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dm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dm

博文

2011 CCF 通讯

已有 4287 次阅读 2013-8-3 09:32 |个人分类:PhD road|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011

contents

1

 

 

 

从传感网到物联网:微型操作系统的现状与未来

董 玮 陈 纯 卜佳俊

 

关键词:节点操作系统

 

1 引言

 

   Question:

   -- 无线传感节点是否需要操作系统?

   -- 节点操作系统应该提供怎样的功能?

 

   图1给出了节点操作系统TinyOS、Mantis OS与其他传统操作系统的对比。

       

 

 

 

           

 

2 传感网及其微型操作系统
A. TinyOS

 

B. Contiki OS

 

C. SOS

 

D. Mantis OS

E. Nano-RK

 

F. SenSpire OS

   SenSpire OS是浙江大学承担的973基础研究计划“无线传感网络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实现架构如图3

           

 

 

3 物联网及其微型操作系统

 

a. 编程模型

   事件驱动编程模:    TinyOS和SOS

   多线程编程模型        Mantis OS

   混合编程模型        SenSpire OS

 

   Question:

   -- 什么样的I/O编程模型才能适合物联网中设备更加多样的需求?

   -- 什么样的网络化编程模型才能适合物联网中更加广泛的需求?

 

b. 软件维护机制

 

 

       

   

从传感网到物联网   微型操作系统的现状与未来.pdf

 

 

 

##一名系统研究者的攀登之路

陈海波 复旦大学  《CCF通讯》 2011-9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 论文 批判性思维
 
引言
 写好计算机系统领域的研究论文非常不容易,不仅需要有非常好的想法,还要证明这个想法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因此,准备一篇论文的周期通常应在一两年以上。计算机系统领域的学术会议通常每年只接收二十多篇研究论文,以保证学术交流会
(single-track session)对每篇论文进行充分的讨论。2011年计算机系统的几大会议——SOSP(OSDI在偶数年召开)、Eurosys、USENIX ATC接收的研究论文总计只有79(28 + 24 + 27)篇。较长的投稿准备周期与较少的论文接收总数使得在计算机系统领域里发表会议论文异常困难。长期以来,这些学术会议的论文被美国、欧洲的一些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公司研究院所占据,我国乃至亚洲地区学者在这些会议上发表论文的数目极少。据统计1,截至2010年底,亚洲学者40年来在SOSP上独立发表研究论文的数目仍然为零。
 作为一名计算机系统领域的研究者,在计算机系统相关的高水平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自2004年起我开始了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研究,2011年终于与复旦大学并行处理研究所的学生分别在EuroSys 2011、USENIX ATC 2011与SOSP
2011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或被接收了论文。在论文撰写与投稿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挫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我非常荣幸地将我在计算机系统领域开展研究的经历与感受与大家分享,希望对目前正在从事系统方向研究的研究生有所启发。

