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科学网上关于SCI正受到热烈讨论或争论。
争论是好事,道不辨不清,理不辩不明。
但此讨论我看没有正确的标准答案。
原因在于各人所处条件和站的高度不一样,形成的思维和观点当然会有差异,而在讨论时,每个人多考虑的是自己的环境和条件,而忽略了事件的正态分布性和世界的复杂性。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的观点是,学术平台决定论文质量。
首先需要申明的是,该观点并不具绝对性,任何事情都有两头,我的观点仅代表正态分布的中间大部分。
为什么呢?
因为高度决定远度和深度。
对于哈佛、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来说,不是发表SCI论文的问题,而是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问题。
我现在所在实验室的Moldowan教授是斯坦福大学有机地球化学分子实验室的掌门人,他在SCIENCE上已发表了6篇论文,Nature上就不说了,好像在国内同一领域发表一两篇的我还没有见到。在这样的学术平台或环境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发表SCI等高质量论文绝非难事,只要你有正常的智商和工作基础。
当然,以斯坦佛大学为例,也不具有代表性,但是,道理是一样的,我想在中国的国家实验室里出来什么SCI检索的高质量文章也不是难事,否则国家每年投这么多钱养那么多人干什么呢。因此身处高的学术平台,如果成果在垃圾性期刊上出现,那就是有问题啦。
但是,没有学术平台的呢,譬如下面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工作在不具备高质量科研的学术平台或环境里。没有高级别的譬如国家级项目支撑,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对于他们来说,出SCI论文当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在他们所处的学术平台上,发表相当级别的论文就可以适当代表他们的成果和贡献。
并且,在体制下,他们也得要论文交差呀,如果将标准统一化,那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啦。
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科的差异性。
基础学科,譬如现在流行的纳米和生物技术类的学科发表SCI似乎容易,既然是热门,当然什么影响因子就高了,这也不奇怪。
而应用学科呢,发表什么SCI就相对困难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在他们的主流刊物上发表相当级别的刊物就可以了。
当然,还得承认个人在学术方面的天赋的差别,譬如爱因斯坦,牛顿之类的是千年等一回的人物,这种人是不符合大众化的规律性的。敬业,勤奋,创新意识强,思维前沿的科学家是注定要走在前面的,再加上良好的学术平台和机会,他们领导科学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学术评价应该没有统一标准;
大多数情况下,学术平台决定学术质量;
正是考虑到这种差异性:
对一些所处较高学术平台的,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应可以作为一种要求;
而对于处于不利或不良学术平台上的科研人员,相同标准的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应视为一种鼓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