作也不是绝对的, 因为有些种类还会左右摇尾巴,比如狗。这个有点跑题了。
我讲生物演化的课,特别挑选了动物从海到陆、从陆回海两个例子。因为这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在空气介质中生活,和在水介质中生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也许比从陆栖到飞翔的难度还大。从一种生境到另外一种生境的转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结果是神奇的。5千多万年前,牛羊的兄弟们下海,今天我们才能看到大海中海豚博浪的精彩。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千万年等得海豚一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