研究经历
 我接触计算机研究是在2002年的7月,大学二年级结束后的暑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到臧斌宇教授的邀请,加入了复旦大学并行处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当时我参与的是一个与编译相关的项目,主要的工作是为飞利浦Trimedia芯片的超长指令字
(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VLIW)指令集GCC(一套由GNU开发的编程语言编译器)移植后端,再进行优化。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可重配置体系结构的研究,探索如何为媒体与通信应用设计可重配置的处理器结构。
 2004年英特尔公司的王文汉博士讲到系统虚拟化将会在十年内流行并产生重大影响。很荣幸,我从读研究生开始就在臧斌宇老师的安排下从事了系统虚拟化的探索工作。当时国内虚拟化研究工作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很多需求已经显现出来了。上海
电信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当时提出了面临服务器与服务整合和提高电力供应的问题。当时我们觉得用系统虚拟化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第一个切入点就是如何去度量企业应用在虚拟化的情况下的性能与服务质量的问题。为此,我们选择了
很多的基准测试程序包括TPC-C与TPC-W等来对比分析虚拟化层可能存在的问题。
 当时我们的想法是用客户操作系统与虚拟机监控器进行配合以减少虚拟环境下性能开销与服务的不确定性。从2004年11月开始设计,到2005年5月我们终于有了一个雏形并准备测试。就在此时,我在查看相关研究动态的时候,突然发现被VEE 2005接
受的一篇论文跟我们的想法很像。当时给我的感觉是:“撞车了!”真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半年多的工作白费了。我在惋惜、灰心的感觉中度过好几周才慢慢恢复过来。
 我们开展的第二项工作是基于系统虚拟化的动态更新系统。某天在浏览电子公告板(BBS)的时候,Windows XP系统突然跳出一段提示:“您的补丁已经下载完毕,请重启您的电脑以应用更新。”这段提示不断地跳出来让人觉得很烦。晚上睡觉我
思考接下来的研究方向时,迷迷糊糊之际突然想到是否可以用虚拟机监控器来为操作系统实现动态更新,而不需要重启计算机。因为传统的操作系统直接运行于硬件层。操作系统在运行时需要修改自己的状态。如果操作系统自我动态更新的话就涉及到自我状态与被更新状态的相互影响的问题,这就有点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需要一个解靴(bootstrap)的办法。因为在虚拟化的环境下,操作系统实际上是运行在虚拟机监控器上的,完全可以用虚拟机监控器来控制客户操作系统的状态以保证更新过程中的状态一致性。基于这个想法,我们设计了一个“双向同步写穿”的协议,维护更新过程中的新旧状态的一致性。这项工作最后被VEE 2006接受,当时在大会演讲的时候引起了较长时间的讨论。会上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维克拉姆(Vikram Adve)教授还特意跑到我面前说这是个非常酷的工作。后来VMWare公司也开发出了基于虚拟化的补丁管理系统。在这个工作的基础上,后来我们又开发了第一个支持多线程应用数据结构动态更新的系统POLUS(ICSE 2007)。之前的系统需要在更新的时候一直将操作系统运行在虚拟机监控器上,从而带来了较大的性能开销。我们又设计实现了动态虚拟化系统,从而使操作系统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被虚拟化。为此,我们获得了ICPP 2007的最佳论文。
 由于之前进行过一段时间的编译与体系结构的工作,后来我就思考是否可以将现在进行的系统领域研究与它们进行结合。于是2007年初就开始了利用动态信息流加强系统安全的工作。当时利用软件进行动态信息流跟踪的主要问题是性能开销太大,
然而基于硬件的动态信息流系统则需要较多目前尚不存在的硬件扩展。由于安腾处理器为了支持猜测执行为每个寄存器增加了一个状态位来跟踪猜测执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于是我们就尝试利用猜测执行硬件支持来实现高效的动态信息流跟踪,并且实
现了一个叫SHIFT的系统(ISCA 2008)。在SHIFT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又探索这样的特性是否可以解决其他问题。后来,我们设计实现了基于动态信息流的程序控制流混淆系统,通过用户态异常来隐藏程序控制流,从而达到抗逆向分析的效果(MICRO
2009)。
 2008年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弗兰斯·卡肖克(M. Frans Kaashoek)院士对微软亚洲研究院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我非常荣幸地和其他同学一起在弗兰斯的指导下开展了为期半年的研究工作。期间主要探索如何为众核平台设计性能可伸缩的操作系统。在这期间,我与其他同学一起设计实现了Corey操作系统(OSDI 2008)。我负责的是内存密集多核应用的行为分析以及对应的内核抽象支持以提供可伸缩的性能。经过与弗兰斯一起工作,我学习到了非常多的东西,也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后面将具体提到。
 2009年1月博士毕业后我留校继续在并行处理研究所带领系统研究组开展相关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在工作中,我们针对众核环境中的软件运行栈进行分析与优化,以提高其性能可伸缩性;同时针对云计算环境下的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私性开展
研究。期间与实验室成员一道设计与实现了Ti ledMapReduce(通过分块等办法改进MapReduce的编程模型,PACT 2010);第一个可移植的并行全系统模拟器COREMU(PPoPP 2011);基于操作系统簇集的众核操作系统可伸缩解决系统Cerberus Eurosys2011);面向JVM平台的高效执行重放平台ORDER(USENIX ATC 2011)与基于嵌套虚拟化的云平台数据保护系统CloudVisor(SOSP 2011)。

感触
 九年的研究生涯,我与实验室成员得到了不少的教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感受颇深。在此结合计算机系统领域的研究把自己的体会介绍给大家:
 
批判性思维
 系统研究中的自由性使系统研究很容易走向“重新发明轮子”或者“发明一个不相干的轮子”的误区。因此,系统研究尤其需要批判性的思维。在与弗兰斯一起工作中,弗兰斯就特意告诫我思考问题需要极度的批判性(super-critical)。我现在还
很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向他介绍我们发表在ISCA 2008上的论文时候的情形:刚开始介绍论文的意义时,我就被他的一连串问题给难住了。“为什么要采用动态信息流跟踪来做攻击检测?”我举了Buffer Overflow的例子。弗兰斯反驳说,“Buffer Overflow 已经有很多办法来解决了,如地址空间随机话与不可执行栈。”我就举了SQL注入的例子。弗兰斯又反驳说,“为什么不能用静态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后来我知道,弗兰斯对这些问题都是非常了解的,他希望通过问答的方式看到我在这个过程中对涉及到的问题是否深入地、批评性地思考过了,而不是简单地接受其他人或论文上的观点。

扎实的基本功
 计算机系统偏向于实践,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整体能力。因此,比较全面的知识面,扎实的系统编程能力与快速学习能力将对开展系统方向的研究至关重要。而这些能力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在这里,我要感谢复旦大学软件学院的以实践为导
向的课程体系,为我提供了比较扎实的基本功,使我在本科阶段就积累了比较好的操作系统、体系结构与编译系统等的设计与实现能力。在国外许多著名高校,都是将教学与研究联系得非常紧密的。例如,目前我在教授操作系统课程时采用一个基于显
示内核(Exokernel)的JOS作为操作系统的课程实验(源自MIT的课程代号为6.828的操作系统课程)。而2008年我们的Corey操作系统(OSDI 2008)就是以JOS为基础,进行面向众核操作系统的性能可伸缩性的扩展,来设计多种抽象为众核设计操作系统。而麻省理工学院的分布式系统的课程项目则是由当时影响了很多分布式文件系统设计(包括Google文件系统)的Frangipani(SOSP 1997)而来。这样,他们就很容易通过课程实践的项目为学生提供较强的基本功,从而很容易就能将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研究项目中去。

发散式思维
 在研究过程中,如果问题A得到解决,那么是否可以解决问题B?如果问题A通过方法1得到解决,是否还可能通过方法2进行解决呢?各种解决方法各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在研究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这样发散式的思维。例如,在使用虚拟机更新操作系统的方式提供操作系统的动态更新后,是否可以将类似的想法应用到多线程应用呢?于是我和其他组员一起设计与实现了第一个支持多线程数据结构更新的动态更新系统POLUS(ICSE 2007)。同样,在完成使用动态信息流跟踪的研究后,我就在想是否可以利用它来解决其他问题呢,于是我们就设计实现了基于信息流的控制流混淆技术。同样,在完成Corey的工作后,我们尝试一方面为众核提供更好的开发工具COREMU(PPoPP 2011),另一方面将Corey中的一些功能应用到日用操作系统中去(Cerberus,Eurosys 2011)。

开阔的视野与专注的研究
 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采用深度优先还是广度优先进行学习与研究的例子。看似一对矛盾体,因此需要去做动态平衡。我个人的体会是,对研究生而言,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需要有一个专注的研究点。在选择研究点的时候需要批判性的思考。这样的一个研究点是否值得去做?而一旦这个研究点确定下来了,就要持续深入地去研究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直到可以很肯定地告诉自己这个研究点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了,否则就不轻易放弃。在专注的过程中,还需要以一个开放性的心态去关注其他领
域的动态,通过学术会议、报告与小组讨论等方式去获取新的信息。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新的想法,先别急着去改变自己的方向,而是先将其记录下来,隔段时间拿出来思考一下,然后在当前专注的研究点有了结论后再去尝试新的想法。我在指导
学生的过程中也碰到过一些非常聪明的学生。他们的想法非常多,但大部分想法都没有经过深入地带批判性的思考,就会出现这周做系统安全的相关研究,下周又去探索多核操作系统的性能可伸缩性,再下周又去探索分布式系统了。出现这种情况,我
通常建议先专注于一个研究点,直到这个研究点有结论了以后再去探索其他的研究点。

认真、逻辑严密的写作
 系统领域对写作非常重视,因为大家普遍认为,严谨细致的写作是严谨细致思维的体现。因此,所有系统领域的顶级会议在接受论文后,都会给每篇论文指定一个指导(Shepherd), 督促与帮助作者完成论文的最终版本的工作。比如,我们与MIT
合作的Corey论文被OSDI 2008接受后,又重新写了一遍论文,系统的设计、实现与实验也重新做了一遍。尽管我们Eurosys  2011论文的6位审稿人都给出了肯定的评价,但我们在准备最终版本的时候仍然修改了五遍。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体会是,中国学者的英文写作可能会存在一定劣势。计算机系统方面的英文写作最重要的是如何理清思路与逻辑,以严谨、清晰的方式将所要表达的意思传递出来。因此对整篇论文、每个章节、每个段落乃至每个句子的逻辑与
结构都要进行仔细地推敲这是非常重要的。

耐心
 由于计算机系统领域研究的周期相对比较长,因此切忌急功近利。例如,Cerberus、COREMU与CloudVisor系统的周期都接近两年。此外,我们还要沉得住气,尤其是要全面系统地看待他人的工作。系统领域很多研究需要平衡很多因素,强调解决问
题的方法应简单与优雅, 这样很多非常有影响力与实用价值的论文看起来比较简单。所以很多同学(包括学生时代的我)很容易觉得计算机系统方面的论文很容易就搞定了。我看到过一些同学(包括过去的我)一直盯住一些会议的截止日期, 在还有一个月到三个月的时候从零开始,抱一堆相关领域的论文,试图在短时间内搞定一个顶级会议。这种方式到最后基本上都会失败。
 由于系统强调实用性,大部分系统领域的研究论文都要有工作原型系统的实现以验证其想法的可行性。所以,经常有可能出现一个bug需要几周的时间来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需要不惧怕艰难的心态,而不是碰到一点困难就在第一时间放弃。弗兰
斯在2011年获得ACM-InfoSys奖的访谈时也谈到,系统方向研究最重要的是兴趣与恒心(Persistence)。
 
面对拒稿
 由于计算机系统领域研究人员的极度批判性思维以及总体较少的论文数目,计算机系统领域论文被拒的情况便是家常便饭。如何面对论文被拒,这就需要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拒稿,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进行改进。在学生时期,我们的一篇使用
虚拟机监控器来保护不被信任操作系统应用的论文投到了SOSP 2007被拒了。后来我去VMWare公司位于Palo Alto的总部实习的时候,才知道被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当时VMWare公司与斯坦福大学也投了一篇具有类似想法的论文,因此程序委员会委员
觉得不能接受两篇想法相似的论文,所以两篇都被拒了。后来VMWare公司与斯坦福大学的论文发表在ASPLOS 2008上。这让我感觉非常沮丧,觉得我的工作与别人发生了冲突,已经没有意义了。因此当弗兰斯劝我再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重投
OSDI 2008时我都没有信心。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没必要那么灰心,其实是可以将工作做得更加彻底的,也许很有可能就有新的发现。同样,我的第一个工作也不应该就此放下,可以通过与同行的工作进行对比,将问题了解得更加清楚,从而获取新的收获。

结语
 通过9年的科研工作,我经历了很多的失败,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希望通过对我成长过程的描述,能给同行一些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要感谢我的导师臧斌宇教授,我的课题
组过去与现在的成员,麻省理工学院的M.弗兰斯·卡肖克(M.Frans Kaashoek)院士,明尼苏达大学的游本中(Pen-chung Yew)教授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的佛雷德(Fred Chong)教授,以及在我攀登过程中对我提供帮助的人。


 

#2011年第12期(总第70期) cccf

**社会计算**


##社会计算的研究现状与未来

毛文吉 曾大军 柯冠岩 王飞跃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关键词:社会计算 ACP方法 复杂社会系统


###引言


- 2009年2月《科学》(Science )杂志发表了计算社会学文章[7],阐述利用网络数据研

究群体社会行为及其演化规律


###社会计算的研究现状



####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建模


- 社会心理学[17]揭示社会认知与心理的形成机制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

- 社会动力学[18]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及其演化规律;

- 社会物理学[19]研究社会稳定的机理以及人类行为模式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 2010年IEEE 《计算机》(Computer )杂志发表了封面文章“社会多媒体计算”[20],

- 该杂志同期的另一篇封面文章则分析了中国特有的“人肉搜索”现象中的群体行为特点[21]


##社会信息网络中的社区分析

程学旗 沈华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社会信息网络 社区 聚集 中观结构


###社区发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2002年,社区发现由格文(Girvan)和纽曼(Newman)正式提出[8],使用的方法是一种分裂式层次聚类方法

- 模块度(modularity)的概念[10]: 网络划分度量


####层次重叠社区发现


- 匈牙利科学院帕尔拉(Palla)等人在《自然(Nature )》上发表论文[15],指出了社区

重叠这一重要现象,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子图渗流(clique percolation)的重叠社区发现方法


####社区结构和网络动力学


####异质网络多尺度社区发现


###社区发现的发展趋势

####社区演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位置服务

刘经南 郭 迟 彭瑞卿

武汉大学


关键词:位置服务 定位导航 SoLoMo 移动互联网



![Paste_Image.png](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576171-ec5ea456f7c2e5d5.png)


###面临的问题


##国际会议介绍:ACM SIGKDD数据挖掘会议

王建勇

清华大学


关键词:ACM 数据挖掘 知识发现


###KDD CUP竞赛


KDD CUP是ACM SIGKDD[1]组织的有关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领域的年度赛事


##面向服务的架构成熟度

作者:理查德·威尔克 鲁迪·赫尔斯海姆 安德鲁·施瓦兹

译者:孙昌爱 尚 岩


关键词:SOA


- Richard Welke, Rudy Hirschheim and Andrew Schwarz.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Maturity. IEEE Computer,

2011,2: 61~67




SOA的设计概念是从最初的将数据处理功能打包或封装,以便使用户无需了解数据的处理过程是在何处,以及如何完成的,这样一种努力中演化而来的。与以前的方法相比,SOA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



2011-11-6 修改
 
目录
1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2  方兴未艾的社会计算
3  社交网络
4  CCF  2011年12期 社会计算 专刊
 [1] 社会计算的研究现状与未来
 [2] 社会信息网络中的社区分析
 [3] 社区媒体信息传播机制
 [4] 用社会化方法计算社会
 [5] 从语言计算到社会计算
 [6] 机会物联 ——兼谈物联网的社会性
 
 
 
David Lazer et al.  SCIENCE  VOL 323 6 FEBRUARY 2009
abstract:  A field is emerging that leverages the capacity to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at a scale that may reveal patterns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behaviors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author: 刘 挺
关键词:社会计算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Science, 2009
  社会计算: 指社会行为和计算系统交叉融合而成的一个研究领域,研究的是如何利用计算系统帮助人们进行沟通与协作,如何利用计算技术研究社会运行的规律与发展趋势
研究内容:
 社交网络服务 Social Network
 群体智慧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社会网络分析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内容计算 Content Computing:  舆情分析、人际关系挖掘、微博应用
 人工社会  Artificial Society
社会计算面临的挑战:
 个人数据整合,巨量数据存储,个人隐私保护
 
 
 
《社交网络》,李勇军 代亚非   2010 年 3 月
关键词: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 vs 传统万维网(Web):
 1)传统的万维网的主体是内容信息,依靠内容信息组织在一起,呈现给用户;
 2)而社交网络的主体是人,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朋友关系组织在一起。
 
 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是一个系统,具备三项基本功能:
 (1)系统中的主体是用户(Us er),用户可以公开或半公开个人信息;
 (2)用户能创建和维护与其他用户间连接(朋友)关系及个人预分享内容信息(如日志或照片等)
 (3)用户通过连接(或朋友)关系能浏览和评价朋友分享的信息。
 
 examples: Facebook, 人人网
 
 社交网络分类:  交友网络、博客网络、媒体分享网络、即时通信网络
 社交网络的主要研究问题:社交网络的拓扑分析、社会化推荐(Social Recommendation)、网络社区发
现、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
 
个人点评:
  入门导引,社会化推荐正是我所感兴趣的
 今天听了 Microsoft Research Asia 王海勋博士的演讲,他的题目是:
Trinity: A Distributed Graph Database and Computing platform. 
他演讲中提到Facebook与Microsoft在 Graph Database合作

社交网络.pdf

 

***


CCF  2011年12期导读  (2011-12-25):

 社会计算如今海量的社会数据催生了社会计算这门新兴的学科,利用计算技术和社会科学的交叉,
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规律、相互沟通与协作,利用群体智慧解决问题。本期专题组织了5篇文章,内容覆盖了社会计算的多个主要方向,深入浅出地描绘了社会计算当前研究动态,介绍了国内研究成果。


 社会计算(Social Computing) = 计算技术 + 社会科学

 社会计算三方面研究内容:计算社会科学(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社会计算应用(Social Computing Application)和群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


##社会计算的研究现状与未来

   毛文吉 曾大军 柯冠岩 王飞跃

  关键词:社会计算 ACP方法 复杂社会系统

 社会计算 = 信息科学 + 社会科学 + 管理科学

 Note: 我一直认为社会计算属于柔性控制系统

 社会计算的研究现状

   主流学术期刊:《科学》、《自然》(Nature )、IEEE《计算机》(Computer )、IEEE 《智能系统》(Intelligent Systems )、《ACM通 讯》(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等

  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建模

   Example:IEEE Computer杂志发表封面文章 “社会多媒体计算” 和中国特有的“人肉搜索”

 社会文化建模与分析

    我国学者ACP方法:人工社会(artificial societies)+计算实验(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平行执行(parallel execution)

 社会交互及其规律分析

 社会数据感知与知识发现

 决策支持及应用

 展望

 海量社会媒体信息的精准实时感知

 动态社会群体网上-网下行为互动演化规律分析

 网络化社会态势的计算实验评估

 

I comment:  此文章所谈及网络化社会态势 与 之前 网络态势研究 相关,可对比分析。

 

 [2] 社会信息网络中的社区分析

 程学旗 沈华伟

关键词:社会信息网络 社区 聚集 中观结构
 关系   社会网络的社会关系局部聚集特性 中观尺度(社区)

 社会信息网络和社区结构  complex network

    PageRank,HITS,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

   社区结构研究:社区发现、社区演化分析和社区结构与网络动力学三个类型

   社区发现:  分裂式层次聚类 + 模块度(modularity)

   层次重叠社区发现:  完全子图渗流(clique percolation)的重叠社区发现方法

   社区结构和网络动力学:  InfoMap方法

   异质网络多尺度社区发现:基于模块度矩阵的谱分析方法

   社区发现的发展趋势
   社区演化: 时间序列分析

   局部社区发现

  obstacles:  现有社区发现方法大多要求知道网络全部结构,然而真实情况下,这种要求无法满足:

(1)网络结构高度动态变化,难以实时获取全部结构;

(2)网络规模大,获取全部结构困难

   异质关系网络的社区发现

 基于社区结构的其他相关应用

   搜索技术 + 推荐技术: 解决信息过载问题

   社会推荐

 

 

##社区媒体信息传播机制
关键词:社会媒体 影响力模型 信息传播

 传播模式: 单向传播 以用户关联为路径的多层次传播模式


 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作用:

 1)信息传播过程中融入信任及推荐等社会性因素,为提升社区媒体对用户的影响力提供重要途径;

 2) 信息源激增导致信息过载及信息源不可控,级联式信息传播模式导致信息传播路径复杂化,对
互联网信息服务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严峻挑战。

 Problem: 如何发掘并利用互联网社区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提升社区媒体信息服务的体验、可信性和可控性,对于下一代互联网服务引擎的研究和应用有重大意义.

  研究意义
 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质量

   用户群偏好进行动态挖掘, 信任社会网络传播

 国家互联网信息安全

 促进信息学、社会学及物理学多学科聚融

   互联网社区媒体三大要素: 媒体信息、用户行为和网络关系结构

   

 现状分析
 社区媒体深度语义关联挖掘:  概率图模型思想

 用户关联结构分析

   社会网络重要研究之一:大规模社会网络挖掘应用于发现关联

 复杂网络信息传播模型

   SIS model, SIR model : 目标免疫:

 传播机制研究框架

   

     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可分为三个层面:

    1) 信息与行为交叉层面,主要关注面向多模态信息主题的用户偏好模型;

     2) 网络与行为交叉层面,主要研究基于用户亲密度度量的网络模型构建;

     3) 信息、行为及网络交叉层面,主要揭示主题和网络环境约束下的端到端传输影响力机制,并基于
此提出全局信息扩散模型

 用户信息偏好挖掘

 用户关系亲密度度量

 端到端传输影响力模型

 目标导向型信息扩散机制

 

 关键问题
 多模态社区媒体的深度挖掘: 用户偏好的作用机理分析 and 社区媒体信息的全局扩散预测模型

 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  and  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用社会化方法计算社会

 孟小峰 余力
 关键词:社会计算 Web2.0 社会网络 概念框架

 引言
 虚拟社会网络: 微博(Twitter), 社交网(Facebook) , 社会标注系统(Delicious) , 论坛BBS, 维基(Wiki)等

 social media 用户行为轨迹 社会计算: 一种群体智能的计算模式。

 

 从对象的视角:为社会计算

 1) 宏观社会计算: 社会网络舆情分析

 网络舆情搜集,舆情观点分析,舆情演化分析
  2) 微观用户社会计算: 如何促进用户交互,以及通过用户交互表现出来的用户社会影响分析

 用户交互研究,用户影响分析

 度量用户影响力: 寻找最重要的节点。

 方法:1) 基于最小路径方法

              2) 基于拓扑结构方法,如PageRank,HITS算法、模型

 从方法的视角:用社会化方法计算

 协同推荐(social/collaborative recommendation)

 大众分类

 社会商务

 病毒营销 (viral marketing)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计算平台

   


I comment:

 I think the research project undertaken by the people university is very ambition and challenge. the success of project rely on whether or not to develop the open software to demonstrate its strength, otherwise it is merely sets of open source ssoftware existed which have no impetus on applicatiion but to plan to obtian the scientific award of China.

 

##从语言计算到社会计算

刘挺 徐志明 秦兵 赵世奇 李生
关键词:社会计算 社会网络 自然语言处理

 

 

 基于社会媒体的社会计算
 社会计算研究框架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Science, 2009)

   

 社会计算有三条研究主线,一是研究人,从点到面,从对个人兴趣的分析到社会关系分析,直至
社会网络分析;二是研究信息,从对信息内容的解析到话题发现、话题传播;三是研究人和信息的属
性,属性包括倾向性、可信度和影响力

 信息检索 vs 社会计算

 计算社会科学

   社会网络分析: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人物节点及社会关系分析

   社区挖掘技术

   社会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话题传播:  传播的理论模型

   社会情感倾向性分析

   信息可信度: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影响力: influence maximization

 社会计算应用

 挑战与机遇

   


机会物联 ——兼谈物联网的社会性

 郭斌 於志文 张大庆 周兴社
关键词:机会物联 物联网 社会感知 行为分析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

 机会物联网的社会性

    具备用户感知、环境感知和社会感知三方面能力

 

 

 应用领域:  群体行为分析,社会机缘网络,商业智能

 研究内容: 机会传播机制, 安全与隐私,信任机制,共享经济模型

 

I comment:

 social network seem more and more prosperity in research cycle. I should master this opportunity.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8147-713727.html

上一篇:review: Io, a Small Programming Language
下一篇:review: LoKI: Location-based PKI for Social Networks
收藏 IP: 106.6.1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